<p class="ql-block"> 省级专项课题《创新思维操在高中作文教学中的实践与研究》的主持人是东方市教育教学研究培训中心高中语文教研员赵克勤老师,该课题的阶段成果自2022年3月以来,一直在澄迈县第二中学推广。2023年3月28日下午,澄迈县第二中学的高中语文教研组又举行了一次教研活动,梁颖老师上了一堂作文课《发挥联想,丰富写作一一作文联想训练》,本节课就是该课题成果的推广应用,主要运用了创新思维操的模仿思维运动。</p> 作文课堂实践 联想及类型 <p class="ql-block"> 首先,本节作文课梁老师由“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等诗句引入,展示诗人丰富的联想力。同时告诉学生若要使自己的作文出彩,吸引读者,文章也要有丰富的联想。</p><p class="ql-block"> 其次,让学生明确什么是联想。联想就是由此及彼的思维活动。梁老师再以《天上的街市》为例,学习本诗联想的具体运用,诗歌由“街灯”联想到“明星”,由“明星”联想到“街灯”,由“流星”联想到“灯笼”。同时对联想的类型,梁老师也引导学生进行了归纳:相关联想,相似联想,相反联想,因果联想。同时举例运用。以“绿”为例,相关联想:军人的绿装,绿色环保;相反联想:金黄的稻谷、油菜花;相似联想:青春活力、绿色和平等。</p> 实践活动:联想思维训练 <p class="ql-block"> 梁老师让学生明白什么是联想和联想的类型后,再进行联想立意训练。让学生从月亮、流水、杨柳、翠竹中,选择二项,充分发挥自己的联想,从多个角度思考,每一项话题,写出不少于3个作文立意。要求立意高远,深刻。</p><p class="ql-block"> 教师示范后,再展示学生的成果。</p><p class="ql-block"> 如,月亮。角度一:从月亮的形态:圆满、团圆、思念、残缺美。角度二:从形态的变化:月的阴晴圆缺象征人生的变化无常。生命的意义,生活的真谛。角度三:从月亮的功能、颜色:月光照亮了黑夜。我们要做一个心中有光的人。</p> 实践活动:联想写作训练 <p class="ql-block"> 梁老师,让学生从“春天的嫩芽、大海、温煦的春风、木棉花、落叶、圆月”这六种事物中选择一个,发挥联想,写出与这一事物相关的一句话,或一段话。要求:联想恰当,立意高远,语言优美。</p><p class="ql-block"> 展示学生习作成果:有一位学生选择了“木棉花”,展开了联想。写到:看着开在校园中火红的木棉花,这生机盎然的颜色,这鲜艳、亮眼、夺目的色彩以及这开得恣意的姿态,似乎都在向我们展示着它的活力与灿烂的生命。看着这一簇簇绚烂夺目的木棉花,就象校园里充满青春活力的学生,尽情绽放自己,永远积极向上生长,木棉与学生的脸庞互相映衬,青春的活力在恣意地向我们展现。</p> 研讨交流 <p class="ql-block"> 学生在梁老师的引导下,思维激活了,学习的积极性提高了,写作的热情也高涨了。课堂结束时,老师还布置了作业:水是生命之源,水在我们的生活中随处可见,我们的生活离不开水。看到水,我们会想到剪不断的愁绪、时间的流逝、上善若水等。请同学们以“水”为话题,展开联想,写一篇文章,立意自定。</p> <p class="ql-block"> 听完课以后,澄迈二中语文教研组长林海燕老师,又组织老师们对本节课进行了交流和研讨。梁颖老师也反思了这节课的教学。大家充分肯定了这节作文课的效果。一致认为,这节课,思路清晰,从什么是联想,怎样联想,写作实践,评价建议几个方面来组织教学,学生的学习成果得到了展示。真正把赵克勤老师的课题成果创新思维操之联想思维运动运用到了作文教学之中,收到了较好的效果。同时老师们还建议,梁老师在展示学生习作成果时,形式上还可做到多样,更能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增强学生写作的成就感。</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