甜蜜的负担

明月清风

<p class="ql-block">  也许前世就是一只小动物吧,对小生灵有种感同生受之感,舍不得它们挨饿、挨渴、挨冻,因地制宜竭尽所能地想帮助它们。我深深地知道,这不是后天的熏陶,源于一种说不清道不明的本能罢!</p> <p class="ql-block">  用爸爸的话说我前世是僧人或尼姑,见不得杀生,那是因为我多次悄悄放走了爸爸好不容易逮住的土蛙。当时爸爸为生产队养鸭,很多的病鸭靠吃活食青蛙来治病,增强体质。爸爸辛苦捉来,放在家后面一处隐蔽的地方,用网网着,我无意中发现,把它们全放了。爸爸没有责备我,只是后来捉来的青蛙再也不让我发现。</p> <p class="ql-block">  长大后,我心底里不想杀鱼,更不愿到菜场去买鱼,每看到师傅们杀鱼,心里很不是滋味,爸爸总是宽慰我,说它们生来是人们口中的一道菜,会早点超生,不要难受!我唯一能做的就是尽量不要去看、去想,当然自己尽量不去做,也不知什么原因,一闻鱼腥味就犯呕。</p> <p class="ql-block">  也许大家会认为我惺惺作态,故作为之,生活中不是天天吃荤吗?的确,为了我们的健康,饮食上离不开荤素搭配,可我的心里始终有一种亏欠、负疚,甚至是一种犯罪感,说不清,道不明,在某个隐藏的角落里丝丝作痛,却又无可奈何,正如女儿小时候的一件事。</p> <p class="ql-block">  女儿上小学一年级时,路过市区一菜场,路边时有用网网着的青蛙在卖,她看见后不停向我询问这么多青蛙要干什么,当她知道青蛙将是人们口中一道菜后,就一直纠缠我买下所有青蛙放生。我内心感慨孩子的善良与纯真,但现实是无能为力,以后也只有绕道而行,以免她不必要的再次纠缠与心理伤害。但非常遗憾的是在她幼小的心灵中我成了一个虚伪的妈妈,表面上介绍青蛙是益虫,不能伤害它们,事实上看见了也不去帮助。我有口难辩,谁让她是我的女儿,遗传了我的一些隐性基因,也只有等待时间老人慢慢治愈了。</p> <p class="ql-block">  一时的绕道解不开心中隐隐的结,于是就变项地把这丝罪愆回报在其他动物的身上。我先养过一只可爱的小白兔,为了它吃新鲜蔬菜,我每周去菜场拣菜皮,买胡萝卜,洗净晾干,放冰箱给它备用,也会买一些它能吃的零食给它换换口味。每天早晚用洁厕剂清洗它大小便的笼子底盘,放出来逗它玩,带它小区里玩耍,还去学校,周末带去公园游玩。它也努力地配合我们,白白胖胖的,不到几个月就有六七斤重,每次下楼都能吸引很多人的目光与赞美。可惜的是夏天再度来临,已一年有半的白兔终因家中面积小、味道重、上班时无人照料而送给婆婆养。我们周末都看它几次,半年后小白兔不得而终,也成了心中隐隐的伤痛。</p> <p class="ql-block">  兔子后我又养了一只可卡犬一一卡卡。卡卡,我们几乎当小孩一样宠爱,衣食住行,处处都尽量给它好的,为防护理不当,还买来几本养狗的书指导。卡卡特聪明,与我们玩游戏,追逐打闹,完全成了一个幸福的狗孩子。卡卡带给我们无穷的欢乐,也带来不少的麻烦。每天早晚遛它大小便,成了我们全家必做的功课。无能多忙,天气多恶劣,雷打不动,必须完成。尤其是春节,我和先生去外省探亲,带卡卡过去一次,但它晕车,在车里上蹿下爬,深度恐惧,怎么安抚都不安静,这样开车很不安全,后来只有作罢,留给婆婆照看几天。听婆婆说卡卡会一直在门口等待我们,狗粮也不吃,五六天后竟会瘦了三四斤,也够让人心疼的。</p> <p class="ql-block">  因家中养了狗,所以对流浪狗格外垂怜。只要看到到处乞食的流浪狗,心中无形想到卡卡,会和卡卡对比,觉得卡卡虽被圈养在小小的家中,失去了驰骋的空间,但至少不愁吃住,而流浪狗虽自由,但缺吃少安全,整天提防城管人员的双眼,着实可怜,因而尽可能地买些火腿肠让它们果腹。</p> <p class="ql-block">  先后救助了好几条。有的不定时买些火腿肠或送些吃的,有的养养送给乡下人家,也有的养在自家车库里。实在没办法的只能丢些吃的,但心中会隐隐作痛。</p> <p class="ql-block">  最难忘的是黄黄,后来收留它的人也是见黄黄可怜,给了它一榻之地,让其白天流浪,给点吃的,晚上睡在店铺的桌子下。好在黄黄很自觉,除了一点吃的,晚上有个窝之外,白天基本不会给收留的人添麻烦,无声无息,大小便时会跑到小区的绿化带里解决。我是见它温驯,去摸摸它,后主人告诉我黄黄是流浪狗后,怜悯之心油然而生。买了香肠喂它,还觉不够,就把自己在单位里吃剩的荤菜米饭喂它,只要有就没断过。持续了两三年,黄黄只要看到我,总会上来打招呼,用它笑眯眯的会说话的大眼睛望着我,再摇摇它的大尾巴,虽很激动,但从不往身上扑,好乖的大黄!</p> <p class="ql-block">  主人曾告诉我,有时我去放饭菜时,黄黄不在店铺门口,我骑车离开时,黄黄回来了,它会默默地跟在我后面走很远,再目送很久,实在看不到我了,才回来吃食,真的让人感动。</p><p class="ql-block"> 最让人缅怀的是黄黄老去的前一天,主人说它恐怕不行了,已四五个小时没站起来了。我下班后去送食,黄黄使出全身力气艰难地站了起来,朝我这边走了两步,还摇了摇它的大尾巴,黯淡的双眸又闪出温暖的笑意来,终因支撑不住又趴在了地上。主人惊奇它此刻的表现,也在诉说这几天的情况。我知道黄黄的大限要到了,心中有些不忍,但也无能为力,只有去挠挠它的头,安抚它吃点食物,可黄黄一点胃口也没有,我怅然地离开。第二天得知黄黄已走,那种无法言状的的痛持续了很久很久。</p> <p class="ql-block">  去年五月八号,养了十四年的卡卡走了,我们流泪安葬了它,那种令人几乎窒息的痛一直在那,持续低迷,持续难受,好像心口被什么压住,想要使劲才能呼吸一般。虽说时间会治愈一切,但好像又不成立,无论多久,只要一想起它们,这种痛会一直存在,并不会因时间的流逝而冲淡消失。</p> <p class="ql-block">  因痛持续很久,所以每次都对自己说,下次别再收留了,也不要养了,不然这阵无言的痛一次一次又一次,怎么消受得起!</p> <p class="ql-block">  伤疤还未结好,又见一只两个月大的小狗,被人遗弃在小区里,小区里车辆那么多,小狗什么还不懂,看人就摇头摆尾迎上去,只有喂一点猫粮或狗粮,暂缓饥饿之苦。不曾想喂了一两次,竟然不走了,每次下班回来,它总是出现在我们这幢门口,只有再喂。</p><p class="ql-block"> 小狗长得很快,不到半年就长成大狗的模样。它的脾气很好,小区里的小朋友都喜欢它,因它黑白两色,孩子们都叫它"花花",从此它就有了名字,人们一叫花花,它必定笑脸相迎。</p><p class="ql-block"> 很快冬天到了,小区里又有宠物狗伤到小孩,加之申报全国文明城市,城管人员不厌其烦地天天来小区抓流浪狗。考虑到花花的安全,决定忙把它养在车库里,定期洗澡,喂食,早晚遛遛它。它虽得以存活,但车库在楼房北侧,终日不见阳光,也苦了花花。</p> <p class="ql-block">  现在喂养的还有另外两只流浪狗,一只黄色,我们叫它小黄,一只黑白相间,我们也叫它花花。据说是人搬家后遗弃的,后被小区一户人家收留在旁边的厂房里,但因喂养不周,饥饿的它们常常跑出来吃猫食,先生可怜它们,就给它们一点吃的,现在每天晚上小黄必到,而花花有时会消失几天,一次次以为它被城管人员抓走了或被人吃了,而它一次次又回来了,的确不易。</p><p class="ql-block"> 去年夏天,城管人员天天来小区捕捉它们,它们竟奇迹般地躲开了;去年冬天,小区里的有些人也在捕捉杀害流浪的它们,它们竟奇迹般地活了下来,真的好聪明。近期听说收留它们的主人生病了,小花花也不去流浪了,每天晚上九点半左右必在我们楼下候等。可怜的它们,为了不讨人嫌,总是在我们遛狗时,即小区相对安静一些时来讨一口吃的,为了果腹,有时下雨天竟然趴在早已湿透的车肚下耐心等待。同为地球上的生命,它们整日饥肠辘辘,惶惶不可终日,境况着实让人见怜,也只有一天天晚上不让它们失望了。</p> <p class="ql-block">  平时不只是喂流浪狗,更多的是喂流浪猫,看它们凄凄惨惨地叫唤着,可怜兮兮地望着你,你能袖手旁观?好像做不到,只有喂了。前前后后已数不清多少只了,来的去了,去的又来,再莫名地消失不见,来来往往,仿佛生生不息。好在野猫只要给点吃的就行,城管人员又不抓它们,只要关照小区里的孩子甭碰它们就行。</p> <p class="ql-block">  最聪明最长寿也最凶狠的要数这只三花猫了。从我搬来的第一年起,它就生活在这个小区里,一直不曾离去,早晚会出现在树丛里等待吃的,其他时间段不知它呆在哪里,偶有一天不出现,那肯定是去生小猫了。</p> <p class="ql-block">  小区里因有两三只流浪狗,三花猫担心小猫的安全,总会把小猫生在狗进不去的废弃工房里,等到近一个月后把小猫衔来放在小区下水管的缝洞里,只要一有动静,小猫立刻钻进缝洞里,危险解除后,再爬出来玩耍,大猫在一旁观敌瞭望,如发现流浪狗过来,必定猛冲上去,用锋利的爪子快速击打狗的脸部。吃过苦头的狗,无论个子大猫多少倍,只要发现三花猫在一旁虎视眈眈,必定迅速躲避,从不敢正面对抗。而小猫就这样在三花猫的呵护下,生活的圈子慢慢扩大,由缝洞到树丛,再到轿车下玩耍,然后扩展到其他楼房之间,延伸到整个小区。</p> <p class="ql-block">  三花猫的聪明还体现在识时务。肚子大快要生时,它不会硬碰大狗,而是躲在树丛里,等大狗离开时再吃食。</p><p class="ql-block"> 无论天多冷,温度有多高,小区里来来往往的车有多少,三花猫的小猫总是能存活下来一两只,直到长成大猫。现在小区里的流浪猫几乎是它的猫子猫孙。三花猫很凶狠,打起狗来的架势令人胆颤,但它的孩子却很温顺,每窝中都有一只可以让我抚摸。</p><p class="ql-block"> 这当然需要一个过程。三花猫知道我们喂它,不会伤害它,但小猫陌生。次数喂多了,小猫胆子也大起来,不再一走近就躲在缝洞里,而是藏在树丛里,慢慢靠近我,大猫对我们很友好,小猫也就放松了警惕。我会在它们吃食时快速摸一下脊背,小猫总是慌乱跑开,再摸,再跑,渐渐不跑了,任凭我在它脊背上挠,时间长了,还会跑到楼道里来,甚至上楼梯,跑到我家里。</p> <p class="ql-block">  记得第一次跑进家里的野猫,是一只黑色狸猫,因它憨厚可爱,我们叫它小二黑。小二黑原是一只家猫,主人或许搬家后遗弃了它,或许它私自跑出来,觉得外面自由就不再回去了吧,总之它成了流浪中的一员,胆子大,又特粘人。每次喂食都朝我身边靠,想蹭蹭我的腿,再围着我转。喂好它们后,它会跟着上楼,趁我们开门时遛进来,还不肯走,每次逗它玩一会,它才想离开。</p> <p class="ql-block">  可惜的是小区里的公猫为了自己的领地,成年后相互打架,而且<span style="font-size: 18px;">特别凶狠,不</span>你死我活,绝不罢休。可怜憨厚的小二黑,哪里是其他公猫的对手,每次被打得嗷嗷大叫,我和先生救过它几次,也无济事,它渐渐败下阵来,伤痕累累,只能<span style="font-size: 18px;">东逃西躲,逐渐消瘦,</span>最终消失不见。</p> <p class="ql-block">  来到家里的还有一只黄狸猫,它是三花猫的女儿,我们也叫它小黄。小黄特漂亮,因吃猫奶长大,毛色很光滑,先生很喜欢它,还想把它带回家养,可它必定是野猫,不敢强行抱它。黄黄长大后跟着小二黑进来过一次,也就渐渐胆大,跟的次数就多了起来。</p><p class="ql-block"> 小猫大约七八个月左右就长大成熟了,公猫得到信息后就到处追赶母猫,强行交配。可怜的小黄被追得掉到了河里,瑟瑟发抖了一夜,躲在河堤石头凹槽里,我们早上遛狗时才发现了它,用木条、用网兜,用雨伞都没能救到它,最后请一位穿皮钗的高个子弟兄,人趴在地上,探下半边身子,才把小黄救上来。</p> <p class="ql-block">  救上来的小黄把我们当作可信赖的人。它快要生产时,来到我家门口不走,我匆忙给它安置了一个窝,放在卫生间里,傍晚下班回来,它生了六只小猫。因家中有狗,小黄一直关在卫生间里,产后抑郁,只好放它出去,它再早晚给小猫喂奶,可惜存活下来的小猫只有一只,这只小猫现在成了家里的团宠。</p> <p class="ql-block">  后来又断断续续上来几只野猫。最可爱的一只仍是三花猫所生,因毛色柔和,我们叫它奶黄。奶黄是一只公猫,去年酷暑时生的。本来一窝有四只,但因流浪狗的原因,小猫惊吓慌不择路葬身车轮下,幸存下来只有奶黄。三花猫前两三个月几乎形影不离奶黄,教它各种玩耍捕食本领,四个月后慢慢疏远它,和它保持一定的距离,暗中保护它。五个月左右,几乎不再靠近小猫,如奶黄靠近它,三花猫还会用爪子去揍奶黄。被揍的奶黄渐渐靠近了我们,早晚遛狗时它必跟着我们,有时我们走远了,它还亲切地呼唤我们,得到回应后会快速跑来,和我们的花花还成了超越种族的朋友。每次看它们逗乐玩耍也成了一件赏心悦目的事。</p> <p class="ql-block">  经常进门来但停留时间不长的还有一只奶牛猫,黑白相间,黑色相对多些,我们叫它奶牛。奶牛是奶黄的姐姐,脾气也温顺。不知是口腔有病还是什么原因,它相对而言吃猫粮多些,吃鱼虾肉伴饭少些。每次我们开门的一刹那,它会快速闪进门里,寻找猫粮,吃好后喝点水就会叫唤几声要出门去,偶尔天冷或雨天,它会多停留一会再离开。</p><p class="ql-block"> 前年夏天,奶牛也做了妈妈,生下四只小猫,也跟它妈妈一样,把长大能跑的小猫衔过来,让它们生活在它小时候生活的缝洞里。可惜的是奶牛不像它的妈妈三花猫,它没有经验也没有一点责任心,平时多数时间在外面玩,不陪小猫,只是喂奶的时候才会和小猫在一起,奇怪的是它的小猫成活率还很高竟然存活了三只。</p> <p class="ql-block">  活下来的三只中一只叫灰灰,脾气特温驯。每天遛狗时必跟随,和我们的卡卡关系特好,鞍前马后紧紧跟着,还会玩一玩卡卡的狗绳,蹭蹭卡卡的头,亲亲卡卡的脸。一只称为黑猫警长,因它全身黑色,脸部稍为一点白,和电视里的黑猫警长神似。黑猫警长相对警觉,我们不敢碰他,它也不大和人亲近,但不妨碍我们喜欢它。它和我们虽保持一定的距离,但每次都会多给它一点肉吃。可惜的是它和灰灰都是公猫,成年后因打不过其他的公猫,也就渐渐消失不见。第三只起名狐狸,脸色花纹有点像狐狸,狐狸是只母猫,脾气不太好,喂食慢了还要小心它的利爪。它只有吃食时出现,不像其他猫粘人,也不喜欢狗,不像它的胞弟们。它也做过妈妈,但一只也没有存活,这几天又生了小猫,不知生在何处,只有给它们增加一些营养罢了。</p> <p class="ql-block">  当然家中还有两只野生的黄橘猫,我们亲切地叫它们为贵妃与昭君。它们的妈妈不幸死了,临死前猫妈挣扎着来到了小猫的不远处,与墙里小猫隔一堵墙。可怜的小猫拼命地叫唤,烦得楼上的人把它们扔到了小区树丛里,让它们自生自灭。好心的弟兄告诉了我,我去给小猫喂点猫粮。</p><p class="ql-block"> 小猫刚开始时也躲在下水道的缝隙里,我把猫粮和干净的水放在墙边,人远远地观察它们,饿极了的它们像模像样地吃起来。我一阵惊喜,会吃了就不会死了,早晚放点猫粮,换上干净的水。可嘉兴夏天雨水多,雨一下猫粮都胀开了,苍蝇蚊子叮,很不卫生。</p><p class="ql-block"> 看着两只可怜的小眼神,我和先生决定把它们带回家养。于是用网子覆盖在小洞口上,小猫忙乱下洞口之际迅速提起网来,这样就不伤害它们捉住了,回家放在阳台里喂养。起先它们也是躲,后来慢慢适应,渐渐胆大,再给它们洗澡,现在已非常粘人了。我感染新冠期间,小猫一直陪着我,在我脸上身上蹭来蹭去,在我脚边休息,特治愈人!</p> <p class="ql-block">  母猫的命运相对好些,它们一般不会很快消失,除非得了猫瘟,也是没办法的事。让人难受的是那是公猫,看着它们长大,见证它们肥肥胖胖,毛色油光发亮,逐渐成年,可好景不长,它们很快就会被独霸一方的公猫赶走。每一只消失时我们总是一再寻找,那种亲自喂养长大后又离去的痛,没尝试过的人是无法体会的。</p><p class="ql-block"> 独霸小区的公猫,我们叫它大黄。大黄膘肥体壮,非常强悍,领地意识非常强。只要发现那只公猫成年了,蹿上去就是一顿猛揍,打得公猫们哇哇直叫,纷纷逃窜。侥幸回来讨食的,再揍,再揍往往更凶狠,脸上不是挂彩就是身体打伤,有的甚至不能进食,它们总是默默消失不见。可怜的它们,真正体现了弱者强食,适者生存的自然法则,只是留给我的是一声声唉叹!</p> <p class="ql-block">  现在有一只会叫唤的白灰猫,我们叫它小叫猫。因它两个月左右被人遗弃时,躲在小区车肚下,饿得嗷嗷直叫,我们遛狗时发现了它,定时去喂它一点猫粮。它每天在小区的最北两栋房子之间,不是在这辆车下面,就是在那辆车下面。我们去找它时,只要轻轻唤它几声,它就会很快回应。我们<span style="font-size: 18px;">把猫粮倒在野狗吃不到的位置,</span>它总是戒备我们身边的狗,我们就把狗拉开一段距离,它再慢慢进食。就这样喂了一个月左右,有一天,它竟然奇迹般地从车肚底下跑出来,跟着我们,我们才仔细看清了它,身上白色较多,脊背上和尾巴上有灰色狸猫的纹路,眼仁黄色,是只很干净漂亮的小猫。</p><p class="ql-block"> 小叫猫也很温顺,每天跟着我们遛狗,南来北往,把我们的花花当作好朋友,两个异类经常扭打在一起,相爱相杀。逗引得花花每次出门时专找花花玩,小叫猫还利用它善跳跃善爬树的本领和自由的身体气得花花直跺脚、干瞪眼、喘粗气、直哼哼,小叫猫却一点不介意,趁花花没指望时,再来一次反扑……</p><p class="ql-block"> 每天欣赏着它们的淘气较量,也成了我每晚的期待,劳累了一天之余,静静地看着它们和谐地相处,各种可笑的动作层出不穷,也是十分放松愉快的时刻。可惜的是小叫猫也是一只公猫,现在成年了,我们也担心它的未来,它非常聪明,尽量躲着大黄,避其锋芒。虽然被大黄欺负过几次,眼部受伤,但它有幸逃脱了。先生发现了它,给它喂了点药,把它关在车库里几天,终因野性难驯,逃了出来。现在它常常躲在小区北边的竹林里,竹林低矮,长得非常茂密,小叫猫白天尽量躲在里面不出来,晚上我们去唤它,它再出来吃食。大黄也来找过几次,但被我们撵走了几回,加之小叫猫伤情渐渐好转,现在尽量不到南边来(南边是大黄的地盘),可怜的它整天也是提心吊胆惶惶不可终日,也不知结局如何?</p> <p class="ql-block">  当然难忘的还有很多很多只,不一一追忆了,它们都给我们留下了很多美好的回忆,因大自然有它生存的法则,也有部分人遗弃的原因,更有小区环境的治理,垃圾的分类回收,导致这些可怜的生灵只有仰赖人们的施舍才得已生存,现写起来也是痛。只是忠心地希望大地上的人们,在你们吃喝饱足之余,也可怜可怜那些流浪的生灵们,它们和我们一样,也是生命!</p> <p class="ql-block">  借此篇之际,也感谢很多同事和孩子,他们每天把吃剩下的饭菜中猫狗能吃的给了我,我回来再洗洗,去盐,剪碎,挑去葱姜,与米饭搅拌,微波炉热热。这些猫猫狗狗生命们的延续也有你们的支持,奉献,谢谢你们!也希望社会上更多的人关爱它们!</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