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腹主动脉瘤(abdominal aortic aneurysm,AAA)是指腹主动脉局限性扩张超过50%正常动脉直径。腹主动脉和髂动脉的直径与性别、年龄、种族、体表面积、动脉收缩和扩张等因素有关,参照国外诊断标准,腹主动脉直径>30 mm时,临床可诊断为AAA。大多AAA的临床表现比较隐匿,无明显不适。当瘤体体积较大时,可压迫周围组织和器官,影响相应的症状,如可压迫肠道引起腹胀、呕吐或排便不适等消化道症状;压迫椎体可能引起腰部疼痛、胀困等不适;压迫下腔静脉会引起下肢肿胀等。除上述不适外,瘤体中的血栓脱落,会导致下肢疼痛、发凉、麻木等动脉缺血表现。突发的腹部疼痛,如能除外其它因素,首先应想到AAA先兆破裂或破裂的可能,而破裂性AAA的病死率高达90%。腹部无痛性搏动包块是AAA最常见的体征,体型偏瘦者尤为明显,这也是部分患者就医的主要原因。</span></p> <p class="ql-block"> 确诊AAA需要各种影像学检查,超声检查无创、价廉,是确诊的最佳依据,然而因为常常无法准确测量手术所需的各项参数,故多用来初次筛查及术后复查。CT动脉成像是目前AAA术前最常用的检查手段,它可以较为精确地判断动脉瘤直径、范围、形态、附壁血栓、分支血管通畅性和瘤体外组织器官状况,可以准确的评估动脉瘤远、近端瘤颈的状况,如长度、是否成角、有无附壁血栓、钙化等,有利于拟定手术方案。(图1:A及B1、B2线的长度分别表示近、远端瘤颈的长度,C及E1、E2线表示近、远端瘤颈的直径,D线表示瘤体的最大直径)。</p> <p class="ql-block">图1-AAA的主要径线(未标示瘤颈成角)。</p> <p class="ql-block"> 目前,AAA的手术适应证主要包括(1)动脉瘤体的最大直径,男性>5cm,女性>4.5cm;(2)不论瘤体大小,生长速度>10mm/年;(3)不论瘤体大小,如出现因动脉瘤引起的疼痛,不能除外破裂可能者,也建议及时手术治疗;(4)瘤体内血栓脱落引起远端栓塞。手术方式包括传统的开放手术(即开腹行腹主动脉瘤切除+人工血管置换术)及目前广泛开展的微创介入手术。</p> <p class="ql-block"> 所谓近肾动脉瘤(Juxtarenal AAA, JRAAA),就是指AAA向上发展,接近肾动脉,但未累及肾动脉,近端瘤颈(低位肾动脉开口下缘至AAA的距离)长度小于1cm,即图1中的A线小于1cm。对于JRAAA,无论开放手术,还是常规的微创介入手术,都面临困难:开放手术中需要阻断瘤体近端腹主动脉,但由于近端瘤颈长度短,无法在肾动脉下完成阻断,只能采用肾动脉以上阻断,这样,术中容易造成肾脏缺血,严重时导致肾衰;介入微创手术由于近端瘤颈的锚定区(支架与瘤颈的贴附区)太短,导致近端封闭不严,血液容易从支架与主动脉壁的缝隙中灌注到到瘤腔内,造成I型内漏,常常导致手术失败。所以,如果要采用微创治疗,则需要将主动脉支架向近端移位,延长支架与主动脉的贴附长度(锚定区长度),降低I型内漏的发生,但是这样就导致了支架膜覆盖了肾动脉开口,阻断了肾脏血流,造成急性肾缺血,导致肾衰。而支架开窗技术则很好的解决了这个问题。</p> <p class="ql-block"> 所谓支架开窗技术,就是在确定支架膜覆盖肾动脉开口的位置,按照测量的肾动脉开口大小,预先去除该处的支架膜(开窗),支架植入后,采用各种技术,保证开窗位置对准肾动脉开口,然后再于肾动脉中植入支架,保证开窗通畅,从而达到治疗目的(图2)。开窗技术向上延长了支架的锚定区,降低了I型内漏的风险,保证了JRAAA微创治疗的良好效果。</p> <p class="ql-block"> 支架开窗技术在术前需要仔细阅读CT片,精确的测量相关数据,明确开窗的位置及大小,制定详细的手术计划及预案,术中需要娴熟的操作技巧,良好的空间识别和想象力,同时对各种器材的特点要有详细的了解,只有这样,才能保证手术成功。而随着近端瘤颈长度的缩短,对应的开窗数目可能从单开窗(单个肾动脉)、双开窗(两个肾动脉)到三开窗(肠系膜上动脉及双肾动脉)甚至四开窗(腹腔干动脉、肠系膜上动脉及双肾动脉),而手术的难度明显提高、操作时间明显延长,费用也会极大的增加。</p> 过程分享 <p class="ql-block">图2A:近肾AAA,左侧肾动脉开口下缘距瘤体长度不足1cm(箭头)</p> <p class="ql-block">图2B:主动脉支架的开窗孔(红圈)</p> <p class="ql-block">图2C:支架送入主动脉内,未释放前的状态,箭头分别标示支架膜的最高缘、右肾动脉开口及左肾动脉开口,红圈标示支架窗孔位置。</p> <p class="ql-block">图2D:支架部分打开后,造影证实窗孔正对左肾动脉开口(箭头)</p> <p class="ql-block">图2E:从导管从支架头端进入支架内,然后通过窗孔超选进入左肾动脉内,造影证实(箭头)</p> <p class="ql-block">图2F:全部支架植入后,造影左肾动脉支架通畅(箭头),双肾动脉管腔通畅,主动脉支架管腔通畅,瘤体被完全封闭,未见内漏。</p> <p class="ql-block">术者:管强 段红永 梁宁 马明</p> <p class="ql-block"> 目前,介入的器材和技术不断进步,使过去无法微创完成的血管外科手术均可以采用微创治疗,从而降低了手术风险,减轻了患者的创伤,缩短了术后恢复时间,取得了良好的效果。</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