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行漫记12 0925 乃东/江孜

范迪力夫

<p class="ql-block">时间:2018年9月25日,星期二</p><p class="ql-block">行程:乃东—雍布拉康—札囊寺—羊卓雍错—浪卡子—卡诺拉—江孜</p><p class="ql-block">里程:348km</p><p class="ql-block">景点:雍布拉康、札囊寺、羊卓雍错、卡诺拉冰川、满拉水库、宗山古堡</p><p class="ql-block">路径:S202,泽桑公路,泽贡高速,G318,G349</p><p class="ql-block">住宿:江孜江孜饭店</p> <p class="ql-block">西行前十二天的行程简图</p><p class="ql-block">  绿色线:实际行程;红色线:当日实际行程;粉色线:计划行程</p><p class="ql-block">  计划行程:拉萨至亚东;实际行程:乃东→江孜</p><p class="ql-block">  总体比计划还是晚了一天。计划也有疯狂的时候,拉萨到亚东500公里,计划一天到达,那也许是一天在赶路,也许是因为这条线走过,路上停留时间就短。</p> <p class="ql-block">   一早南向走了十几公里去看雍布拉康,太阳还没有从山后探出头来,雍布拉康如城堡式的占据山头。</p> <p class="ql-block">阳光一旦露出,稀薄的空气几乎没有抵抗的力量</p> <p class="ql-block">    据说雍布拉康始建于公元前一百多年前,算起来要有两千多岁了,一开始是藏王的宫殿,松赞时代将其改为了寺庙,两千多年历经改扩建,日益辉煌,有时感叹藏人的坚持,两千多年历史长河中一直历代传承,那种定力非逐鹿中原的民族所拥有。为保江山翻天覆地地去除旧时代的印记,这种消灭随着朝代更迭不断反复,能够留下的遗存实为珍贵,不比西藏动则千年的历史随处都是。</p> <p class="ql-block">    雍布拉康足够秀丽,怨不得文成公主会喜欢,据说她每年夏天都要到此居住一段时间,里面与这位传奇的和平使者相关的记忆一定很多。</p> <p class="ql-block">    藏王第一块御用田就在雍布拉康的山脚下,不算大,也许在当初土地未开垦的年代,这是块风水宝地。山下雅砻河谷中农田遍布,粮食在人类繁衍中的作用是巨大的,有了人就有了社会,有了社会就有了文化,传播也就自然而然了,说山南是藏文化的发源地应该不为过。</p> <p class="ql-block">    雍布拉康2000多年的历史足以吸引任何游客,我却没有上去,那些厚重的文化沉淀据说在近代被断代过,现在的见到的是重塑的记忆,上去见到心会很痛。在山下致敬久远的辉煌吧。</p> <p class="ql-block">    路旁见到这西域大漠的动物好生奇怪,后来才发现这也是环境的要求。</p> <p class="ql-block">    昌珠广场,文成公主的雕像立于其中,向这位汉族的亲善大使致敬,作为一个皇家女性离开中土盛唐时的繁华来到这里实是不易,虽未必是其自愿,但确实她强化了藏汉文化的联系,甚至在藏区被视作观音菩萨的化身之一绿度母被朝拜,这位女性在中华各民族融合中的巨大作用,听说在拉萨有大型历史歌舞剧《文成公主》述说,愿有机会观看一下。</p> <p class="ql-block">    昌珠寺。山南地区最大的寺庙之一,藏王松赞干布亲自主持修建的寺院,里面一定有很多关于藏王和文成公主的印记,去的时候还没有开门,就只看了一下外景。</p> <p class="ql-block">    昌珠寺外的雕塑,是一只展开巨型翅膀的五首鹞(也就是鲲鹏)在与五首龙在缠斗。据说这里曾经是一片水泽,五首龙经常在此兴风作浪,祸害四方,松赞干布的法师请来巨鹞降服了五首龙,水泽干枯后的土地上就建起了昌(鹞)珠(龙)寺。雕塑是在讲述昌珠寺的历史。</p><p class="ql-block">    说起龙来,真是有些不解,这个中华民族的图腾,不知为何经常以暴起风雨、怒兴水患的形象出现在传说或文学作品里,一点亲近感都没有,人们似乎是因为畏惧而产生了虔诚。</p> <p class="ql-block">    呵呵,山南市的湖北大道,我这湖北的来客看了倍感亲切,山南是湖北省对口援助的地区,为此武汉还每周专门设置了到这儿的直飞航班。</p> <p class="ql-block">    现在西藏的高速公路网也正在组建,山南有直通拉萨的高速,150公里左右说起来也很方便,不过要去桑耶寺,只能走省道泽桑公路,路不错,车也少,速度可以不比高速慢多少,还可以随意停车,更自由一些。只不过感觉像是到了新疆的感觉。</p> <p class="ql-block">    省道边大片大片的这种只能够生长类似沙棘一类耐旱植物,都是些不适于耕作的土地。一片西北干裂的沙土样。</p> <p class="ql-block">&nbsp; &nbsp; 这是见到的最简陋的县牌了,钢结构框架外包裹着喷绘布,简单的几个大白字,没有一点特色,甚至连对联都只有一半,配上后面的高大沙丘,简直一个建筑沙石料厂的大门。那上面的“平衡生态”与我们通常理解的生态平衡是倒过来的,怕是指扎囊县生态并不平衡而需要平衡工作,这个县似乎有些艰苦。</p> <p class="ql-block">    呵呵,爬到山口,这里才是两县交界处,那刚才山下的扎囊县的欢迎牌还是在山南市乃东县区域内?这与通常欢迎牌大致在县界处的方式的向不同,而这里立着个交界的牌子也格外的异样,通常最多是一面一个县名,而这里“交界处”是着重点,这两个县对地界有什么看法不同吗?</p> <p class="ql-block">    蓝天白云、绿水黄沙,这地理环境是如何形成的还真是弄不明白,是什么将泥土里的养分通通带走?临江的地域本该水土肥美,这里却是一片荒凉。</p> <p class="ql-block">    一群山羊给沙棘带来生气,但散落在沙棘丛中的羊没有群的感觉,各自悠闲的找各自的美食。</p> <p class="ql-block">    长毛如丝,色泽顺滑,柔软油亮,这群羊显然品种不同于普通的羊,俨然如羊中的王子和公主们,甚是好看,得见也是不易。</p> <p class="ql-block">    缩微的沙漠也许是扎囊这块土地沙化的极限状态,也可以看到其背后山下的沙呈向上行的趋势,似乎不断在吞食着绿色的肌体,这里是沙化可视的进程。</p> <p class="ql-block">    沙山在风蚀下塑造出丝滑的曲线和光泽,看上去很美,但其实这是对生物的挑衅。这时知道这里为什么会见到沙漠之舟骆驼了,只有它能够笑傲沙漠。</p> <p class="ql-block">    这是扎囊县“平衡生态”的体现,防风固沙的手段与北漠一带治沙如出一辙,但这里还是沙漠生成的早期,希望人类的及时介入会使演化逆转。扎囊,加油</p> <p class="ql-block">    新疆是这样子的吗?遗憾还没到过新疆,印象中就是这样,真去新疆时会不会觉得似曾相识?</p> <p class="ql-block">    风和日丽之时大地耀眼,不知狂风之下是什么样的景象。</p> <p class="ql-block">    桑耶寺。始建于公元8世纪土蕃王朝时期,算来也有一千三四百年的历史了,感叹这久远的传承。据说这是西藏第一座剃度僧人出家的寺院,寺内建筑按佛教的宇宙观进行布局,藏、汉、印三种风格都可以在这个寺庙中找到,因此也被称做三样式。</p><p class="ql-block">    桑耶寺建在一个偏远的小村中,也许是先有寺而后才有村的,但千年下来四周的民居的规模也不大,是因为桑耶寺特殊的文化?或是因为扎囊这里的物产不够丰富?这里是个修行之地,苦是追随着的近道。</p> <p class="ql-block">    桑耶寺正殿就是那藏汉印风格结合的产物,对于我们这些对建筑风格没有多少研究的看客来说,对他的认识主要还是来自感官上的,大气庄重、金碧辉煌、梯次而上,俯视众生。</p> <p class="ql-block">    高耸的经幡?没有展开;幡旗?没旗;这被层层经旗包裹着的桅杆被称作塔钦。强巴林寺门口见到过,只不过那是在晚上,没这阳光照耀下塔钦更艳丽、更有仪式感。</p> <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    千年化为一瞬,这世界一点没变?</p> <p class="ql-block">    没有先入正殿,而是顺时钟方向先参观的外围,大殿左前是白塔。</p> <p class="ql-block">    这里的佛塔工整精细,造型雄伟,更特别的是塔四周有铁链栓着的石狮,这种方式没有见过,似乎是藏区特有,其中有什么深意不得而知。</p> <p class="ql-block">    可爱的小喇嘛,这种戏说宗教说明佛教也与时俱进了,对新兴文化有容乃大。</p> <p class="ql-block">    正殿左后是红塔,这个颜色的佛塔不多见,反正我是除此这外和地方没有见过。</p> <p class="ql-block">    同样是佛塔搭配四个栓着铁链的石狮,这是栓住石狮的躁动呢?还是石狮镇守佛塔呢?</p> <p class="ql-block">    桑耶寺寺内的园林也十分赏心,毕竟在扎囊这个沙化严重的环境中,有如此鲜绿的树木、草坪实是不易,在寺中都一时忘记了外面严酷的现实。。</p> <p class="ql-block">正殿右后是黑色的佛塔</p> <p class="ql-block">    少不了四角的镇兽</p> <p class="ql-block">    黑塔南方的绿塔上大大的眼睛,专注而明亮</p> <p class="ql-block">    绿色的佛塔在正殿的右前</p> <p class="ql-block">    绿色的佛塔前建有一类似内地戏台的建筑,可能是高僧讲经赐福之地。</p> <p class="ql-block">    桑耶寺不但是四座佛塔颜色各异,寺内建筑也是色彩浓郁,与通常藏式建筑主色调的乳白+深红搭配很不相同,这种色彩让人联想起那些艳丽的动物都具有非凡的能力的说法,这里这么夸张的应用是从自然界中借用的意境吗?</p> <p class="ql-block">    四周一转下来回到正殿前,有一种被神护祐着的感觉。桑耶寺按正殿方位的看是大致朝东背西的(有点点东偏南),这与内地座南朝北不同,但奇怪的是四周的佛塔并非都朝向正殿方向(或统一背向),而且都与正殿的朝向不一致,而是全部都座北朝南的方向(大致方向),这种布局一定是有什么说法在里面。</p> <p class="ql-block">    正殿大门边的大象,一下子就有了印度的元素,其实大象也是佛教中吉祥的瑞兽,说得更直接点,印度传入的佛教怎么可能没有印度的元素呢?</p> <p class="ql-block">    内殿可能是桑耶寺精神之所在,供奉的佛、佛学深厚的僧、讲经的堂、乃至桑耶寺的历史积淀在里面都应该有。最后没有仔细观看,实有遗憾。</p> <p class="ql-block">    围绕内殿是三周的转经筒,每个都要虔诚地去转动他,还要放下一切杂念,对我们这些观光客有些为难,顺势而为吧。</p> <p class="ql-block">    令人目不暇接的是整个围廊墙壁上的壁画,沉重而久远的历史感。</p> <p class="ql-block">    没有高深的的藏传佛学的造诣不会了解这些绘画所描述的典故,只能惊叹这些艺术的精美和历史的积累。这些绘画很多都是佛学高深的僧人们静心修炼的结果,他们将对佛经故事的理解用心描绘出来,充满了对神的敬仰,也期望善男信女们在观看时能够更直观的理解信仰。</p> <p class="ql-block">    各类研学都可以从画面中展开。这幅被我认为的论经场景是记录的何事不得而知,稍加注意就能从其刻画细致的穿着服饰以及人造型上区分出这群人物来自许多国度或地域,粗略就可分出印度、西藏和中土来,要是穷其内容,一定是个传承千古的盛事。</p> <p class="ql-block">    仙山琼阁?皇家花园?西天净土?即飘渺又现实。</p> <p class="ql-block">&nbsp; &nbsp; 这些直接在墙面上绘制的壁画年代久远,日照夜寒,颜色偏深沉,不知是不是岁月的缘故。</p> <p class="ql-block">    日久弥新的是金色的花饰,据说西藏本地的颜料都是自然矿石研磨而成,是本真的色彩,经历风雨而不变色彩,而金色更是直接用金粉描绘,多少年过去仍然光鲜亮丽。</p> <p class="ql-block">  这么强烈的色彩对比有夜色之下的感觉,衣锦华丽,佩饰丰富,衣带飘动,一派盛世之感。</p> <p class="ql-block">    如果不是色彩浓郁的话,也有如敦煌石窟壁画的风格。</p> <p class="ql-block">    看着看着就有了内地的感觉,这里壁画上的人物服饰风格颇有内地风格,与内地盛唐的繁华没有二致,可以猜想内地对桑耶寺有一定的影响。</p> <p class="ql-block">    也许是亮丽的场景更引人注目,看到这上面的人、神的衣装都布满金粉勾勒出的吉花或福字,显得非常奢华。而现实中喇嘛们纯红或黄的袈裟却难以找到,看上去现在的都是苦行僧,而当初是盛世嘉年华。</p> <p class="ql-block">    这描绘的应该是佛意中的极乐世界,是人们向往的天堂,这些百年、几百年前的憧憬似乎到现在仍然是人们的追求。</p> <p class="ql-block">&nbsp; &nbsp; 这不是通常寺庙中见到的转运世的大法轮,上面全是精致的别墅式的小房屋,难道是诸神的宫阙?我更愿相信那是集藏式宫殿、庙宇的百房全书。说不定这些样貌各异的建筑都有现实的出处,无论如何都是研究藏式建筑的参考资料。</p> <p class="ql-block">    这一路从跨过四川巴隆山进入藏区后,建筑风格虽大致相同 ,便地域差别还是有一些的,建筑艺术家们也许会拿着不同的建筑造型来这里做个比对,说不定可以找到出处。</p> <p class="ql-block">    尽管扎囊干燥的空气对壁画的保护十分有利,但也免不了岁月的侵蚀,那也是历史的烙印。好在似乎大部分的画面都是自然的演变,如果是人为的损坏就会让人万分痛心。桑耶寺壁画能保存这么完整已经相当的不易了。</p> <p class="ql-block">    这片壁画怕是被人类尘烟所遮盖的,长时间的不知是香火还是灶气将油黑浸入了颜料中,使得原先的色泽如被烟熏火燎过一样。图中左边廊柱上重新描绘的色彩和右边形成鲜明的对比,喜欢哪一个?</p> <p class="ql-block">    如此的围廊壁画环绕着内殿,内容丰富得放多少图片都不足以表达,看上去都是有年成的原始之作,与许多寺院出于对这些历史久远的绘画的保护而不让近距离观看和拍照不同,这里只有近在咫尺的栏杆象征性的拦着,仔细观摩的条件是有的。二个建议,一是喜欢的赶快去看,另一个是建议保护措施更加科学严格一些,让这些精美的壁画保存的时间更长。</p> <p class="ql-block">    外围转得忘乎所以,大大超过了设定的时间,内殿没时间进去仔细观看,听说有位活佛当日在二楼讲经,还有个镇寺之宝在里面摆放,时间原因也没有去找。</p> <p class="ql-block">    匆匆离开桑耶寺,这么丰富内容的寺庙一次想全部感悟到也不现实,这次知了个皮毛,不知还有没有下次。这是桑耶寺的北门,也是精雕细琢之物,午时的阳光对比强烈,只能看个大致。</p> <p class="ql-block">    赶往拉萨的路又回到半沙漠状态,如果没有白云做些遮挡,眼前就都是耀眼的反光。</p> <p class="ql-block">    在去扎囊县城的十字路口上了去往贡嘎机场的高速,过了机场后没有右转去往拉萨方向,左转过雅江走江南去往羊湖,完美地与拉萨错过。这里的雅江与林芝尼洋河的风景相近,比起江面宽度这里更胜一筹。</p> <p class="ql-block">    阳光明媚之下,不知手机开了一个什么玩笑,拍下了这张云彩有些空灵味道的照片,倒也舍不得撇下。</p> <p class="ql-block">    雅江宽阔得像个湖。雅江似乎很少有堤,与山间行走的江河一样都是依靠山来收拢水势,两山之间有多远,河面就有多宽,即便当初可能是在深山峽谷中,也靠携带的泥沙逐渐将其填平成为如今的“平湖”,如果人们不退却,那就只能筑堤来改变自然的演化,维护自己的生存空间。</p> <p class="ql-block">    这些江中间的泥沙滩上面生长出各色的树木,将平淡的满面妆点得多姿多彩,却是暗自在积蓄扩大“湖”面的能量。</p> <p class="ql-block">    离开平坦的雅江转上高山,那上面有著名的羊卓雍措。她是西藏三大圣湖之一,湖面海拔4440米,足足比不到70公里远的拉萨高出800米,而要看看她的美貌则需要翻过更高的山才能一饱眼福。</p> <p class="ql-block">    每个人见到的是不一样的羊湖,羊湖的丰姿不仅于其自身优雅的曲线,更多的是在自然对她的装扮,蓝天白云、风雨交加、四季变化等都让她呈现出来百媚千娇的妩媚,没有人能抵挡她的诱惑。这次见到的是她一半蓝天一半雨雪的时刻,与上次八月时分的绿色截然不同,湖水那妖媚的蓝深浅浓淡,如波丝之眼迷茫一切。</p> <p class="ql-block">    如条蓝色的哈达围绕着山川。</p> <p class="ql-block">    圣洁的湖水来自周边的雪山,那种与生俱来的深邃在湖水中展现出来。</p> <p class="ql-block">    湖的远方是鹤立鸡群的乃钦康桑峰</p> <p class="ql-block">    这种无可描述的蓝闪耀着苏杭丝绸般的光泽</p> <p class="ql-block">    即便你学富几车,在这里也会被酸干净,只剩下最平常、最通俗的那个字:美。家乡话也是脱而而出的那一句:几漂亮哟!</p> <p class="ql-block">    这是空母措,过了羊卓雍往浪卡子县方向路边的另一个大湖,这里没有羊卓雍那么优美的曲线,但也更呈“湖”状,宽阔而平静。</p> <p class="ql-block">    这么高的山间坪地就成了生产粮食的良田,人类向自然索取的最基本的物品就是粮食,有了它周边人类立马就繁衍开来。</p> <p class="ql-block">    这里的天上出现两朵呆萌的宝宝云,一直追随着在我的车前车左欢快的跑着。</p> <p class="ql-block">    这一路也是天高地远的相对平坦,飘来两朵云宝宝出尽了风头,路过浪卡子县城交叉路口也没太在意,尽去找有什么景色能够搭配这两个小玩意儿了。</p> <p class="ql-block">    两个小宝贝一直将我们送入山谷才从视线中消失,而这段通往乃钦康桑雪山的山谷景色上佳。</p> <p class="ql-block">    山谷的侧坡上仿佛是立起来的草地,也许是天色渐晚羊需要归圈,成千的羊集中向一个方向行进,甚是壮观。</p> <p class="ql-block">    从林芝过来一路,雪山似乎已经远离了大路,毕竟雪山意味着生存环境的恶劣,即便是藏民也大多希望生活在物产丰富的区域内,直到进入这个山谷,雪山又回到近前,只需要偏头仰望即可以看到雪山冰川。</p> <p class="ql-block">    落日的余晖几乎平角地映照在山体上,色差很大,不得不提升亮度来看清细节。</p> <p class="ql-block">    圣洁的雪域也需要太阳来宣誓她的银白,否则只能算银灰。</p> <p class="ql-block">&nbsp; &nbsp; 西藏稀薄的空气对阳光的折射散发作用都明显弱于平原地带,夕阳即便即将落山,光线依然是欠缺一些暖色调,这里的雪山还是银白色的。</p> <p class="ql-block">    乃钦康桑雪山。这也许是离干线公路最近的七千米级高山,一般公路都远离这个高度的雪山,而这里却是直接从山脚下通过,仰视他要将身体伸出车窗外才能看到山顶,忽然面对这七千级的高山甚至没有思想准备。</p> <p class="ql-block">    巨大的冰川从山顶延伸到半山下,据说以前直接到公路旁,想起来就震撼。</p> <p class="ql-block">    卡诺拉冰川,乃钦康桑雪山南面的冰川,是一个可以徒步到冰舌前的旅游点,而我们到达的时候,在公路上设卡的售票处已经下班,像我们这些外地旅游性质的车辆没有被拔毛就通过的很少,但也没有让人感受到幸运,路边的藏人对稍有停车拍照动向的车辆都会高声驱赶,令人感到金钱的腐臭已经传染到此,原始感最先从人类身上消失。只能匆匆在车上拍了两张照片算是对自然的叹服。</p> <p class="ql-block">    这张照片来之不易,这个电影《红河谷》的取景地那时那刻在光线的作用下白塔从画面中突出出来,神圣的感觉跃然画面,本可以多来几张换角度的,可那下面的人驱赶态度的十分强烈,声音格外严厉,甚至迈步向我们走来,让人不得不放弃下车拍照的想法,没做停留就准备直接下山了。想想这时段已经是不收费了,这么不友好地对待路人,这是何种心态啊。</p> <p class="ql-block">    人赶人,生意不赶人,一当地人过来车前掏出这块石头,问要不?开价2000,不想过多纠缠,200,不想他直接就答应了,真是不知是什么玩意,只好200拿下了。接着他又从口袋里拿出一手串,说是牛骨做的,200,不想要就说了个20的价想让你知难而退,可他又答应了,我来,又出20,唉,你别再拿别的了,什么也不要了,慌忙启动车辆离开。这价格怎么敢相信是真的?不过一路几千公里带回家,还是放在了乐趣架上,还蛮漂亮的,也记忆了那段真实的路遇,扎西德勒。</p> <p class="ql-block">    山下的太阳只能照亮天空的云彩了,路边的湖面也只剩下反光,只是感叹在西藏真的不要赶夜路,会失去很多风景。</p> <p class="ql-block">    到这个观景台时人眼的功能已经不足以看清高山间的满拉水库,好在相机可以沿时积累光线在一张照片上,虽不如蓝天白云之下,但已可以慰藉于心了。</p> <p class="ql-block">    到达江孜县城已经是夜九点多了,直接去宗江古堡看了一下夜景,算是打卡江孜了。明天一早就会离开,来去匆匆。</p> <p class="ql-block">    丰富的一天直到天黑,到江孜后简单地吃了点东西就沉沉地睡去,没留一点精力来回味一天的行程,心里也轻松了,在江孜与老西藏汇合,以他对西藏的熟悉,明天开始的后藏旅程应该会少很多的麻烦,放心地睡了。</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