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开九中联盟区】做书香教师 展“悦读”风采 — — 汽开九中联盟区青年教师读书分享活动

吴明明

<p class="ql-block">  书是五彩生活的万花筒,是大千世界的缩影。阅读是成长的基石,是精彩人生的开始。春风拂面,沐浴阳光,手捧书籍,品一纸书香。汽开区九中联盟区全体青年教师,与阅读常伴,以阅读浸润心灵,以阅读引领成长。</p><p class="ql-block"> 为浓厚校园读书氛围,促进青年教师理论水平、文化素养、教学能力等多方面的不断提高,汽开区九中联盟区开展青年教师读书分享、交流活动,打造青年教师学习共同体,以阅读为载体,积极搭建读书交流的平台。</p> 读书分享 <p class="ql-block">🍀汽开七小</p><p class="ql-block">🍀李怡虹《释放自己,便生欢喜——王维传》</p><p class="ql-block"> 读王维,不仅读其诗,读其人生,更应读其深沉的内心,读其豁然开朗的人生态度。 </p><p class="ql-block"> 王维入世时积极为天下苍生谋太平;出世时乐山乐水,泰然自处。真正做到了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是其人生态度的真实写照。</p><p class="ql-block"> 王维是儒,积极入世。</p><p class="ql-block"> 王维是道,寄情山水。</p><p class="ql-block"> 王维是佛,禅意文字。</p><p class="ql-block"> 王维的诗,是阳光,激情满怀,不妨直抒胸臆;</p><p class="ql-block"> 是月光,柔软贯肠,尽可曲径通幽;</p><p class="ql-block"> 是星光,一地微弱,亦是一路清亮。</p><p class="ql-block"> 世事纷纭,让人间苦难深重。</p><p class="ql-block"> 芸芸众生,需要有一点精神给养,一点诗意情怀,来安放身心,调理性情,静赏自然。</p> <p class="ql-block">🍀汽开九中小学</p><p class="ql-block">🍀于清云 《你当像鸟飞往你的山》</p><p class="ql-block"> 塔拉·韦斯特弗十七岁前从未上过学,她通过自学考取了杨百翰大学并获得了文学学士学位。随后相继获得剑桥大学哲学硕士学位、哈佛大学历史博士学位。2018年出版了处女作《你当像鸟飞往你的山》。2019年,作者凭借此书被“时代周刊”评为“年度影响力人物”。</p><p class="ql-block"> 这本赢得了无数光环的书是作者塔拉的自传,她在书中回溯了自己的成长和蜕变之路。她身世的糟糕程度是我们难以想象的,在美国,塔拉一家住在与世隔绝的垃圾山上。这一切,源于她那霸道独裁的父亲。</p><p class="ql-block"> 如果我们走进这本书,字里行间的辛酸更会给我们以深深的震撼。但这本书并不仅仅是苦难教育,也不是励志鸡汤,甚至我觉得主人公的教育经历也不具有普适性和代表性。这本书真正打动我的是一种来自生命本身的力量:命运可以桎梏她、碾压她甚至蹂躏她,但就是打不垮她。</p> <p class="ql-block">🍀汽开九中中学</p><p class="ql-block">🍀张芷菡 《活着》</p><p class="ql-block"> 《活着》是中国当代作家余华创作的长篇小说,首次发表于《收获》1992年第6期。</p><p class="ql-block"> 《活着》讲述了在大时代背景下,随着内战、三反五反、大跃进、“文化大革命”等社会变革,徐福贵的人生和家庭不断经受着苦难,到了最后所有亲人都先后离他而去,仅剩下年老的他和一头老牛相依为命。小说以普通、平实的故事情节讲述了在急剧变革的时代中福贵的不幸遭遇和坎坷命运,在冷静的笔触中展现了生命的意义和存在的价值,揭示了命运的无奈,与生活的不可捉摸。1994年,改编自该小说的同名剧情片《活着》上映,1998年7月,《活着》获得意大利“格林扎纳·卡佛”文学奖。</p> 读书交流 <p class="ql-block">🍀张晨曦老师:</p><p class="ql-block"> 夏葳的《释放自己 便生欢喜--王维传》给我们刻画了一个立体的,真实的,有血有肉有故事的王维,那些曾经在语文课本上的诗句俨然不再是要求背诵全诗的“诗句”,而是一段段故事,一个个感叹,一寸寸相思。</p><p class="ql-block"> 做人要以豁然开朗去容忍别人和容纳自己,得之淡然,失之泰然。学会宽容,学会大度,学会面对逆境,抚平浮躁的心态。只要你用乐观的、积极的态度看世界,这世界就是很美好。内心的宁静,是最有力量的修行。最高境界的处世艺术,是不妥协却能适应现实。世事纷杂,读王维,无疑一剂清凉,回归平静而关照自我。</p><p class="ql-block">🍀李赫楠老师:</p><p class="ql-block"> 《活着》这本书很短,一天时间就能读完,这本书又很长,讲述了福贵的一生。虽然书名是活着,但是很多人都在这个叫做活着的故事里一一死去。主人公福贵是不幸的,也是幸运的,因为这样的一场灾难中,只有他一个人得以幸存。</p><p class="ql-block"> 我想象着所有的一切,那样的颠沛流离,没有任何指盼的生活,路就只剩下一条,那就是活下去。尽管不幸发生在自己身上,但却庆幸自己曾经有那么好的妻子,懂事的孩子。文章全篇没有发泄,没有控诉或者揭露,他对苦难的承受能力和对世界的乐观态度,我想不是一般人能想象得到的。</p><p class="ql-block">🍀康秋实老师:</p><p class="ql-block"> 许多人认为原生家庭是一个人的宿命,是一切问题的根源。但原生家庭只是一个人前半生的宿命,最终决定你能走多远、能过什么样生活的,从来就是你自己。正如《你当像鸟飞往你的山》的主人公塔拉。她生于噩梦般的原生家庭,却通过教育完成了一场惊心动魄的自我救赎。不管原生家庭带给你多么可怕的负面影响,你都能摆脱旧的自我,塑造新的自我。 </p><p class="ql-block"> 这个世界上,从来就没有十全十美的原生家庭。大部分父母只是普通人,他们可能一辈子都无法走出自己的认知局限,也有自己需要解决的心理问题。一味反刍原生家庭,会让我们很容易把自己的失败与不幸归结于他人。原生家庭真实影响人的成长,但重塑自我的权利永远在自己手中。真正能拯救你的人,只有你自己。</p> <p class="ql-block">🍀吕佳玲老师:</p><p class="ql-block"> 《活着》这部作品没有煽情,每一个沉重的悲剧都是痛苦的,接踵而至的厄运令人无法喘息。</p><p class="ql-block"> 我们生而平凡,平凡到如同一只无人问津的蚂蚁,每天周而复始。但我们更应该像余华笔下的福贵一样热爱生命而不遗余力。永远不要忘记来日方长,永远拥抱美好,永远记得努力的下一站,即便不是得偿所愿,也是无悔!</p><p class="ql-block">🍀李雨曦老师:</p><p class="ql-block"> 《你当像鸟飞往你的山》,每个人心里都有一座山,只是很多人终生只能仰望。可是,一个人如果连飞的勇气都没有,或许注定一生既看不到山上的风景,也装饰不了别人的梦。</p><p class="ql-block"> 初读此书,感受有三:原生家庭里藏着人生的宿命; 教育,永远是回报率最高的投资; 真正的强大,不是原谅别人,而是放过自己。</p> <p class="ql-block">🍀郑雨田老师:</p><p class="ql-block"> 活着在中国的语言中充满着力量,他的力量不是来自于喊叫,也不是来自于进攻,而是忍受,忍受生命赋予我们的责任,忍受现实给予我们的幸福、苦难、无聊、平庸、快乐,所以没有比活着更美好的事情,也没有比活着更艰难的事情。最后引用余华自序中的一句话,人不是为了活着本身而活着,而是为了活着之外的任何事物而活着。愿我们都知晓生的意义,用力活着。</p><p class="ql-block">🍀王宇新老师:</p><p class="ql-block"> 主人公塔拉虽然她的童年由垃圾场的废铜烂铁铸成,不许上学不许就医,甚至不许拥有她自己的声音。在如此偏执 充斥着家庭暴力的扭曲家庭中,通过哥哥、老师的帮助,逐步挣脱身体与精神的双重奴役。这其中离不开塔拉本人的坚韧、独立思想以及与过去决断的勇气。在书中,体会到一股许久不曾感受到的力量,不妥协、不放弃爱和期待。勇于追求自己的梦想,无论在什么境遇中,都勇敢向前飞,找到最真实的自我。</p><p class="ql-block">🍀王晨瑜老师:</p><p class="ql-block"> 第二次读《活着》,相比初读之时有了很多不同的感悟。从有庆献血开始,故事的后半部分急转直下。命运的悲苦在给福贵层层加码。后半部分他们有过得更好的意愿,但是这样的稳定被打破,结局溃不成军。</p><p class="ql-block"> 从余华老师的自序中可以看到,一整件事并不是任何人的错,也不该怪任何人。一件事如果一定要被怪罪,那就证明这件事物是有错的。但其实,命运芸芸,错综复杂,不带固定立场去辩证判断的话,就会发现没有一件事是绝对错误的。</p> 专家点评 <p class="ql-block">  魏国勇校长是一位专业知识深厚,教育教学经验丰富,富有教育情怀的大咖校长。在青年教师读书分享、交流后,魏国勇校长对青年教师能够主动读书,读书后能积极思考表示赞许。</p><p class="ql-block"> 书到用时方恨少,知识都是在潜移默化中学到的。青年教师要远离安逸,多读书,多学习。青年教师不要丢掉自己,要释放自己,规划自己,因为机遇和挑战共存。通过读书武装自己,做有准备的人。</p> 校长寄语 <p class="ql-block">  张佐坤区长从“读书”本身出发,带领老师们深思“为什么要读书?”“读什么书?”“怎么读书?”</p><p class="ql-block"> 为什么读书?</p><p class="ql-block"> 没有阅读的民族是没有希望的民族。作为教师,我们的责任和使命就是多读书,以提升个人素养。人生没有白走的路,也没有白读的书。读书可以除去脸上的稚嫩,丰富我们的阅历,让我们说话有分寸,做事有尺度。</p><p class="ql-block"> 读什么书?</p><p class="ql-block"> 纸质书,电子书,无字书(无字之书,生活经历也。以一字概之,是为行。)</p><p class="ql-block"> 怎么读书?</p><p class="ql-block"> 欧阳修的“三上”:即马上、枕上、厕上。欧阳修的“三上”告诉我们,读书要刻苦,不能放弃任何可以学习的机会,可以是走在路上,可以是午休时间,可以是睡前……</p><p class="ql-block"> 最后,张佐坤区长强调,教师读书要学以致用。《学记》曰:“是固教然后知困,学然后知不足也。”只有不断地读书,不断地发现不足,然后再不断地读书,这样我们才算是拥有源头活水,才能用这源头活水滋润学生求知若渴的心田;只有读书,我们才能引领学生读书;只有读书,教起书来才能得心应手,左右逢源,妙趣横生,事半功倍。</p><p class="ql-block"> 激发青年教师读书的兴趣,养成好的阅读习惯。做有思想、有智慧、有活力、有责任、有担当的教师。唯有如此,才能通过“育己”更好的“育人”,同时在“育人”的过程中“育己”,享受工作和成长的快乐。</p> 一路书香 <p class="ql-block">  此次汽开九中联盟区青年教师读书分享活动在满满的收获中落下帷幕。</p><p class="ql-block"> 脚步无法丈量的地方,书籍可以。</p><p class="ql-block"> 目光无法触及的风景,书籍可以。</p><p class="ql-block"> 在张佐坤区长及各校领导的带领下,汽开九中联盟区所有教师将一直携手书卷,品百态人生,遇到更好的自己,做有幸福感的教师。</p> <p class="ql-block">摄影:李晶</p><p class="ql-block">编辑:吴明明</p><p class="ql-block">审校:李韩 柴淼</p><p class="ql-block">审核:黄丽娟 吴海霞 董丽 穆荣 荊锴</p><p class="ql-block">复审:张佐坤</p>

读书

青年教师

活着

王维

九中

汽开

原生

自己

老师

塔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