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语言文字是文化传承的载体,是国家繁荣发展的根基。中国是一个多民族、多语言、多文字的国家,有56个民族,共有80种以上语言,约30种文字。普通话不仅是汉民族共同语的标准语,也是中华民族的共同语。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多次作出重要指示批示,为新时代语言文字工作特别是推广普及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指明了前进方向,提供了根本遵循。</p><p class="ql-block"> 自上世纪50年代以来,国家对现行汉字进行整理和简化,制定公布了《第一批异体字整理表》《汉字简化方案》《简化字总表》《现代汉语常用字表》《现代汉语通用字表》等标准。2000年10月31日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确定规范汉字为国家通用文字。《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自2001年1月1日起施行。</p> <p class="ql-block"> <b style="color: rgb(237, 35, 8); font-size: 22px;">一、语言文字工作方针</b></p><p class="ql-block"> 中国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各民族一律平等”的原则,一贯坚持语言平等政策,积极维护语言的多样化与和谐统一。</p><p class="ql-block"> <span style="color: rgb(237, 35, 8);">01语言文字工作方针</span></p><p class="ql-block"> 贯彻、执行国家关于语言文字工作的政策和法令,促进语言文字规范化、标准化,继续推动文字改革工作,使语言文字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更好地发挥作用。</p><p class="ql-block"> <span style="color: rgb(237, 35, 8);">02语言文字基本政策</span></p><p class="ql-block"> 各民族语言文字平等共存,禁止任何形式的语言文字歧视;各民族都有使用和发展自己的语言文字的自由;国家鼓励各民族互相学习语言文字;国家推广全国通用的普通话,推行规范汉字;国家大力推广、规范使用国家通用语言文字,科学保护各民族语言文字,努力构建和谐语言生活。</p><p class="ql-block"> <span style="color: rgb(237, 35, 8);">03语言文字一般政策</span></p><p class="ql-block"> 国家保障公民的语言权利,为公民学习、使用语言文字提供条件;国家保障少数民族语文的使用与发展;重视并保护弱势语言和弱势群体的语言;加强语言文字规范化标准化;国家推广普通话不是为了消灭方言,方言在一定领域和特定地区将长期存在;国家重视提升国民语文素质;国家重视语言资源保护。</p><p class="ql-block"> <b style="color: rgb(237, 35, 8); font-size: 22px;">二、法律法规</b></p><p class="ql-block"> 《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族区域自治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等法律以及其他法律法规,共同确定了各民族语言文字平等共存,禁止任何形式的语言歧视;各民族都有使用和发展自己的语言文字的自由;国家鼓励各民族互相学习语言文字;国家坚持推广普通话,推行规范汉字等基本语言政策。</p><p class="ql-block"> 国家实行这些重要的语言政策,保证了各民族语言和谐发展,对维护国家统一、民族团结,促进社会、经济、文化发展作出重大贡献。</p><p class="ql-block"> <b style="font-size: 22px; color: rgb(237, 35, 8);">三、法律摘录</b></p><p class="ql-block"> <span style="color: rgb(237, 35, 8);">(一)《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span></p><p class="ql-block"> 第十条</p><p class="ql-block"> 学校及其他教育机构以普通话和规范汉字为基本的教育教学用语用字。法律另有规定的除外。学校及其他教育机构通过汉语文课程教授普通话和规范汉字。使用的汉语文课程教授普通话和规范汉字。使用的汉语文教材,应当符合国家通用语言文字的规范标准。</p><p class="ql-block"> 第十七条</p><p class="ql-block"> 本章有关规定中,有下列情形的,可以保留或使用繁体字、异体字:</p><p class="ql-block"> (一)文物古迹;</p><p class="ql-block"> (二)姓氏中的异体字;</p><p class="ql-block"> (三)书法、篆刻等艺术作品;</p><p class="ql-block"> (四)题词和招牌的手书字;</p><p class="ql-block"> (五)出版、教学、研究中需要使用的;</p><p class="ql-block"> (六)经国务院有关部门批准的特殊情况。</p><p class="ql-block"> 第十八条</p><p class="ql-block"> 初等教育应当进行汉语拼音教学。</p><p class="ql-block"> 第十九条</p><p class="ql-block"> 以普通话作为工作语言的播音员、节目主持人和影视话剧演员、教师、国家机关工作人员的普通话水平,应当分别达到国家规定的等级标准;对尚未达到国家规定的普通话等级标准的,分别情况进行培训。</p><p class="ql-block"> 第二十条</p><p class="ql-block"> 对外汉语教学应当教授普通话和规范汉字。</p><p class="ql-block"> <span style="color: rgb(237, 35, 8);">(二)《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span></p><p class="ql-block"> 第十二条</p><p class="ql-block"> 学校及其他教育机构进行教学,应当推广使用全国通用的普通话和规范字。</p><p class="ql-block"> <span style="color: rgb(237, 35, 8);">(三)《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span></p><p class="ql-block"> 第六条</p><p class="ql-block"> 学校应当推广使用全国通用的普通话。招收少数民族学生为主的学校,可以用少数民族通用的语言文字教学。</p><p class="ql-block"> <span style="color: rgb(237, 35, 8);"> (四)《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族区域自治法》</span></p><p class="ql-block"> 第三十七条</p><p class="ql-block"> 招收少数民族学生为主的学校有条件的应当采取少数民族文字的课本,并用少数民族语言讲课;小学高年级或者中学设汉文课程,推广全国通用的普通话。</p><p class="ql-block"> <span style="color: rgb(237, 35, 8);"> (五)《扫除文盲条例》</span></p><p class="ql-block"> 第六条</p><p class="ql-block"> 扫除文盲教学应当使用全国通用的普通话。</p><p class="ql-block"> <span style="color: rgb(237, 35, 8);">(六)《幼儿园管理条例》</span></p><p class="ql-block"> 第十五条</p><p class="ql-block"> 幼儿园应当使用全国通用的普通话。</p><p class="ql-block"> <span style="color: rgb(237, 35, 8);">(七)《民族乡行政工作条例》</span></p><p class="ql-block"> 第十四条</p><p class="ql-block"> 民族乡的中小学可以使用当地少数民族通用的语言文字教学,同时推广全国通用的普通话。</p><p class="ql-block"> <b style="font-size: 22px; color: rgb(237, 35, 8);">四、规范标准</b></p><p class="ql-block"> 围绕贯彻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大力推广普通话,推行规范汉字,进一步扩大《汉语拼音方案》的应用范围,提高全社会语言文字应用能力。</p><p class="ql-block"> 国家语言文字工作以学校为基础,以党政机关为龙头,以新闻媒体为榜样,以公共服务行业为窗口,注重发挥城市的辐射带动作用。通过普通话水平测试、推广普通话宣传周、城市语言文字工作评估、语言文字规范化示范校建设、中华经典诵读行动等有效措施,逐步建立起依法管理监督语言文字社会应用和语言文字工作的体制和机制,普通话和规范汉字普及程度、应用水平显著提高。全社会要共同努力,营造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相适应的良好的语言文字环境。</p><p class="ql-block"> <b style="font-size: 22px; color: rgb(237, 35, 8);">五、普通话小科普</b></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span style="color: rgb(237, 35, 8);">童言稚语 爱说普通话</span></p><p class="ql-block"> 汉语普通话,是以北京语音为标准音,以北方话为基础方言,以典范的现代白话文著作为语法规范的现代汉民族共同语言。说好普通话、发展口语对于正处在语言发展关键期的幼儿来说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养成说普通话的习惯,能为幼儿掌握规范的语言文字打下良好的基础,并受益终生。</p><p class="ql-block"> 1. 幼儿期是学习语言、形成口语的关键时期。孩子好模仿,敢讲敢说,喜欢与人交往,如若幼儿学语言的最佳年龄期受到了方言的影响,形成方言语音、语感的原型定式,很难矫正。</p><p class="ql-block"> 2. 在幼儿园内普及使用普通话,可以起到改善交流效果、规范师幼言行、提高师幼文明意识、美化校园育人环境的作用。让幼儿在良好的语言环境熏陶下学习、生活,是我们每一位老师、家长的责任。 </p> <p class="ql-block"> 中国语言文字源远流长,像定海神针般屹立在世界的东方,已有六千多年的历史了。让我们大家从现在做起,从自身做起,遵守语言文字法律法规,说普通话,写规范字,做文明人,树新风尚。</p><p class="ql-block"> 让我们一起来学习了解有关语言文字的法律法规。相信在我们的共同努力之下,我们的社会一定会成为一个文字规范、语言文明的和谐社会。</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