莎士比亚化

章徐安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57, 181, 74); font-size:22px;">定义:</span></p><p class="ql-block">“莎士比亚化”是马克思所提出的莎士比亚戏剧创作中的现实主义美学原则。</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color:rgb(57, 181, 74);">内容:</span>要求作家善于从现实生活出发,展示广阔的社会背景,给作品中的事件和人物提供真实而富有特点的典型环境;正确处理事件、人物和环境的关系,通过丰富、真实而具体的情节描写,塑造鲜明生动的人物形象,广泛而深刻地反应现实关系,注意反映演变和发展着的历史内容,同时强调把作者的倾向、见解,在情节和人物的描述中隐蔽而自然地流露出来,要求做到现实主义和浪漫主义、悲剧与喜剧的巧妙结合。</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color:rgb(57, 181, 74);">背景:</span>“莎士比亚化”作为现实主义艺术的基本特征和创作规律的形象化表述,是马克思、恩格斯运用科学世界观对莎士比亚创作经验和创作特点的概括和总结,是马克思、恩格斯针对戏剧创作中存在的“把个人变成时代精神的单纯的传声筒”的缺点而提出的创作原则。</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color:rgb(57, 181, 74);">意义要点:</span></p><p class="ql-block">1.“莎士比亚化”要求严格地从客观的现实生活出发,严格地按现实的本来面貌再现现实。</p><p class="ql-block">2.要求文艺创作广泛而深刻地描写社会生活,正确处理人物和环境的关系,通过对特定环境中人物的真实描写,解释现实生活中的某些本质方面。</p><p class="ql-block">除了上述的两个主要要点外,还应包括情节的生动性、丰富性,人物塑造的个性化以及语言的明快、朴实、生动、富有生活气息等等。</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