泥巴的味道

🌿 傅治森

<h3><br><br><br><br><br><br><br><br><br></h3> <h3><br><br>儿时的我,不仅喜欢绘画,而且喜欢欣赏雕塑艺术作品。当我看到杂志里刊登的国外一些坐落在公园及广场上的雕塑作品时,或看到一些美术图书里介绍的国外雕塑精品时,心里总会产生一种难以言表的激动和仰慕。<br><br>年轻时,曾与雕塑家朋友合作过,不过只是先后设计几次雕塑创意原图,并未参与雕塑的制作过程。<br><br>儿时那种对雕塑艺术的喜爱之情,到了晚年才得以亲身尝试与体验——亲手触摸泥巴并随心而作……在跨越了七十多年的漫长岁月后,我总算尝到了泥巴的味道。<br><br>这一迟来的选择,对于一个步入暮年的我来说,是偶然,还是必然?我也说不清楚。<br><br><br></h3> <h3><br><br>由于过去没有亲手作过泥塑,对于泥塑制作过程,我一无所知,没有半点体验。<br>从去年5月份开始,我在文具店里买了一点灰色的超轻泥,试着作了几个较小的人物雕塑。但超轻泥对于塑造比较复杂的人物形象来说,并不是合适的选择。<br>后来买到了泥塑专用泥。这泥虽然很沉,但作起来还是比较顺手些。就这样,我便断断续续地玩起来泥巴。<br><br>下边,在这里展示一下近一年期间里我所做的人物泥塑小作。<br><br><br><br><br><br><br><br><br><br><br></h3> <h3><br><br>———————<br><br>阳光与投影</h3> <h3><br><br>———————<br><br><br><br><br><br>《胜利女神》的粗略印象<br><br>这是第一个超轻泥小习作,只想大体上找一个总体感觉,并没有刻意追求细节上的准确性,而是注重原作形态、动态和情态上的基本吻合,以及静中有动的感觉,而这一点恰恰是一个作品的灵性所在。当然,我在塑像中裸露的前胸与腹部做了点较细微地加工,力求做到结构、解剖方面的准确。<br><br><br></h3> <h3><br><br>———————</h3> <h3><br><br><br>独舞(芭蕾舞《天鹅湖》舞姿)<br><br>绘画与舞蹈同属视觉艺术。本人一直喜欢和欣赏舞蹈之美。年轻时,有时画点舞蹈速写,也用水粉画画过精彩的舞姿,或者用水墨写意画法在宣纸上表现舞姿和舞韵。到了晚年,接触了泥巴,自然会唤起用泥塑来表现舞蹈美的欲望。<br><br>对于这个《独舞》泥塑作品,知名艺术家王纪厚先生在评论中说:“他塑了一个跳芭蕾的少女,舞姿轻盈妙曼洋溢着生命的活力。 这是一个被病魔折磨的人在用艺术向生命挑战。”“你(指本人)不是在与病共舞,而是在与美共艳!”<br><br><br><br><br></h3> <h3><br><br></h3> <h3><br><br>附图<br>天鹅湖舞姿(国画)</h3> <h3><br><br>双人舞(水粉画)</h3> <h3><br><br><br>———————</h3> <h3><br><br><br><br>呐喊 <br><br>泥塑较小,依据米开兰基罗的雕塑《被缚的奴隶》用超轻粘土找粗略之感觉。<br>不论是一幅人物画,还是一尊人物雕塑作品,(有的)深入刻画固然重要,但抓住它的形态、情态及整体感更为重要,这是一件作品的灵魂所在。这与作品的大小无关,与刻画的是否细腻无关,而是与作者的感性和灵性有关。<br><br><br><br></h3> <h3><br><br><br>———————<br><br>敬畏<br><br>敬畏大自然,敬畏生命,敬畏天地神明。<br><br><br><br><br></h3> <h3><br><br><br>———————<br><br><br><br>沐浴(背身站立的女人体)<br><br>超轻泥习作。力求表现出女性人体的曲线美及重心平衡,即可。<br><br><br><br><br></h3> <h3><br><br><br><br>———————<br><br><br>中柱<br><br>这个泥塑,原来准备作的是一尊俄国画家列宾的塑像。在开始的捏塑阶段,在把泥塑支架用一部分泥巴随意裹住的过程中,意外地发现在抽象的泥巴中隐现出一位老者的形象,我当即改变了初衷,索性顺势而为,塑出一个大胡子老者的头部形象。随之,又感觉在老者的头部上方隐现出一个女子面部形象,然后又顺势而为,即兴发挥,让头部与柱形浑然一体。<br><br>即兴而为的作品不一定是事先预设好的。<br><br>正如罗丹所说:生活中不是没有美,而是缺少发现美的眼睛。<br><br>抽象和具象看似对立,其实,你如果用形象思维去观察抽象,那么在抽象中可以发现具象;反之,如果你用抽象思维去观察具象,那么你可以在具象里发现抽象。<br><br><br><br><br><br></h3> <h3><br><br>———————<br><br><br>舞<br><br>“孔雀舞”?芭蕾舞?——这些,对我来说并不重要。重要的是,能否把形体美和舞蹈美以及舞动瞬间的韵味表达出来,是作品感染力的关键。<br><br><br></h3> <h3><br><br><br><br>———————<br><br><br><br><br><br><br><br><br><br><br><br><br><br><br>收获<br><br>我年轻时曾“上山下乡”到一个闻名遐迩的果乡里,我对苹果熟了的时候果园里女“社员”忙碌和喜悦的情景记忆犹新。在文化馆工作时期,也时常到乡下采风。我曾多次创作过以丰收喜悦为题材的油画作品。因此,用雕塑形式再现农村劳动妇女的质朴形象和金秋时节“收获”之情境,亲切感油然而生。<br><br><br><br><br><br><br><br><br><br><br><br></h3> <h3><br><br><br><br><br><br><br><br><br><br></h3> <h3><br><br><br><br><br><br><br>附图<br>本人油画作品《摘苹果的时候》</h3> <h3><br><br><br><br><br><br><br>《收获》的创作素材:早年的钢笔动态速写<br><br></h3> <h3><br><br><br>———————</h3> <h3><br><br><br><br><br>自由引导人民<br></h3> <h3><br><br><br><br>———————<br><br>走秀<br><br>因为这种白泥家里所剩无几,我作了一个小小的动态泥塑。但在塑的过程中由于过于谨慎用泥而导致小腿以下部分的支架突露,只好在底部塑了一个莲花之类的花型来“遮丑”,这也是无奈之举。没有把上臂作出来主要是因为我体力不支的原因。😓<br>这是一个小小的“走秀”动态。我想塑出模特在走“猫步”时身体扭动的曲线美。在把握姿态特征的同时,力求表现人物的“情态”,使作品具有内在的张力,即:自然、活力与自信。<br><br><br></h3> <h3><br><br><br>———————<br><br><br>贝多芬像<br><br>由于各种原因,难以对面部作精细地塑造,只是抓了一下基本形象特征,力图体现出一点大音乐家贝多芬的独特气质和情操。这也是基于我多年来对贝多芬作品的喜爱与欣赏。在泥塑过程中,耳际似乎回荡着气势磅礴、时起时伏的“命运交响曲”。当然,那意境幽深、饱含情思的“月光奏鸣曲”,还有那爱意绵绵、柔情似水的“献给爱丽丝”等……都是我钟爱的曲目。<br><br></h3> <h3><br><br>———————<br><br>交响曲<br><br>(卡拉扬指挥)<br>卡拉扬的指挥风采纵有千姿百态 ,而我却选择了在暴风骤雨般的激昂和宣泄之后转换为那种异常平静、心如止水的意境,那悠扬、平和、轻松、舒缓的曲调……我被作曲家内心的柔情以及指挥者心领神会的表达和身心投入所吸引……<br><br><br><br></h3> <h3><br><br><br>———————<br><br><br><br><br><br>凯绥•珂勒惠支(德国著名版画家)<br>以痛为歌</h3> <h3><br><br></h3> <h3><br><br><br><br>———————<br><br><br><br><br><br><br><br><br><br>保尔•柯察金像<br><br><br>“人,最宝贵的东西是生命;这生命,人只能得到一次。人的一生应当这样地度过:当他回首往事的时,他不因虚度年华而悔恨,也不因碌碌无为而羞耻……”<br>保尔是我少年时代教科书式的偶像,抛开历史和政治背景不谈,他毕竟在我心目中留下了一个坚韧不拔、坚守信念、意志顽强的“正能量”形象。<br><br><br><br></h3> <h3><br><br><br></h3> <h3><br><br><br><br><br>钢铁战士——保尔•柯察金</h3> <h3><br>—————<br><br><br><br><br><br><br><br><br><br>*我的感悟<br>一个艺术家,只要他具备真诚的品质、激情与情怀,就会在他的艺术人生中保持不懈地追求和不断地挖掘自己的潜能。他,永远是别人不可替代的自己。</h3> <h3><br><br><br><br>———————<br><br><br><br><br><br><br>越<br><br>在塑造这个“大跳”泥塑的过程中,为了避免因长时间的连续劳作而可能对自己身体造成的不良后果,中途决定放弃了对人物上肢的塑造。也就是说,实际上这种“残缺美”并非我最初的构想,而是具有一定的偶然性的。<br><br>随之,我对人物身体的下半部分作了违背常理地处理,即破坏舞裙的完整性,并对舞裙里的下肢作了“肢断意连”的处理。<br><br><br><br><br><br><br></h3> <h3><br><br></h3> <h3><br><br><br><br></h3> <h3><br><br>———————<br><br><br><br><br><br><br><br><br><br><br><br><br><br>戴耳环的古典女郎<br>参照维米尔的油画《戴珍珠耳环的少女》而作<br><br>她并非大多数国人口头语中的“美女”形象,但她必定是西方古典文明中的富有个性特点和具有内涵的人物形象的真实写照,自然、朴实无华,而非当今我们浮躁社会所追求和欣赏的重外表、重修饰、挤眉弄眼的做作“美”。人要真实。自然的个性特点,最能体现真实的、沉甸甸的历史文化感。<br></h3> <h3><br><br><br><br><br><br><br><br>——————<br><br><br>给自己做海报</h3> <h3><br><br><br>我不喜欢,也不情愿<br>做那些违背自己意愿的事,<br>譬如创作一些迎合政治和时尚、<br>投人所好、附世流俗的“艺术作品”。<br><br>我只想随心而行,随性而动,<br>真情流露,自得其乐。<br><br><br><br><br><br><br><br><br><br></h3> <h3><br><br><br>———————<br><br><br>还是那句老话:调整好自己的心态!<br><br>让一种情致充溢我的心境,让一种坚韧支撑我的余生。<br>最后,愿泥巴的味道在我的陋室里留得长久些,再长久些……🙏<br><br><br><br>共享、共勉,谢谢您的阅读。🌹<br><br><br><br></h3> <h3><br><br><br><br><br><br><br><br><br></h3> <h3><br><br></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