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游戏背景</p><p class="ql-block"> 普通的海绵垫,在成人眼中用处不大,可在孩子们眼中是最好的“玩伴”。不断创新的玩法让海绵垫已完全超越了它们原有的、单一的功能,见证着孩子们在自主游戏过程中的每一步变化与发展,孩子们与海绵垫会擦出怎样的火花呢?看,他们正跃跃欲试,一场有趣的游戏探索正在进行中……</p> <p class="ql-block">1、垫子初体验</p><p class="ql-block">2、头脑风暴</p><p class="ql-block">3、小垫子多种玩法</p><p class="ql-block">4、成长与反思</p> <p class="ql-block">一、垫子初体验</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垫子初体验</p><p class="ql-block"> 户外活动时间到了,由于下雨,启动雨天室内游戏模式。比较早到的几个孩子拿出了海绵垫,他们提出想在海绵垫上玩游戏。我尊重他们的想法,告诉他们:“今天我们来玩这个海绵地垫,你们想怎么玩都可以,去吧,去和垫子做游戏吧!”</p> <p class="ql-block">垫子初体验</p><p class="ql-block"> 李兰蕙把地垫铺平说:“我把垫子当成床,躺在上面。”李佳晨快速把垫子铺在地上,摆成沙发的模样坐在上面说:“我家的沙发就是这样的,真舒服。”其他小朋友看到李佳晨把地垫当成沙发,纷纷学她也这样摆。</p> <p class="ql-block">垫子初体验</p><p class="ql-block"> 谁能想出不一样的玩法?景怡说:“我们上次在户外玩有当小蚂蚁在地垫上爬过。”说完,就在地垫上爬起来,亦妍说:“我还可以在地垫上滚。”说完,躺下侧身在地垫上翻滚起来。苏歌小声的嘀咕说:“我们可以在垫子上面跳,和小朋友像蹦蹦床跳一样。”景怡接着说:“我们来玩红军过草地吧,像之前玩的那样,把垫子当成草地,地板是沼泽地,不能掉下去。”</p> <p class="ql-block">垫子初体验</p><p class="ql-block"> 孩子们把地垫摆好,玩起了“红军过草地”的游戏。肖原带头,他们一个接一个地跳过“沼泽地”,嘴里还嘟囔着“加油,加油!”过完“草地”,孩子们又将海绵垫立起来当迷宫,开始走敌人布置的迷宫,嘴里还嘟囔着:“小心有埋伏!”最后孩子们坐在四份之一半圆内,贺新哲把垫子高高举过头顶说:“这是我们房子的屋顶。”大家一起把垫子举起来兴奋的喊:“耶-我们过草地成功啦!”</p> <p class="ql-block">垫子初体验</p><p class="ql-block">教师思考</p><p class="ql-block"> 教育家陈鹤琴先生说:“游戏是儿童的心理特征,游戏是儿童的工作,游戏是儿童的生命。”游戏是幼儿的天性,创造是幼儿的本能。本次游戏,是我们孩子第一次自主选择垫子的玩法,在以前,我们会认为幼儿园的海绵垫就只是起到了一个保护孩子的作用。但是当我们把垫子当成游戏材料提供给孩子们的时候,就会发现,不管是什么样的材料,只要到了孩子手里,就会变成他们的游戏工具。他们从独立游戏逐渐到寻找伙伴游戏,在探索垫子的过程中,逐渐有了自己的小群体。这种小组探究式的游戏互动形式,让幼儿通过自己的实践与伙伴间的交流分享,自主增强了游戏的挑战性。通过观察发现,刚开始的时候,孩子们只是用垫子当沙发或者是床。但是之后,他们玩起了“红军过草地”的游戏,又用垫子组建了一个自己的小家。这一系列的活动,老师没有干涉,都是孩子自己的想法,享受在游戏当中。</p> <p class="ql-block">二、头脑风暴</p> <p class="ql-block">头脑风暴</p><p class="ql-block"> 经过昨天雨天室内游戏,发现孩子们对海绵垫是非常感兴趣的,于是我们针对上一次游戏进行梳理,海绵垫可以怎么玩?能玩几种方法?有什么新玩法呢……我们一起去瞧瞧吧……</p> <p class="ql-block">头脑风暴</p><p class="ql-block"> 经过小朋友讨论,最后我们决定分走、跑、跳、爬四组进行垫子游戏,看我们每个小组已经开始行动了。</p> <p class="ql-block">三、小垫子得 多种玩法</p> <p class="ql-block">小垫子“走”起来</p><p class="ql-block"> 走、走、走走走,举起垫子齐步走,看谁最先到终点。放个篮球试一试,稳稳当当接力走。哇,看看我们走得又快又稳。</p> <p class="ql-block">小垫子“走”起来</p><p class="ql-block"> 我们还把小垫子摆成了小迷宫,看看谁是第一个走出来的!</p> <p class="ql-block">小垫子“跑”起来</p><p class="ql-block"> 小垫子变变变,变成障碍绕过去,看我们不仅要看谁的速度快,还要比哪个队能跨过障碍物、哪个队的垫子不会倒。加油,加油,我们成功了!</p> <p class="ql-block">小垫子“跳”起来</p><p class="ql-block"> 小袋鼠跳一跳,跨步跳、山羊跳、连续跳……哇,这么多种跳法,真有意思。小朋友们,你们会吗?赶快去试一试吧!</p> <p class="ql-block">小垫子“跳”起来</p><p class="ql-block"> 孩子们发现了海绵垫的新玩法,除了可以作为保护安全的一种用具之外,还可以垒高,做梯子爬上较高的地方,变成跳台,锻炼孩子的攀爬、跳跃等大肌肉能力。</p> <p class="ql-block">小垫子“滑”起来</p><p class="ql-block"> 但很快,靠在高台的一侧滑落到地面,“滑滑梯”不见了。孩子们努力地还原“滑滑梯”,但玩过几次之后还是会下滑。“滑滑梯”怎样才不会滑下去呢?孩子们努力地寻找着解决方法。从旁边拿来轮胎放着垫子的一端,“滑滑梯”才不会往下滑落。</p> <p class="ql-block">教师思考</p><p class="ql-block"> 在本次游戏中,孩子们遇见滑动的海绵垫的问题,通过自己思考固定海绵垫的方法,探索不同种方法的适宜性与可实施性。在孩子们游戏的过程中得到发展的不仅是身体,他们的深度学习能力也在得到发展。</p> <p class="ql-block">解决方法</p><p class="ql-block"> 这次的游戏孩子们积极思考各种解决方法,并在探究中验证方法。孩子的深度学习能力得到发展。先是将海绵垫的一侧固定在“高台”上,另一侧作为“滑滑梯”的轨道,但发现固定在“高台”的一侧会随着小朋友的滑下而滑动。孩子们立刻更换计划,需要一位小朋友或者阿姨站在“高台”上来进行固定。</p> <p class="ql-block">四、成长与反思</p><p class="ql-block">孩子的成长 </p><p class="ql-block"> 1. 孩子们初次接触海绵垫游戏,对于游戏的材料的认识和玩法的探索都尚处在萌芽阶段。简单的低结构的游戏材料能够给孩子们更多地想象创造空间,当孩子们在一段时间的游戏后,游戏的玩法探索在不断的变化和调整。</p><p class="ql-block"> 2.材料的选择从单一到多元。随着孩子们慢慢熟悉了材料,对材料的选择也从最初的在垫子上进行跳跃、攀爬到逐渐在垫子游戏:趣味滑滑梯、穿越隧道、欢乐酷跑、激情拳击等等,与梯子、滚筒、轮胎等进行综合使用,增加了游戏的趣味性。</p> <p class="ql-block">教师的思考</p><p class="ql-block"> 1.本次活动,通过海绵垫,让孩子们按自己的意愿游戏,并带着自己的问题,在探索中解决问题。在尝试中逐渐形成独立思维、创新思维的意识。 我们惊叹于孩子的奇思妙想,一个小小的垫子居然有这么多种玩法。在游戏时间里,小朋友们自主选择游戏材料的投放、环境的创设,教师的放手与退后,观察与发现,让孩子们在游戏中探索实践,以自己的方式去感知、发现,获得自由和快乐,成为游戏的主人和知识的主动构建者,促进了幼儿自然发展。</p><p class="ql-block"> 2.把游戏活动的权力还给孩子,走进幼儿的游戏,关注幼儿的活动需要,给幼儿提供更大的生成空间,让幼儿充分的表现表达。让游戏点亮孩子的生命,让孩子在游戏中健康快乐的成长。期待培养出健康活泼、好奇探索、文明乐群、自主自信的小当家!</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