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2023年临沂市生物研讨会学习心得</p> <p class="ql-block"> 人间最美四月天,不负春光与时行。</p><p class="ql-block">2023年4月11日,我们学校一行六人,同全市生物学科名师新秀齐聚临沂郯城,一起参加了《2023年临沂市初中生物基于概念建构的大单元教学推进》研讨会。此行,让我拨开迷雾,初探得《新课标》下大概念教学的面目,解开如何基于概念构建的大单元教学的困惑。对于大单元教学,对于如何落实新课标,颇有心得,跃跃欲试,正所谓:凡心所向,素履以往。生如逆旅,一苇以行。</p> <p class="ql-block">在郯城育才中学宽敞明亮的会议厅里,聆听了四节精彩绝伦,回味无穷的生物课。分别是:《人体的营养专题复习》--邹思琴,《人体内物质的运输》--季永新,《被子植物的一生》--李爱玲,《生物的遗传和变异》--马晓。听后感慨万千,需总结反思的东西颇多,新概念下课程设计方式真能做到千变万化,素养训练的维度拓宽,学科和跨学科实践的张合力增强。</p> <p class="ql-block"> “美味还在口腔中回味”,大餐又摆到了眼前。随后几位专家的经验分享,犹如一场饕餮盛宴,只让人觉得腹满难消,唇齿忙碌。几位专家中,让我印象最深刻的有两位。朱佳琳在《以概念8为例谈如何构建大概念》中阐述了如何构建大概念:1,解读大概念。2,重构大概念。3,赋能大概能。赵卫光通过《真菌》一节录制课,让我们重视了学科实践以及跨学科实践,对学生核心素质发展,动手能力培养中体现的巨大价值。</p> <p class="ql-block"> 幸福的味道总是那么短暂,但喜悦的心情随着最后环节----密老师高屋建瓴的总结中达到巅峰。密老师生动的讲述了大单元复习课的设计,设计中存在的问题,要注意在新情境中迁移知识,解决真实问题。还要求我们做到单元复习课要有趣、有料、有效、有行。最后还提醒我们,大单元教学并没有放弃中考,教学不只是围绕中考转,中考要引领教学。</p> <p class="ql-block"> 一千个读者眼中有一千个哈姆雷特,本次学习我将所观所闻总结为以下几点之所想,本是后山客,坐井说天阔,引玉之石若能激起大家心中一丝波纹,甚慰。</p><p class="ql-block">在落实新课标中的四点认知:</p><p class="ql-block">第一,“大观念”:一门课程中少而重要、强而有力、可普遍迁移的“概念性理解”。</p><p class="ql-block">第二,第二,“新能力”:将一门课程的大观念及相应知识技能用于真实情境、完成真实任务、从事真实实践的做事的能力与品格。</p><p class="ql-block">第三,“新知识”:与大观念建立内在联系并得到应用的关键学科事实或知识技能。</p><p class="ql-block">第四,最后,围绕“大观念”和“引导问题”创设真实情境和真实任务,设计系列探究活动让学生像学科专家一样思考与行动,最身经历知识的诞生和应用过程。</p> <p class="ql-block">“新课标”对我们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欲戴王冠,必承其重”。首先,要关注生物学科前沿发展,与时俱进。“扎根”学习,要装一碗水就要有一桶水的知识储备。这样才能在课程设计中,能创设具有时代性的大情景,也能打造“接地气”的小情景。其次,“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磨练语言表达,打磨精品课件,收集丰富素材,研究破解课题。最后,还要解放思想,大胆让学生去实践,放手让学生去“犯错”,鼓励学生做自己想做的实践。我们即当得了“策划导演”,又当得了“执行导演”。</p> <p class="ql-block">“想,都是问题。做,才是答案”,至此以后,愿这次研讨会如海上灯塔,给我们明确了方向,在以后的教学中秣马厉兵,披坚执锐,将大单元教学所带来的营养,补给给我们自己的学生。</p><p class="ql-block"> 凡心所向,素履以往。生如逆旅,一苇以行。</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