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讨培训共成长,扬帆启航正当时——青峰山镇九年一贯制学校数学组参加县研讨会纪实

青峰山-范丽杰

<p class="ql-block">  为全面提升教师业务素质,落实新课标精神,扎实推动“双减”工作取得实效,推动教育高质量发展,4.13日,我校数学组的教师们在迟校的带领下,来到第二小学参加建平县小学数学研讨会。</p> <p class="ql-block"> 本次会议共分四项议程:</p><p class="ql-block"> 1.师校领导以及第二小学的领导致开幕词。</p><p class="ql-block"> 2.观摩优秀课及评课。</p><p class="ql-block"> 3.师校常主任做研讨会培训。</p><p class="ql-block"> 4.刘海英主任做研讨会总结。</p> <p class="ql-block">  领导致辞!</p> 课例展示 <p class="ql-block">  第一节课,由邓利利老师为大家带来《奥运开幕》,认识时、分一课。</p> <p class="ql-block">  这一节课主要是通过观察和操作,让学生认识时间单位--时、分,使学生学会看钟表上表示的时间,学会记时间的方法,初步建立时间观念。</p> <p class="ql-block">  邓老师采用了愉快式教学方法,以奥运开幕引入新课,创设情境,设计了色彩鲜艳的课件,让学生在课件所创设的情境中学习。教学过程中,以各种丰富的画面,充分调动学生的各种感觉和知觉器官,从而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通过直观、形象、生动的演示分针、时针走动的画面,来突出重点,突破难点,让学生在观察、思考、表达等活动中,认识时、分的关系。体现了新课标所倡导的自主学习和探究学习的过程。最后适时对学生进行珍惜时间的教育,取得了很好的效果。为邓老师和孩子们点赞!</p> <p class="ql-block">  第二节课由宋伟玲老师为大家执教《面积单位》。</p> <p class="ql-block">  聆听本课,我觉得有三个成功之处:</p><p class="ql-block"> 1、体现了新课标的精神,倡导学生合作式学习和探究式学习,通过“摸一摸”、“量一量”“画一画”、“找一找”等环节设计充分让学生感受1平方厘米、1平方分米和1平方米究竟有多大,增强几何直观,达到新课标所提出的“人人都能获得良好的数学教育”的课程目的。</p><p class="ql-block"> 2、教学过程真实。教学环节安排科学,逻辑性强。由长度单位迁移类推到面积单位。由认识1平方厘米,渗透学习方法,到学生自主探究1平方分米和1平方米。由易到难,由浅入深,符合学生认知规律,同时也让学生明白,数学概念的产生是生产生活的需要。可以说是环环相扣,水到渠成。</p><p class="ql-block"> 3、教法灵活,用启发式教学,不拘限于教材,注重挖掘课程资源。能利用周围环境中和数学有关的信息,形成资源。橡皮、数学书、开关盒、粉笔盒、信封等都能为课堂所用。让数学变得不再空洞,不再是干巴巴的数字、符号和抽象图形,让学生感受到数学是有用的,数学就在我们身边!</p> <p class="ql-block">  第三节课由孙杨老师为大家执教《用字母表示数》。</p> <p class="ql-block">  孙老师本着” 紧密联系生活实际”的新课程教学理念,设计了一系列的数学活动。她用"扑克牌”K=13来开课,从而引出字母能够表示数。</p><p class="ql-block"> 新授课时,她出示儿歌: 一只青蛙4条腿,二只青蛙8条腿,三只青蛙12条腿,四....提问:能念完吗?有什么办法能念完?学生经过读诗歌和仔细观察,发现了只数与腿数存在4倍的关系,自然而然的想到用字母替代数:a只青蛙4a条腿。学生不知不觉中感受了用字母替代数的意义及优越性。</p> <p class="ql-block">  孙老师还设计了“猜师生年龄”的数学活动,让学生在活动中发现师与生的年龄存在相差数,并且这个年龄的相差数每年都是一样的,从而得出用a表示生的年龄,用a+ 23来表示老师的年龄。并以这个问题作为突破口,让学生感受变化的量,不变的量,以及a的取值是有范围的。整个课堂生动有趣,学生参与其中,可谓是收获满满!</p> <p class="ql-block">  第四节课由吴丽丽老师执教《分数除法(一)》一课。</p> <p class="ql-block">  吴老师整节课体现了新课程理念,面向全体学生,对该节课的教学目标,准确定位,教学流程符合学生实际,安排练习由浅入深,时间合理。板书呈现的方式有助于形成课堂的知识链。</p> <p class="ql-block">  本节课,我觉得有以下几个靓点值得我学习。</p><p class="ql-block"> 1.教态自然亲切,语言凝练。</p><p class="ql-block"> 2.课堂结构清晰。安排详略得当,突出重点,分散难点,效果显著。</p><p class="ql-block"> 3.通过创设分长方形纸这一情境,把学生带入思考的空间,抓住了最佳学习状态。通过涂一涂,初步感知分数除以整数的意义,让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亲身经历知识形成的全过程。</p><p class="ql-block"> 4.充分借助图形语言,将抽象变直观。</p><p class="ql-block"> 5.板书设计集条理性和概括性为一体,有利于学生将教材的知识结构转化为头脑中的认知结构,体现新旧知识的密切。</p> <p class="ql-block">  课例展示结束后,四位老师分别就自己的课进行深度剖析,常主任做精彩点评!</p> <p class="ql-block">  四位老师课例反思。</p> <p class="ql-block">  常主任评课。</p> 研讨会培训 <p class="ql-block">  下午,常主任为大家带来《教材解读启思考 教法指导促成长》的讲座,她话语亲切,言简意赅,为大家今后如何上好数学课,如何把握教材指明了方向。</p> <p class="ql-block">  常主任指出,随着课改的不断深入,教材也在不断地整编。我们要精心设计教学活动,关注学生数学学习与社会生活的联系,注重学生的情感体验,有针对性地指导并组织学生进行合作交流。我们要把握教材特点,活用教材,要读懂教材,尊重教材,根据教材的编写意图和学生的学情实际,选择适当的教学方法,基于问题情境,围绕教学目标设计教学,在课堂教学中要“用好”教材,落实核心素养,“双减”提质。</p> <p class="ql-block">  刘主任做培训会总结</p> 会后感悟 <p class="ql-block">  “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此次培训活动,老师们对用好教材、落实核心素养、打造高效数学课堂,有了新的认识和思路。</p><p class="ql-block"> 学无止境、教无止境、研无止境”,短短的12字应是我们所有学科教学教研的方向和精髓。唯有我们在这浩瀚的教海中乘风破浪、勇于开拓,才能在课堂提质的礁石上激起一朵朵美丽的浪花!我相信,在我县各位老师的共同努力下,我们一定会让我们的数学教育枝繁叶茂,硕果累累!</p>

学生

教材

数学

老师

教学

学习

新课标

课堂

条腿

课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