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为提升北京小学通州分校班主任的专业化水平,进一步打造集理念研究、实践探索、培养培训和方法共享的班主任成长共同体,切实发挥优秀班主任的示范、引领和辐射作用,提高班级管理有效性,以工作室为载体,推进学校的德育工作。4月13日上午,个性化教育工作室成员齐聚一堂,进行了“转换视角,因材施教”为主题的工作室交流活动。</p> <p class="ql-block"> 本次活动邀请了武当山草店小学干部教师、内蒙古翁牛特旗的跟岗教师及工作室全体成员参与活动。以王立老师领衔,本次交流活动分为两部分,第一部分由王老师针对工作室研究方向进行了阐述及经验策略进行了分享。第二部分由工作室成员及与会教师分享心得体会和启发。马军华校长和代佳主任参与了本次交流活动。</p> <p class="ql-block">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指出:“关心每个学生,促进每个学生主动地、生动活泼地发展,尊重教育规律和学生身心发展规律,为每个学生提供合适的教育。”“关注学生不同特点和个性差异,发展每一个学生的优势潜能。” 从过程哲学的视角,从学生主体价值出发,着眼教育本质规律,我们认为“个性化教育是尊重个体生命的独特价值、发掘个体生命的潜能、培养学生独立人格和独特个性,促进个体生命自由和谐发展的教育”。</p> <p class="ql-block"> 首先是王老师带领工作室成员理解个性化教育的概念,即在学生个体思想的基础上,对不同思想问题以及不同个性学生采取差异化的方法,从而使学生的个性得到有效发展。这种方法不仅能够对学生的思想进行有效的触动,而且教育效果相对较好。另外,运用这种方法对学生进行教育时,教师能够对外部条件进行有效运用,对学生的内心世界进行有效的干预。个性化教育的开展需要建立在充分了解和掌握学生思想的基础上,外部条件对其产生一定的刺激,使学生能够更好的接受,从而使教育在师生之间产生共鸣,进而使教育的目的得以实现。</p> <p class="ql-block"> 王老师指出,个性化教育的特点是要立足“生本”教育,重视自我教育,进行渗透式教育。在教育学生的问题上,如果我们对某一个孩子的教育真是心有余而力不足时,可以降低期待,告诉自己最差的结果无非就是他没进步,然后本着重新开始,能教育到什么程度就什么程度的心态,把多出来的都当成惊喜,这样,我们反而不再担忧害怕,能静下心想办法解决问题。主动削减欲望、降低期待的目的在于让自己丢掉精神包袱、轻装上阵,毕竟焦虑只会让我们停滞不前。</p> <p class="ql-block"> 王老师根据自己的教育经验,分享了个性化学生行为的矫正经验: 1.正确看待,走出误区;2.理解学生,真诚关爱; 3.就事论事,达成共识; 4.一分为二,以理服人; 5.规矩在前,对事不对人; 6.不念过去,不畏将来。 </p><p class="ql-block"> 在看似任其成长发育的情况下,采取一定的手段规定学生成长的方向。但是我们一定要真正结合每一名学生个体的差异性,对学生进行有针对性的培养。</p> <p class="ql-block"> 接着,工作室各位成员结合本班个性化学生的案例进行了交流:</p> <p class="ql-block">张丹老师说:</p><p class="ql-block"> 通过今天王老师专业系统的培训,让我对“个性化学生”的教育有了更深层次的认识,收获了很多办法。</p><p class="ql-block"> 作为一名班主任,在进行个性化学生的教育时:</p><p class="ql-block"> 首先,要调整好自己的心态,用平和的心态去面对学生出现的各种问题,这样才能去积极应对,战胜困难。</p><p class="ql-block"> 其次,在与家长进行沟通时,要把家长拉到自己的队伍中。与家长沟通时,第一要尊重。第二,要从关心孩子的角度去与家长沟通,而不是指责,告状。这样才能取得家长的信任。第三,要“打开”,做到与沟通时坦诚不公,就事论事。</p><p class="ql-block"> 最后,牢记我们对个性化学生教育的目的是:解决问题,拉近关系。只有做到这两点才能说明我们的教育是成功的。同时还要降低自己的期待,学生的教育需要长久的坚持,需要抱以积极的态度,欣赏的眼光!这样,我们的教育才是高效的、务实的!</p> <p class="ql-block">崔娜老师说:</p><p class="ql-block"> 通过今天王老师的培训,我对孩子个性化教育有了一些想法。个性化教育有其实施的必要性,孩子从一出生智力就在不断的发展,教育的作用就是最大限度的挖掘孩子的潜能,使其智力得到充分发展。但是,如今学校教育要做到根据学生的特点及发展水平来实施因材施教是很困难的。因为,学生的成长有快有慢,存在个体差异,然而在学校教育里,教学大纲是按一般学生能掌握的标准来制定的,那么对于学得慢或掌握的快的学生来说,这样的教学就给他们带来问题,一边是跟不上造成自信心受挫而厌学,一边是觉得过于简单失去学习的进取心。所以,进行个性化教育,即有针对性的个别辅导是非常有用的。要真正做到个性化教育,首先是要全面了解学生,包括他的性格特点、学习动机类型、认知风格等非智力因素及当前掌握的知识和达到的能力水平等智力因素。而非智力因素对学生的成长和成绩提高起到最为关键的作用。</p> <p class="ql-block">赵玉金老师说:</p><p class="ql-block"> 今天参加王立老师组织的个性化教育工作室活动,我收获颇多。就像王老师说的,我们要降低期待,孩子就会慢慢变好,我们班大炜就是这样的一个例子,最初一年级入学时,我看到他满地爬、课堂乱跑大叫、打骂同学、推搡老师等情况,真的很着急,当时的期待现在看起来就有些不切实际,过高了,后来慢慢接纳孩子,减低了期待,每个阶段都会有不同的小目标,反而收到了比较好的效果,到现在五年级了,大炜已经能较好的融入班集体,能够坐好听讲,还能主动举手回答问题,写写简单的作业,进步真的很大。今后的教育教学工作中,我要在家校合作方面努力提升自己,做到站在家长的位置来和家长沟通,真正尊重家长,拉进家长和我们的关系,让家校合作真正成为孩子健康成长的助力!</p> <p class="ql-block">刘美伶老师说:</p><p class="ql-block"> 王老师个性化教育的培训让我们很受启发!面对班里个性化孩子要降低期待,相信孩子会慢慢变好。不能全盘否定,做到不抛弃不放弃,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只有尊重学生才能滋生信任,才能让学生“亲其师,信其道”,才能与家长进行有效沟通。针对突发问题要就事论事,不能一概而论,真正倾听学生的心声,努力达成共识。对待个性孩子要发现他的闪光点,多给机会做一些班级事务,激发他的学习和参与的积极性并及时肯定,才能不断树立其信心,减少问题的发生。</p> <p class="ql-block">陈蕊老师说:</p><p class="ql-block"> 王老师的培训,满满的干货,太及时了!每片叶子都不同,每片叶子都很好。没有对错,只有不同。对待个性生思想上不歧视,感情上不厌倦,态度上不粗暴,方法上不简单。他们优秀生更需要认可和尊重,一句夸赞,就能让他们受宠若惊。代主任所说的稳定心态,有一颗慈悲、大爱的心,百分百的尊重学生和家长,坦诚相待,才能家校有效沟通,做幸福的老师</p> <p class="ql-block">赵韦玮老师说:</p><p class="ql-block"> 听了王老师的培训,我受益匪浅,尤其是尊重孩子,降低期待我深受触动。尊重孩子的自尊心,协助孩子建立自信,树立孩子的自尊心非常重要。对孩子的要求要适当,应该与孩子实际的水平和水平相适合,不能苛求孩子,多关心体谅。孩子取得成绩,应即时表扬,使孩子对自己充满信心。坚信他有他自己独特的路,相信他一定会创造出一个精彩、特别的人生。</p> <p class="ql-block"> 接着,大家确定了下次的研究主题:归类不同学生的问题,如何指导家长进行矫正?</p> <p class="ql-block"> 最后,代佳主任针对本次活动,表达了心声:“我心静,天下定”。面对家长,要尊重和坦诚;面对学生,要用不同观去看待,而不能只用对错去分辨,有效解决学生存在的问题才是我们需要重点研究的方向。</p> <p class="ql-block"> 在个性化教育中,我们要承认学生的个体差异,尊重学生的个性需求,注重学生的个性发展,发掘学生潜能的优势,激励每一个学生乐观向上,自主自为,努力成才。坚持不懈不是一个长跑,而是一个接着一个的短跑。个性化教育工作室成员愿意去做领跑者,勠力同心,携手共进!</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