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造物无言却有情,每于寒尽觉春生”。为贯彻落实《教育部关于加强和改进中小学实验教学的意见》和《小学科学学科课堂教学德育渗透指导纲要》,深化我市教育教学改革,提升培养创新人才能力,全面提高基础教育质量,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我市中小学实验教学工作,近日,海阳市育才小学举行了为期三天的小学科学优质课观摩研讨活动。</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 11日上午,莱阳市实验小学刘晓旭老师和烟台经济技术开发区第六小学李文敬老师分别执讲了《自行车胎为什么爆裂》和《刹车的学问》两节课。两位老师都本以学生为主题的思想,在课堂上设置了有趣的实验,让学生亲自动手、亲身实践。</p> <p class="ql-block"> 第三、四节观摩课分别是三年级上册的《鞋底花纹的启示》和五年级上册的《材料的漂浮能力》。课上通过实验探究,让学生体会合作探究的乐趣,在不断提升学生探究能力的过程中,让学生对物质科学充满兴趣。</p> <p class="ql-block"> 11日下午第一节是海阳市新元小学王建凤老师执讲的《杠杆》。王老师运用直观形象地方式向学生展示了她的设计理念和设计过程,让学生更深入地了解杠杆的作用。</p> <p class="ql-block"> 第二节是龙口市新民学校张晓丹老师执讲的《杠杆》。本节课张老师通过游戏来导入新课,从动力的变化与支点到动力点的距离是否有关和动力的变化与支点到阻力点的距离是否有关进行探究活动,学生学习到了探索求真、实践创造的科学精神。</p> <p class="ql-block"> 第三、四节分别是三年级上册《浮和沉》和五年级上册《材料的导热性》。课堂上教师让学生体验真正的实验,实验方法指导比较到位,注意培养其严谨的科学态度。课堂中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共同探究学习的难点,从科学方法的角度培养探究的思路理念方法及其背后的科学原理依据。</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 12日上午各位教研员和各位讲课、听课的老师们齐聚一堂,进行了积极热烈的评课议课活动。各上课教师就自己所执教的内容进行了简单的说课,各位教研员针对本课也提出了自己不同的意见和建议。各位教研员高屋建瓴,针对展示的课例从“教材体系认知能力、课堂教学设计能力、课堂教学驾驭能力”等方面进行专业引领,对各位执教老师的教学进行了全面细致的反馈以及具有针对性的指导意见,让在座的各位老师都受益匪浅。</p> <p class="ql-block"> 而后栖霞市教研室范万雨主任进行了为题《精研细读新课标,有效指导课堂教学》的交流,从四个方面分别谈了自己的体会,其中提出几点针对基层调研的问题对策思考,为新课标的课堂教学指明了方向。</p> <p class="ql-block"> 12日下午,由福山区教研室刘丽晶主任进行了题为《教与研“科”不容缓,为新课标保驾护航》的交流,深度思考了教师基本功素养的提升,让我们要学会提高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实验能力、科学语言表达能力。</p> <p class="ql-block"> 芝罘区黄务小学胡海涛主任进行了题为《聚焦新课标,提升科学教师实验教学能力》的交流,以小学科学课程标准中的实验设计为着力点,以探讨实验教学规律,促进实验教学水平为切合点,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p> <p class="ql-block"> 13日上午,烟台市教育科学研究院王慧珍主任以《贯彻新课标理念,推进课堂教学改革》为主题,进行了交流。王主任从“理解把握新课标”、“推进基于核心素养的课堂教学改革”、“什么样的课才是优质课?”三方面,为大家指点迷津,明晰方向。王主任重点为我们展示了一节《运动与摩擦力》深度思维的课堂,以为什么要穿这样的鞋子呢?引发学生思考,让学生用摩擦知识来解决问题,培养学生高度参与课堂的科学思维和探究实践的能力。</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 专家的理念引领和名师的优质课例展示,为我们一线教师提供了理论依据和实践经验,让我们收获满满。研究与教学之路虽然充满坎坷,但也铺满鲜花,春风化雨,润物无声,教以潜心,研以致远。教无涯,研不尽!通过本次活动,相信科学教师们在“减负提质”的路上,将不断提升教师素养,升华教学艺术,打造更高效的“智慧课堂”,谱写教育教学新篇章!</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