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园共育小课堂第八期——爱父母

家园共育小课堂——德育

<p class="ql-block">  爱是教育孩子的基础。</p><p class="ql-block"> 每个孩子都应该清楚地明白:自己是被父母深深爱着的。</p><p class="ql-block"> 那么如何才能让孩子觉得被爱呢?</p><p class="ql-block"> 美国心理学教授盖瑞·查普曼博士和罗斯·甘伯博士在《儿童爱之语》中讲到,人们在表达和接受爱时基本上有五种爱的语言:身体的接触,肯定的言辞,精心的时刻,接受礼物,服务的行动。</p><p class="ql-block"> 身体的接触:这是父母最先也是最容易使用的爱语,比如:多抱抱孩子、摸摸孩子的头、睡前一个简单的晚安吻,这些简单的肢体接触能给孩子备受呵护的感觉,提升孩子的安全感和幸福感。</p><p class="ql-block"> 肯定的言辞:每个孩子都需要赞美和鼓励,不要吝啬对孩子的欣赏。话语是很有力量的。亲切和挚爱的话、赞美和鼓励的话以及所有能给予正面引导的话都是在说:“我在乎你。”</p><p class="ql-block"> 精心的时刻:陪伴孩子的时候,请足够认真和专注,让孩子感受到:“你很重要,跟你在一起我很开心。”</p><p class="ql-block"> 接受礼物:时常给孩子准备一些礼物和惊喜,让他的生活充满仪式感。</p><p class="ql-block"> 服务的行动:用心照顾孩子,他们会明白你爱他们,最好的结果是孩子也会学着用爱别人。</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  除此之外,在日常生活中,家长还可以引导幼儿做好以下几方面的事情:</p> <p class="ql-block">1.通过多种形式对孩子进行正面教育 </p><p class="ql-block"> 根据孩子喜欢唱歌、听故事的特点,通过生动形象的歌曲、故事、儿歌,激发幼儿关爱长辈的情感,从而能在日常行为中表现出来,比如,儿童歌曲《我的好妈妈》、《给爷爷奶奶捶捶背》、《小乌鸦爱妈妈》等,故事《我有一个家》、《我的家》等,亲切感人,大多数孩子都会唱,多数孩子都爱听的故事。</p> <p class="ql-block">  2.生活中善于引导 </p><p class="ql-block"> 要培养孩子关心长辈,从幼儿身边最亲的长辈着手,知道长辈很辛苦,日常生活中能自己的事情自己做的,并能帮助长辈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如:爸爸妈妈下班后帮忙拿拖鞋、给长辈倒水等;还要善于捕捉生活中每个契机。如:家里长辈过生日时,与孩子一起DIY制作生日礼物,孩子在快乐地亲子制作、祝贺中,感受到关爱长辈是一件很愉快、很美好的事情。又如:在家人身体不舒服时,让孩子给生病的家人端杯水、递个水果;自己安静地玩耍,不打扰家人等行为,鼓励孩子问候、关心生病的家人。</p> <p class="ql-block">  3.身教重于言教 </p><p class="ql-block"> 教育孩子孝敬长辈,父母自身要做好榜样,平时多体贴关心老人,起到言传身教的作用。如:父母见到长辈要打招呼。又如:当父母和长辈意见不一致时,切忌顶撞,用沟通方式解决问题,等等。总之,从生活小事中让孩子耳濡目染,形成关心长辈的良好品质。</p> <p class="ql-block">  4.及时肯定良好行为</p><p class="ql-block"> 平时家长应该细心观察幼儿的行为,当孩子有关心长辈的良好行为,家长应及时对孩子的良好行为进行肯定与鼓励。这样不仅可以使孩子的良好行为得以强化,而且可以使孩子体验到关心与帮助长辈的乐趣,经过长期有意识的熏陶,使他建立初步的道德意识和道德情感。</p>

孩子

长辈

关心

父母

幼儿

行为

良好

家人

鼓励

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