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间四月芳菲尽,愿风里有诗,有花,有你我(一)

一叶知秋

<p class="ql-block">【题记】</p><p class="ql-block">🌹心心念念的春天,草长莺飞的季节,剪一段时光,去一趟江南,才算得完美。绍兴、溪口,普陀山、象山,温岭、丽水、千岛湖,这些耳熟能详的旅游胜地,心所向往之处,山水之间浙东南,人间四月芳菲尽。</p><p class="ql-block"> ——一叶知秋🌹</p> D1:绍兴篇 <p class="ql-block">从去年10月13日长兴的深秋之旅,至今兔年的4月13日,时间已过去了整整半年,疫情不再,一切如常。在刘哥的召集下,还是去年我们这帮老哥姐们,又重新踏上新的旅程。<span style="font-size:18px;">再次见到开心果小百灵,可爱的小家伙已窜高了半个头,也懂事了许多。</span>闻得小敏妹妹去沪照顾读博的儿子,旅团里少了一个人,心里留下小小的遗憾。唉,可怜天下父母心啊!</p> <p class="ql-block">还是在中学时期,教科书里有一篇大文豪鲁迅先生所作<span style="font-size:18px;">《阿Q正传》的文章,</span>老师介绍他的故乡就在江南水乡绍兴。绍兴古时称为“越州”,盛行越剧,又因家母酷爱此戏,闲暇之时也会哼上一段,自小耳濡目染的我也十分偏爱,提到绍兴和嵊县(越剧发源地),就会不由得心生向往。</p> <p class="ql-block">四个多小时的风雨兼程,经过浙江长兴地界,由于时间的关系,我们简单地在路边的太湖鱼家解决了午餐。下午四点三十分,入住酒店,稍加休整,便来到了位于绍兴市中心的仓桥直街。</p> <p class="ql-block">仓桥直街,它位于绍兴历史文化保护区内,在鲁迅小学附近。我们出得酒店沿马路拐进老街,便仿佛进入另一个世界。春雨绵绵,青石板、湿苔藓、乌篷船,一派小桥流水人家的好景致。</p> <p class="ql-block">乌篷船里望山阴,满是人间四月天。</p> <p class="ql-block">边走边赏,不知不觉已夜幕降临,华灯初上。几位老哥在大众点评上的精心挑选和宾馆前台服务生的推荐不谋而合,“十碗头.坐酒”地道的本帮菜馆,在老街一个很小的门脸里,进门是窄窄的长廊,走过之后,视野变得开阔起来,出现一个两层小楼,一楼是前厅和点菜台,留下吴局和先生点菜,我们便上了二楼落座小憩。</p> <p class="ql-block">来到江南古镇,就爱吃这种充满灵魂的苍蝇小馆。在绍兴,真是万物皆可黄酒醉,今天我们就点了生醉小河虾。其实,醉在料汁里的生虾口感层次非常丰富,肉质Q弹,像稍硬些的果冻,咬开的瞬间鲜美无比,而绝没有一丝腥味。在这里还有必打卡的绍三臭,臭豆腐、臭苋菜根、霉千张,闻着臭,吃起来鲜香下饭,不是江南人也许还真品味不了此菜的精髓呢。</p> <p class="ql-block">相较于白昼的古朴典雅,夜晚的仓桥老街真的有一种自带江南的温婉,霓虹灯下的小桥和流水,是水乡最迷人的模样。<span style="font-size:18px;">沿街两边有许多网红小吃店及老字号酒馆,简直就是吃货的天堂。</span>炸臭豆腐小店门口排起了长队,但此时我们已酒足饭饱,再引不起任何食欲。</p> <p class="ql-block">一路走来,老街上无论是大名鼎鼎的“寻宝记”或是“孔已己”,乃至“兰亭记”里,刚刚还是一波就餐高峰,家家人头攒动,喧声鼎沸,且让人望而却步,好在我们早早地填饱了肚皮,不用再受闻香不得的痛苦。待逛完之后,老街已归于平静,尽显出它清净,安逸的原本面目。</p> <p class="ql-block">街边,昏暗的灯光下,依门而坐的老阿婆,面前摆满了她精心织就的,各色各样非常漂亮的婴儿鞋,拿起一双来瞧,让人爱不释手。阿婆疲惫且温和的神态,不由得让我想起心灵手巧的婆婆,在她的飞针走线下,也会呈现出色彩鲜艳的各种式样的绒线帽、护膝、马桶垫、婴儿的小围脖和鞋袜。我想她俩不同之处就在于,绍兴阿婆可能是为了生计来劳作,而我的婆婆到了耄耋之年,只是为了打发时间,满足自己这辈子唯一的喜好,每每出了成品后,用来当作小礼物,送给亲朋好友或左邻右舍,常常惹得众人惊喜万分,连连夸赞。</p> <p class="ql-block">看店的老阿公辛苦了一整天,正在上门板准备打烊歇息,看见我举起手机向他走来,赶忙放下手中的活计,送给我一个慈祥的笑容,在这细雨菲菲的夜晚,心里顿时充满了暖意,随着镜头咔嚓一声,定格下这温馨的画面。</p> <p class="ql-block">看着眼前摆拍的小闺蜜,之前,那辛勤编织的老阿婆和看店的老阿公,他俩的身影却紧紧地揪着我的心,而久久地挥之不去……</p> <p class="ql-block">人们都说,绍兴是一座没有围墙的博物馆,它有着市井的烟火气,有鲁迅纪念馆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有陆游、唐婉的钗头凤,有兰亭的曲水流觞,每一条街巷,每一座古桥,都是绍兴独有的标签。</p> <p class="ql-block">鲁迅先生的《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中学时代,我最爱读的语文课本里的场景,不曾想从少女到白头,经年之后却这么真实地呈现在我的眼前。此刻,当年教室里老师慈祥的面容浮现在脑海,朗朗的读书声又回响在耳畔……</p> <p class="ql-block">去往沈园的途中,路过咸亨酒店。鲁迅先生的一篇《孔已己》,唯一一位穿长衫站着吃酒的人,使得酒店誉满中外。</p> <p class="ql-block">来到绍兴,让我印象最为深刻的便是,此地的景观大都与各类名人有关,当然沈园也不例外。城中一条街河边上,矗立着郭沫若题写的沈氏园的牌匾,拱门前有着陆游和唐婉的塑像,让这座文化底蕴丰厚之城,又添上一抹凄美浪漫的色彩。</p> <p class="ql-block">沈园也是一座宋朝的私家园林,四月芳菲,细雨蒙蒙,竹叶青翠,踏着石径小路,垂柳儿吐出嫩绿的细芽,微风拂过水面,荡起涟漪圈圈。在这充满诗意的园内,随着“孤鹤轩”、“半壁亭”、“双桂堂”、“伤心桥”,寻觅先人的足迹,直让人浮想联翩……</p> <p class="ql-block">进入园中,蹭得一支旅游团导游的解说,听了一段哀怨,动容的爱情故事。年轻的陆游与表妹唐婉自小青梅竹马,情投意合,结为夫妻,由于种种原因被陆母硬生生拆散。八年之后,男婚女嫁,表兄妹在沈园相遇,百感交集。陆游怀着惆怅、愧疚之情写下这首《钗头凤》:</p><p class="ql-block">红酥手,黄藤酒,满城春色宫墙柳,</p><p class="ql-block">东风恶,欢情薄,一杯愁绪,几年离索。 </p><p class="ql-block">错,错,错!</p><p class="ql-block">春如归,人空瘦,泪痕红悒鲛绡透。 </p><p class="ql-block">桃花落,闲池阁,山盟虽在,锦书难托。</p><p class="ql-block">莫,莫,莫!</p><p class="ql-block">唐婉看到这首词时,爱恨交织,感慨万千,随其也和了一首《钗头凤》:</p><p class="ql-block">世情薄,人情恶,雨送黄昏花易落,</p><p class="ql-block">晓风干,泪痕残,欲笺心事,独语斜阑。</p><p class="ql-block">难,难,难!</p><p class="ql-block">人成各,今非昨,病魂常使秋千索。 </p><p class="ql-block">角声寒,夜阑珊,怕人询问,咽泪装欢。</p><p class="ql-block">瞒,瞒,瞒!</p><p class="ql-block">当初写在沈园墙上的钗头凤早已不见,而如今,只有陆游和唐婉两人所写的钗头凤,被刻在“孤鹤轩”亭对面的石壁上。</p> <p class="ql-block">来绍兴必打卡的“寻宝记”,因昨晚人满为患,扫兴而移。今日,游毕沈园已饥肠辘辘,再次慕名来此酒馆,掼蛋等菜,静待佳肴。</p> <p class="ql-block">掼蛋正在兴头,服务生已招呼落座上菜。头一道硬菜红烧肥肠,色泽红亮,翠嫩的小葱丝点缀盘中,色香俱全,其味醇厚,柔嫩可口,肥而不腻。重头戏绍三鲜热气腾腾的也上了桌,红的大虾和番茄,黄橙橙的蛋饺和腐竹,<span style="font-size:18px;">诱人的肚条和肉圆,</span>白色的鹌鹑蛋和鱼丸,黑色的木耳,碧绿的西蓝花更加衬托出色泽的艳丽,貌似东北的乱炖,却精致十分。舀一勺浓汤入口,用老妈的话说,鲜掉眉毛都不放手。原本想单做一篇美食,思来二月镇江游已做过,不愿雷同,还是到哪说哪吧。</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美春,置身于柯桥古镇曲折蜿蜒的小河边,听着涓涓的流水声与鸟儿的鸣唱声,大口呼吸着新鲜的空气,尽情享受大自然给予我们无私的馈赠。</span></p> <p class="ql-block">柯水潺潺,运河悠悠。站在桥上,眺望柯桥古镇,宛如一位穿着汉服温婉秀丽的美少女。沿河而憩,在充满春暖的下午茶里,听一曲韵味十足的江南小调,品一壶浓淡皆宜的香茗清欢,慢煮光阴,<span style="font-size:18px;">惬意安然。古河对岸,原著居民早已习惯这样恬静、舒缓的慢生活,人们漫步青石板老街,移步换景,好似穿越时空,与先人来一场属于柯桥的对话。</span></p> <p class="ql-block">小百灵也和大家一起拍照留念,希望他一直能记得,这些曾经和他一起旅行的爷爷、奶奶们。</p> <p class="ql-block">由于在柯桥逗留过久,而错失了网红柯岩风景区,傍晚来到园区大门,匆匆打卡走人,实属遗憾。</p> <p class="ql-block">安昌古镇,与其它古镇相比也都大同小异,但比之乌镇、西塘、周庄、同里,安昌古镇却低调了许多,这次行程计划里并没有它,误打误撞是因为小女为我们在古镇附近订下了酒店,这才有幸得以相遇,不过听说这里也是绍兴师爷们的故乡。</p> <p class="ql-block">“两岸人家安且昌,乌篷俨在画中航。”这个藏于繁世之中的古镇,有着最安然与典雅的江南水乡模样。清晨,来到古河岸边,与先生迎来第一缕曙光,昨夜的大雨为小镇的尘埃洗清荡尽。此刻,空气清新,景致优雅,静宓无声。伫立河边,感受到的是远离喧嚣尘世的洒脱,却又比荒芜多了份烟火气。错落有致的枕河人家,世世代代居住在小桥流水旁,难得的是原生态和商业化在这里和谐共存。</p> D2:溪口篇 <p class="ql-block">宁波奉化的溪口镇,可以说是因老蒋而闻名,但古镇的魅力,还得先从它的地理位置说起,溪口镇东靠武岭,南濒剡溪,北临雪窦山,溪口就是以剡溪之水所得名。</p> <p class="ql-block">古镇依水而建,其中它的建筑错综复杂又有序。文昌阁、丰镐房、玉泰盐铺都建在马路的一边,老蒋曾经在这里留下了许多烙印。文昌阁边是他与宋美龄的小洋楼,丰镐房是他的故居,玉泰盐铺为他的出生地。因此溪口在中国历史上留下了深重的痕迹,也给我们留下了许多的文化遗产。</p> <p class="ql-block">店门前有人装扮成老蒋的模样,以此来作为生财之道,不知九泉之下的老蒋得知作何感想。</p> <p class="ql-block">结束上午的游览,正赶上午饭点,大众点评上搜得景区内,评分最高的一家餐厅“溪口将家菜”。</p> <p class="ql-block">进得餐馆,正值高峰时段,服务生连翻台的卫生都来不及打扫,可想生意的火爆。本馆的葱油芋艿值得一攒,加工成大方块的芋艿上,撒满绿葱红椒,入口葱香浓郁,软糯即化,令人欲罢不能;鲜红的小河虾,嫩滑爽口,鲜香味十足,配上酱汁,美味无比,无愧于溪口第一餐厅的美誉。</p> <p class="ql-block">溪口北临雪窦山,从古镇赶至雪窦山时天色已晚,工作人员告知我们时间肯定来不及,只得遗憾地放弃对这座大山的游赏。</p> <p class="ql-block">雪窦山作为浙东一方的宝地,它还有另外一个名头“弥勒圣地”,进不去景点,在山外也只能拍到一个寺顶。</p> <p class="ql-block">今晚入住的酒店对面,有个小小的村落叫“腾头村”,小到几乎可以忽略不计,在此记下它,只是为了若干年后翻看美篇,还能让我想起曾经来过这里。</p> D3:舟山篇 <p class="ql-block">行驶在大山的高速公路上,<span style="font-size:18px;">车窗外,雨后的薄雾如轻纱笼罩山峦,嫩绿、鹅黄、青黛的秀色,错综变换,交织其间,酷似一幅不嵌边框的山水画。</span>随着满目苍翠的美景不断地后移,渐行渐远地驶离溪口,不觉已进入舟山境内。</p> <p class="ql-block">偶遇路旁骑行的车队,记起先生之前也是一名骑行爱好者。骑行的人很简单,一辆单车,一瓶水,一个背包,再带上一颗勇敢的心,随时都可以出发。然而,让我最敬佩的是,他们不畏酷暑和严寒,不拔的坚持与毅力,确是我们自律的榜样。</p> <p class="ql-block">要说本次自驾游最让我满意的住宿,还是这家“朱家尖东沙度假村”,它环岛而建,面朝大海,环境优美。因为不是周末,房价的性价比也很高,听小女说再过几天,赶上“五一”假期,得要一千多还一房难求呢。整个度假村,前苑是别墅群,绿树成荫,鲜花簇拥;后苑公寓式酒店,我们便入住在此,客房宽敞明亮,洁净舒适,真的有一种满满归家的感觉。</p> <p class="ql-block">这已是和先生第二次天蒙蒙亮赶大早看日出了,可还是天不随人愿,雾气氤氲的海边,如灰网一般的海天一色,等待许久,朝霞终究未能冲破厚厚的云层露出笑脸,人们乘兴而来,失望而归,原来观日出也是要靠撞大运的吆!</p> <p class="ql-block">明家厨房海鲜餐厅,是开启此行海鲜大餐的排头兵,整个餐厅装修的敞亮干净,明码标价,点菜放心,海鲜池里食材鲜活,都是现点现捞现做的。</p> <p class="ql-block">整桌菜肴,海蟹大大的红壳特别抢眼,下面的蟹肉最为肥美,鲜嫩里带有一丝葱油的清香,特别上口。蛏子也处理的非常干净,一点都不沙牙,肉质鲜美,略带甜味,葱油味也一如既往。皮皮虾紧实饱满,虾肉Q弹,吃起来一个接一个,完全是停不下来的节奏。余下还有许多的美味,在此就不一一赘述了,还是留给看官们有机会来舟山亲自品尝吧。</p> <p class="ql-block">此次来舟山的南沙看海和沙雕可捡了个大漏,售票员告诉我们,沙雕节正在创作中,因此等到“五一”票价就得七十元了,而现在只需二十大洋。</p> <p class="ql-block">由于天气的原因,此时,沙滩上的游客并不是很多。</p> <p class="ql-block">几位帅小伙,摆着各种不同的pose切换美图,这些朝气蓬勃的后生,让我们想起也曾年轻,如今双鬓染霜,不禁感叹万千。</p> <p class="ql-block">本届沙雕节以“动感亚运”为主题,沙滩上的沙雕群虽然还未完成,但也已初具雏形,还是让我们大饱了眼福。</p> <p class="ql-block">聚精会神的沙雕师们,正在精心地创作。这里一座座精雕细琢的沙雕,都是出自这些能工巧匠之手,仔细瞧来个个英姿勃发,栩栩如生,让人叹为观止。</p> <p class="ql-block">一夜的酣睡,次日清晨,大伙儿个个精神抖擞,做好了畅游普陀山的一切准备。但让我们始料未及的是,到了景点门口被告知,今天起大雾已暂停运营,只得扫兴地打道回府。不过老天还算开眼,用罢午餐,此次旅途难得一见的太阳公公,终于在密密的云层里挤出一道缝隙,露出了久违的笑容。怀着虔诚的心情,再次去往普陀山,等我们摆渡上山,却已是人山人海。</p> <p class="ql-block">之前我也说过,先生对庙宇殿堂一直有着敬畏之心,不让我拍照,我只得站在远处拍下一张留作纪念。对岸,掩映在参天大树之下的是普陀寺大门,虔诚的香客络绎不绝。</p> <p class="ql-block">进得普陀寺,马姐、沈姐与我,三人虔诚地敬香之后,我们又转向了紫竹林和南海观音。南海观音雄伟、肃穆、从容,大慈大悲的观世音,接受四面八方信徒的顶礼膜拜,也带给人们殷殷,隆重的祈盼!</p> D4:象山篇 <p class="ql-block">象山,因县城西北的山岭形似俯卧着的大象而得名。它有着山海交织的丰富人情,以海闻名的地方却又以山命名,这是它的独特之处。象山这座独有韵味的海边小城,每一个角落都散发着仙气和诗意,这儿有着美丽的海景,古朴的小镇,喧闹的码头。</p> <p class="ql-block">象山最有特色的资源就是一条神奇而美丽的海岸线,百里黄金海岸,千里风情走廊,它位于神秘而奇特的北纬30度线上,与美国夏威夷、法国巴黎、日本富士山处于同一纬度。</p> <p class="ql-block">浙江象山游艇培训基地。</p> <p class="ql-block">“石浦鱼舟出海惊,千家锣鼓岸头鸣,穹庐映照云高远,鸥鸟低飞水上轻”,此诗写的是开鱼节的时候,送别的码头,海鸥在水面盘旋,此时人海涌动,鼓乐喧天,爆竹齐鸣,焰花绽放,可惜我们没赶上开海的时节,错过这一壮观景象。</p> <p class="ql-block">大家兴致勃勃地在这里拍照打卡,留下足迹。</p> <p class="ql-block">石浦古城沿山而筑,临海依山,老屋梯级而建,街巷拾级而上,蜿蜒曲折。老街古韵犹存,俯拾皆是,岁月悠悠,静观沧桑,真可谓城在港上,山在城中。来到这儿,其实不能带着太高标准去看待这座山与海相叠的古城,而应将每一处热门打卡点加以仔细揣摩,反倒更能体会出古城的特有韵味。</p> <p class="ql-block">出了石浦渔港与古城,老天忽然翻了脸,大家赶紧慌忙地钻进小车打道回府。回到酒店,看见对面有家新开张的海鲜店名叫“破村”,想了很久也没想明白,“破村”的含义何在,也许是我孤陋寡闻了吧。</p> <p class="ql-block">大家一致选定了在“破村”共进晚餐,此“村”的特点以焗为主,焗长毛虾、焗蛏子、焗小黄鱼、香焗金豆腐,还真未料到,竟给它焗出了一桌上好的佳肴。原先我只知道广东人爱做盐焗鸡,焗海鲜还是第一次品尝,不管是小黄鱼还是蛏子,焗过的食材增加了一些焗出的微焦感,且料汁浓郁,口感丰富,香气扑鼻,味道是真心的不错,原来焗制的海鲜也可以这样的加分。</p> <p class="ql-block">酒足饭饱之后,外面的雨已经由小转大,同行的朋友们纷纷回去歇息,只留得执着的先生一定要去“青草巷”一探究竟。“青草巷”好有设计感的名字,看得出是花了心思的。</p> <p class="ql-block">春雨潇潇的夜晚,微醺的先生与我合撑一把小伞,站立于空无一人的街巷,仿佛又回到了青春恋爱的季节。忽闻街头那间咖啡屋内,传出舒缓低回且极具磁性的歌声,把我们又拽回<span style="font-size:18px;">古风飘逸的小巷。</span>青青石板,粉墙黛瓦,小桥流水。一路观去,“星巴克”,“火凤祥”,“鲤朵书集”等,中西合璧,应有尽有,小巷颜值在线,文艺中带着小清新,有一种宜古宜今的美,古韵新辉里,邂逅旧时光、体验新时尚。</p> 感恩相遇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