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你知道学习动机和学习效果有什么关系吗?</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学习动机不仅对学习行为具有引发、定向和维持的功能,而且对学习效果有直接的影响。</p><p class="ql-block">动机的强度,动机的性质都会对学习效果产生影响。</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一个缺乏动机的学生花在学习上的时间、努力的程度、遇到困难的坚持性肯定低于动机高的学生,相应的,动机低的学生学习成绩也较差。</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那么,是不是动机越强,学习效果就越好呢?</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研究表明,动机与学习效果的关系并不是简单的线性关系,而是倒u型曲线。</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不同难度水平的任务,最佳动机水平是不同的。</p><ul><li class="ql-indent-1">一般来说,对于简单的学习任务,动机水平保持在一个较高的水平上,才能使学生将注意力保持在学习任务上,从而保证完成任务的质量。如果学生在简单的学习任务上的动机水平很低,觉得太容易、缺乏挑战性,就容易粗心大意反而导致学习效果不好。</li><li class="ql-indent-1">对于比较困难的学习任务,保持中等强度的动机水平较高,动机强度太低,投入学习活动的努力不够,自然不能取得好成绩;但是动机过于强烈可能适得其反,比如有些学生太想取得好成绩反而考试成绩不理想,这是因为人的认知资源是有限的,如果把一部分认知资源分配到对结果的考虑上,分配到任务上的认知资源势必会减少,因而影响了任务完成的效果。</li></ul><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动机强度与学习效果之间的这一关系被称为耶克斯-多德逊定律(如图1)</p> <p class="ql-block">图1 耶克斯-多德逊定律</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学习动机的性质也会影响学习的效果。</p><ul><li class="ql-indent-1">如果一个学生是为了理解、掌握、提高而学习,学习本身就是目的,那么,在学习的过程中,学生就会积极地设定学习目标,安排学习计划,选择和运用学习策略,监控学习进程,评价学习结果,调节学习行为,排除干扰,克服困难,这些将最终带来良好的学习效果。</li><li class="ql-indent-1">如果一个学生把学习当成达到其他目的的手段,如为了考高分、为了得到奖励,或避免受到惩罚,他在学习过程中的表现可能完全不同,这类学生往往以付出最小的努力得到最大的结果为荣,希望在学习过程中找到某种捷径,在学习的过程中往往采用表层加工策略,如死记硬背,而且一旦达到目标,就终止学习。持有这类学习动机的学生可能在短期内取得一定的成绩,但从长远看,对学习将产生不利影响。</li></ul><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学习动机与学习效果并不是单向的因果关系,事实上,学习效果的好坏对学习动机有增强或削弱的作用。当学生通过努力取得良好的学习成绩时,会产生极大的自豪感和自信心,这些使得他们的学习动机进一步增加,从而以更大的热情投入学习。相反,尽管学生付出了努力,但是学习成绩并没有相应地提高,他们看不到努力与效果之间的关系,就会对努力的作用产生怀疑,降低能力的自我评价,失去进一步学习的信心与兴趣,学习动机因而降低。</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