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为了贯彻落实《浙江省教育事业发展“十四五”规划》(浙发改规划〔2021〕246号)精神,进一步推动全省社区教育高质量发展,努力满足市民多元化终身学习需求,进一步落实“完善终身学习体系,建设学习型社会”要求,整合社会公共教育资源,建立开放型终身学习资源体系,宣传展示我市社区教育优秀成果,促进全民终身学习。在金华市社区学院的精心组织下,2月11日下午,永康市社区教育工作者一行40来位老师走进兰溪市社区学院开展社区教育、社科普及学习交流活动。学院负责人倪彬全程陪同,基地负责人林马余负责讲解。两地还就基地创建进行了深入的探讨。</p> <p class="ql-block"> “兰溪市反左书非遗教学传承社科普基地”(翼圣堂),座落兰溪古城“天下江南”景区的市社区学院内,占地面积2000多平米,基地以社科普及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为目的,以反体艺术为主线,非遗项目(一项金华市级非遗、一项国家级非遗、三项人类级非遗)为主题,以反左书为主体,以社区教育、非遗传承、游学研学、学习体验、书法创作、文创开发为手段开展活动。目前已经成为一家集社科普及、社区教育、非遗传承、游学研学、学习体验、书法创作、文创开发的反体艺术(印章、拓碑、反左书、雕版、活字)为主题的综合性基地。</p> <p class="ql-block"> 反左书概述</p><p class="ql-block"> 《辞源续编》解释说:“反左书,用左手反写字,为书法之一种。”《易经》“阴阳学说”“一阴一阳之谓道”、道教经典老子《道德经》中“反者道之动”等中国古代传统哲学和文化思想为反左书的产生奠定了理论基础。反左书起源于1400余年前南北朝时的南京,它深受梁武帝“三教同源说”影响,“缘道而生,因佛而盛,以儒见神”。它是学习“印章”“雕版”“活字”最基本的技艺,在中华反体艺术中起承下启下的桥梁作用。反左书被誉为“中国书法活化石”“中华绝学帝王文化”“反体艺术集大成者”“中国书法史上的绝响”。传说中反左书具有“驱邪、避邪、隔邪,祈福、迎福、纳福” 的符箓功能。</p><p class="ql-block"> 梁武帝堂弟萧景神道碑、父亲萧顺之神道碑是国内仅存二例完整的反左书碑额,被誉为反左书之根。</p><p class="ql-block"> 茅山派张道陵、葛洪、陶弘景等道教宗师亲临传道,又受叶法善“道教世家”五代的传承,具有“驱邪、隔邪、辟邪,祉福、迎福、纳福”符箓功能的“墓砖反左书”,由江苏丹阳郡茅山延伸到松阳卯山一带,浙江省松阳、遂昌、金华等也就零星蔓延了墓砖反左书。</p> <p class="ql-block"> 国保文物仅存两例反左书之根</p> <p class="ql-block"> 国际政要与友人收藏非遗反左书</p> <p class="ql-block"> 长篇反左书学术论文在书法专业报刊《书法报》《书法导报》发表。</p> <p class="ql-block"> 日本书籍反左书研究成果。</p> <p class="ql-block"> 非遗反左书书法作品欣赏</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