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安全工作是幼儿园的重中之重,小班的幼儿年龄尚小,对善恶的辨别能力差。为了帮助孩子们培养初步的自我保护能力、提高辨别是非的能力,云南省机关事务管理局金翔幼儿园小班组开展了《防走失防拐骗》的安全教育活动。</p> <p class="ql-block"> 通过活动,让幼儿们知道了“不跟陌生人走,不随便跟陌生人说话”、“不吃陌生人送的食物”、“和大人走丢后该怎么办”这些安全小常识。</p> <p class="ql-block"> 老师通过提问引导幼儿回忆在日常生活中,在什么地方是大人经常带小朋友去的?在这些场所里小朋友平时又是如何跟随大人的?</p> <p class="ql-block"> 在日常生活中,超市、车站、公园、游乐园等地方是大人尝尝带孩子去的地方,也是小朋友最容易走丢的地方。这些场所人员杂乱密集,孩子对新鲜事物感兴趣会离开大人视线,因此常常有走丢现象。</p> <p class="ql-block"> “你知道如果在这些地方走丢了该怎么做吗?”小朋友们纷纷举手回答。有的说报警,有的说找警察叔叔。</p> <p class="ql-block"> 在幼儿走丢后有以下方法:呆在原地等待大人找到自己、寻找工作人员帮助自己找到大人、不和陌生人交流不和陌生人走。</p> <p class="ql-block"> 在日常生活中,很多小朋友不记得自己家的地址和父母的电话号码,因此在寻找父母的过程中遇到不少障碍。小班的幼儿大概能记住自己住的小区,但具体门牌号不记得,电话号码也不能记全。</p> <p class="ql-block"> 小朋友们都知道不能和陌生人交流,不和陌生人走,不要陌生人的东西。但在实际操作中,很多孩子对于陌生人还是缺乏防备心,在活动中陌生老师扮演的坏人来到幼儿园,用一个玩具就把小朋友骗走。</p> <p class="ql-block"> 尽管才对幼儿进行安全教育,但在生活中小朋友还是缺乏警惕性,因此需要爸爸妈妈和老师一起努力,不断提高幼儿安全意识。</p> <p class="ql-block"> 如果被坏人骗走了该怎么办?要大声呼救,向周围的人群发出求救信号,才有被救下来的可能性。很多小朋友在真的被陌生人抱走的时候是没有及时呼救的,只是被吓住不敢说话,这往往会错过最佳求救时间。</p> <p class="ql-block"> 幼儿年纪尚小,认知能力差,自我保护意识比较薄弱,对跟陌生人走会发生危险缺乏了解,辨别能力也比较缺乏,又容易被陌生人哄骗,为保证孩子们的健康和安全,提高他们的自我保护意识。</p><p class="ql-block"> 本次活动通过理论与实际结合,让小朋友们亲身体验,知道不能听信陌生人的话,不跟陌生人走。了解一些求救的方法。加强了幼儿的安全意识。</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