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经文】知人者智,自知者明。胜人者有力,自胜者强。知足者富。强行者有志。不失其所者久。死而不亡者寿。</p><p class="ql-block">【钥节】知足者富。</p><p class="ql-block">【解析】前篇分享了本章的前半部分,接下来分享下半章。“知足者富”这和我们通常说的知足常乐是不一样的,知足常乐是一种安于现状,不思进取。老子在此说的“知足者富”则是一种信任和坦然。人既然由“道”而生,道就会赐予我们所需用的一切,在“道”里有丰富的预备,因为道是一切精神和物质源泉,是一切存在的保障。道是无私的,又是慈爱的。“天道无亲,常与善人。”如果我们有所担忧,就是对大道的不理解和不信任。我们要做的就是摒除自己的私欲和妄想,因为一切的私欲和妄想都会使我们与道隔离。当一个小孩子放学回家,有妈妈做好晚饭等待他回家吃饭,有爸爸下班回来陪她一起玩,听爸爸讲故事。恐怕没有比这个更幸福的事了。这种幸福是一种实实在在的满足,因为父母是她(他)一切的保障。</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老子的道不是空洞的理论和猜想,这道是他的同行的经验,在道里他看到别人没有看到的。在道里,有未来也有过去。有生命也有医治“求以得”。</p><p class="ql-block"> “强行者有志”,坚持力行,努力不懈,有恒心,有毅力,不半途而废就是志。“强行者”无论在什么艰苦的环境中都不会气馁、妥协。更不会放弃自己的理想和追求。困境之中,他能始终保持坚强的意志与毅力,在困难面前,他勇敢应对,从不逃避退让。这基于一个前提:知道自己前进的方向。这个方向是符合真理的,符合大道原则的。你会带着使命行走在道光中。在私欲和妄想的驱动下的追求不能称为志,它会离你的愿望越来越远;也会是你走向堕落。</p><p class="ql-block"> “不知其所者久”,“所”是处所,是安身立命之处,是人生的根基,也可理解为人生轨道。不迷失自我,不丧失自己的根基才能保持长久。一个人,一个民族,一个国家,都需要根基。这个根基就是“道”。华夏文明五千年,不是靠什么儒家、法家、道家。华夏族生存之本是让人心生敬畏的上天大道。四大世界文明古国:古埃及法老僭越了昊天大道,他认为他就是神,结果其国被这“道”剪除;巴比伦迷失于私欲,混乱不堪,被“道”吞噬。古埃及遍地偶像,不务正道,被“道”弃绝。唯独我华夏,虽说堕落,但没有伤其根本,道之怜悯犹在。但是已经到了很危险的境界,如果不思悔改,灾难不会走远。</p><p class="ql-block"> “死而不亡者寿”,他的言行、思想、品德,如果能像生前光照世人,感化世人,就算永垂不朽。人的身体消失,精神却永留世间,这才是真正的长寿。</p><p class="ql-block"><br></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