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从废品堆里拾回了几本医书,最早的是光绪二十一年(公元1895年),最迟的是民国十一年〈公元1922年),即使时间最短的,亦比父亲出生的年龄要早,算算已过百年。</p><p class="ql-block">医书常见,早年在北京路的古籍书店内有售。</p><p class="ql-block">收藏书籍并不是我的强项。在我的观念中,书籍时间越长,价值会越大。若遇到典籍,可能含金量更高。</p> <p class="ql-block">这几部旧书,只是偶然得到,是收购站按废纸的价格收来的。</p><p class="ql-block">欣赏旧书,先不论书中的内容是否重要,单纯了解一下印刷术,也是一种乐趣。</p><p class="ql-block">印刷术被称为中国古代的四大发明之一。</p> <p class="ql-block">它发源于中国人独有的印章文化,是由拓石和盖印两种方法逐步发展而合成的,是经过很长时间,积累了许多人的经验而成的,是人类智慧的结晶。</p><p class="ql-block">雕板印刷在唐代已经开始,自宋代毕升发明活字印刷后,印刷术出现了大的飞跃。活字印刷从泥字发展到瓷字,再到后来的木字,是印刷术不断发展的结果,木字印刷足足影响了中国几个世纪。</p><p class="ql-block">(史书记截,古代曾有过锡活字,但没有考古实物证据。铜活字倒是在考古界得到证实。)</p> <p class="ql-block">现在常用的铅字印刷,出现于十四世纪,是欧州人约翰.古腾堡发明的。中国的铅字印刷比西方晚了几百年,自清朝引入后,一直沿用至今。</p><p class="ql-block">电脑出现之后,铅版印刷术被激光打印所代替,传统的印刷术已开始逐渐走向式微。</p> <p class="ql-block">作为印刷品的书籍,体现着印刷术每一个时期的发展水平。一百多年前的工艺,再不会重现,而百年前的书籍更是越来越少。</p><p class="ql-block">收藏,其实就是记录一段历史,承载一段文化。</p> <p class="ql-block">当人类进入到元宇宙时,书籍或许已失去了存在的意义!</p><p class="ql-block">以后,剩下的,只是收藏与怀旧的功能了。</p><p class="ql-block">(写于2023年4月11日晚)</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