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游之三水墨上河、李坑(2023-02-17)

老Q

<p class="ql-block">水墨上河景区位于婺源县秋口镇上河村,距县城及高铁站仅8公里。景区以“徽州的前世今生”为主题定位,以徽州文化体验为核心,以“纸、墨、笔、砚”为人文背景,复活了徽州古镇的原乡生活。</p> <p class="ql-block">2020年6月,婺源县水墨上河景区正式入选国家4A级旅游景区。</p> <p class="ql-block">江西水墨上河景区是集文化旅游和艺术交流于一体的大型文旅产业集群。依托当地丰富的旅游资源和深厚的徽州文化底蕴,以艺术交流为平台,打造一个古朴典雅的徽文化和清幽宁静的自然生态相融合的文化旅游新天地。</p> <p class="ql-block">景区背倚青山,三面环水,形似大元宝;由与圣人朱熹同宗的朱氏建村,距今已有920多年历史;因古代进上河村必须过河,故称为上河村,又有上上临河之意,风水极佳,素有“天子宝地”之称。</p> <p class="ql-block">走进景区,一片梅园,冲寒怒放,山翠梅艳,风光旖旎,是久享盛誉的江南赏梅胜地。每一朵梅花,都像一篇文章,一首诗歌,令人感叹!</p> <p class="ql-block">一树树梅花在早春的枝头放红吐艳,独占芳菲。每一枝都写满诗情,每一朵都充满画意,满园幽香沁人肺腑,令人陶醉!</p> <p class="ql-block">红梅花开确实把美留给了大地,梅花香,却又有谁知道“梅花香自苦寒来”的艰辛;梅花俏,却“俏也不争春,只把春来报。”梅花,傲雪斗霜、不怕困难、谦虚乐观。它鞠躬尽瘁,死而后已,以一抹余红换来春满天。</p> <p class="ql-block">只见红梅花在怒放,开得那么艳丽,股股清香,沁人心脾,在寒冷的冬天里加了丝丝暖意。</p> <p class="ql-block">梅花,小小的花瓣,细而有劲的枝,淡淡的粉白,缠绕在周身的芳香。那是一种在冬天才傲然开放的花,那是一种在雪中才显得更加纯白的花,那是一种雪花压不到的花。是的,那就是梅花。在冬雪中傲然挺立的风景线。</p> <p class="ql-block">红梅花儿开,朵朵放光彩。</p> <p class="ql-block">走进婺源水墨上河,就像走进古老徽州的大观园。</p> <p class="ql-block">穿过一片竹林,前面是五显庙。</p> <p class="ql-block">五显神是江西德兴、婺源一带传统民间崇奉的财神。原为兄弟五人,宋代封为王,因其封号第一字皆为显,故称五显神。婺源是五显神的发源地。</p> <p class="ql-block">水墨上河景区内的千年古樟。</p> <p class="ql-block">树下的千年古井是一潭碧泉井,凌冽的地下泉水中有几条荷包红鲤鱼,几乎婺源所有的井里都会养上几条鱼,只要鱼正常地活着,那么说明水质是好的可以饮用,如果鲤鱼死了那就说明水里有毒,就不会再有人喝井里的水了。</p> <p class="ql-block">穿过古城门就来到了整个上河村的最中心——古戏台,也就真正地进入到了一个古色古香的世界。</p> <p class="ql-block">“碧水西流、归亭帆影、樟荫古泉、茗谷涌绿、枕流漱石、尚荷书声、砚湖潋滟、亭桥清影、霞映文峰”被誉为“上河十景”。</p> <p class="ql-block">水墨上河的每一处景致,细细看来,都有着意味深长的韵味儿,古徽州钟灵毓秀,文化积淀非常深厚,自古以来人才辈出,走进水墨上河书院,在这里感受一下古徽州的味道。</p> <p class="ql-block">村中出商人而不出高官,而古时候又是重农抑商,因此徽商们有钱了都会在自家装修的雕刻中将教书先生刻上去,希望自己的子子孙孙可以读书有仕途,被大家所尊敬。</p> <p class="ql-block">在古代,重农抑商,“万般皆下品,惟有读书高”,十二三岁便外出闯荡的徽商,都有这么一个目标,变得富有然后让下一代有更好的读书条件,最好的方式便是修建学堂。在水墨上河景区内,就有这么一座尚荷书院。如今的书院内,早已没了有朗朗读书声。</p> <p class="ql-block">建筑是水墨上河的一大亮点,这里有20余幢明清古宅、古戏台等古建筑,重现清末明初的古徽州村落繁华。</p> <p class="ql-block">穿越古城门,走进明清古街,仿佛来到了明清时期的繁华古街,古镇粉墙黛瓦,翘角飞檐的徽派古建,古戏台,尚荷书院,徽州古宅,水街已成为游客的最佳打卡景点,</p> <p class="ql-block">眼前是一片古色古香的世界,一方古戏台、一座书院和几十幢徽派古建筑,错落有致地排列在一脉清溪的两岸,小桥流水的景致,枕流潄石的韵味,恍若回到了梦中的老家。</p> <p class="ql-block">走进水墨上河,斜阳、炊烟,青竹、翠柏、粉墙、黛瓦构成一幅洗尽铅华淡墨写意的唯美画卷。</p> <p class="ql-block">漫步水街,一幅淡墨写意的唯美画卷。</p> <p class="ql-block">走进大夫第。</p> <p class="ql-block">沿着这条街往前走去,眼前就是了砚湖,砚湖有着“婺源小西湖”的美誉,三百六十度的全景山水与周围的徽派建筑交相辉映。</p> <p class="ql-block">砚湖是水墨上河一个主要的景点之一,在湖边有一种身处杭州西湖的错觉,后面上的小亭子和远处山上的塔,就很像西湖边上的雷峰塔。这里也非常适合拍照。</p> <p class="ql-block">砚湖,独上亭楼,望尽湖光风景,远山如黛、清幽淡雅,砚湖潋滟、亭桥清影,云雾、斜阳、炊烟,青竹、翠柏、红枫,粉墙、黛瓦、飞檐,于云卷云舒间沉淀,宛如一幅洗尽铅华淡墨写意的唯美画卷,令人心神驰往。</p> <p class="ql-block">平如明镜的湖水倒映着天光,倒映着环湖而建的楼阁,眼前是写意的水墨,是带来恬淡心情的好风光。从高空俯瞰,景区内的湖水形如砚台,被形象地命名为砚湖。</p> <p class="ql-block">湖心岛上草木环绕着古亭,蜿蜒曲折的游廊连接着湖水两岸。湖泊古树、亭台楼阁、小桥人家,种种诗中意象凝结成景区内独具韵味的徽州风情。</p> <p class="ql-block">小桥、流水、人家,青砖、白墙、黛瓦,多少人梦中的诗情画意。</p> <p class="ql-block">这里把文房四宝“笔墨纸砚”搬到了实景之中。砚湖就是“砚”,湖中有一个亭子名唤“墨”,湖边有一座高耸的文峰塔为“笔”,古镇大地则为“纸”,各得其所又相映成趣。</p> <p class="ql-block">远山近水在天光云影间交织沉淀,水墨上河景区宛如一幅意蕴悠长的古风画卷,让人们观之陶醉,仿佛置身仙境一般,远离喧嚣,怡然自得。</p> <p class="ql-block">围着砚湖走上一圈,看着远山在云雾之间若隐若现,撑船的蓑翁打破了湖面的平静,缓缓向远处驶去,你会觉得这真的不是在一幅水墨画之中吗?</p> <p class="ql-block">潺潺而流的小溪,狭长的小径和高低错落的徽派建筑将古朴景色勾勒出来。一步一景,随着空间的转换,时间仿佛也在身边流转,古徽州风韵尽在身边。</p> <p class="ql-block">宛如一幅洗尽铅华淡墨写意的唯美画卷,美轮美奂。</p> <p class="ql-block">砚湖,独上亭楼,望尽湖光风景,远山如黛、清幽淡雅,砚湖潋滟、亭桥清影,云雾、斜阳、炊烟,青竹、翠柏、红枫,粉墙、黛瓦、飞檐,于云卷云舒间沉淀,宛如一幅洗尽铅华淡墨写意的唯美画卷,令人心神驰往。</p> <p class="ql-block">漫步在古街的石板路上,红梅的绽放把整个古村落装扮得格外的迷人,小桥边,那翠绿的樟树,小溪旁的绿草鲜花无不为这座古城增添了美丽的色彩。</p> <p class="ql-block">徽州这让人沉醉的古建筑,千百年来如泣如诉,流淌着一个又一个美丽的传说,闪烁着一代又一代人智慧的光辉。</p> <p class="ql-block">水墨上河,一座带你穿越时空的千年古镇,一个让你记住乡愁的诗画原乡,一处你来就不想走的地方。</p> <p class="ql-block">这里将徽州的前世今生还原得淋漓尽致,绝对称得上活着的古徽州“清明上河图”,是我心中魂缠梦绕的古徽州。</p> <p class="ql-block">“古树高低屋,斜阳远近山,林梢烟似带,村外水如环”这首古诗描绘的就是水墨上河的真实写照。</p> <p class="ql-block">明清水街,是一条充满徽风赣韵的民族文化街。水街两边是白墙黑瓦的徽商建筑,尚荷书院的科举文化,砚湖亭桥的水光潋滟,盈尺弄巷的民间故事。</p> <p class="ql-block">结束水墨上河景区的游览,前往李坑村。</p> <p class="ql-block">江西婺源县秋口镇的李坑村,建村于北宋祥符年间庚戊年(公元1010年),至今已有近千年的历史。</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李坑的建筑风格独特,是著名的徽派建筑,给人一种安静、祥和的感觉。是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p> <p class="ql-block">这是一个人杰地灵的所在,历代人才辈出,最为有名的当属南宋乾道三年(公元1166年)的武状元李知诚。该村四面环山,古建筑保存完好,布局极有特色。</p> <p class="ql-block">河水清澈见底,河边用石板铺就洗菜、洗衣的溪埠。山光水色与古民居溶为一体,相得益彰,活生生一幅“小桥流水人家”宁静景象。</p> <p class="ql-block">村外两条山溪在村中汇合为一条小河,溪河两岸均傍水建有徽派民居,河上建有各具特色的石拱桥和木桥。</p> <p class="ql-block">村口三两棵参天的樟树组成一片树林,清澈而又宽阔的溪水穿村而过,溪水清可见底,几棵大树依偎溪旁,几个小桥默默横架其上。</p> <p class="ql-block">李坑是一个以李姓聚居为主的古村落,距婺源县城12公里。李坑自古文风鼎盛、人才辈出。</p> <p class="ql-block">自宋至清,仕官富贾达百人,村里的文人留下传世著作达29部,南宋年间出了一位武状元,名叫李知诚,村里有他的故居,可以前往参观。</p> <p class="ql-block">漫步于青石板路上,一番热闹又古朴的韵味,风景如画,我们仿佛在画中游。</p> <p class="ql-block">明清时期的古建筑,依山而立,粉墙黛瓦,高高昂起的马头墙,参差错落,一条小溪九曲十湾贯穿其中,青石板道纵横交错,石,木,砖各种溪桥数十座沟通两岸,群山环绕,山清水秀,风光旖旎,构成一幅小桥流水人家的美丽画卷。</p> <p class="ql-block">沿着小溪边漫步,两岸老宅紧凑相连,红灯高高挂,每家每户门口都有小桥通过,形成古村面貌。</p> <p class="ql-block">粉墙黛瓦马头墙的徽派建筑,石板桥、溪流潺潺流淌,灯笼高高悬挂撑起了李坑古村落的轮廓,一幅幅江南水乡的画面展现在眼前,感受小桥流水人家的乐趣。</p> <p class="ql-block">这里都是典型的徽派建筑,挑高的大厅,精美的木雕,精致的马头墙,统一的装修布局,粉墙黛瓦、参差错落。那标准的徽派宅院,砖雕、石雕、木雕精致传神。</p> <p class="ql-block">李坑之美,美在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美在文化与生态珠联璧合。走进李坑,但见蓝天、青山、碧水,小桥、流水、人家,粉墙、青砖、黛瓦,天人合一,相映成趣。</p> <p class="ql-block">这里开了许多酒店、茶楼,客栈,商业气息浓厚,吸引许多游客前来观光旅游。</p> <p class="ql-block">这座是石拱桥,也有几百年历史了。</p> <p class="ql-block">李坑是婺源景点一颗闪亮明珠,昔日的商贾和缙绅们留下的宅院以那些精美的木刻讲述着过去的故事。而更重要的是,那些古老的建筑成为时间的一个纪念,它们是活着的,它们主人的后代在里面生活作息,绵延着人与自然的对视。走进李坑,犹如来到如诗如画的世外桃源。</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具有典型徽派风格的木雕、石雕、砖雕三种精湛的雕刻技艺在这里处处可见,又以木雕为最,其工艺栩栩如生、巧夺天工。</p> <p class="ql-block">2003年,李坑村因其保存完好的徽派古建筑群和秀丽的自然景观被评为省级历史文化名村。</p> <p class="ql-block">李坑村群山环抱,山清水秀,风光旖旎。村中明清古建遍布、民居宅院沿溪而建,依山而立,粉墙黛瓦、参差错落;村内街巷溪水贯通、九曲十弯;青石板道纵横交错,石、木、砖各种溪桥数十座沟通两岸,更有两涧清流、柳碣飞琼、双桥叠锁、焦泉浸月、道院钟鸣、仙桥毓秀等景点在其中,构筑了一幅小桥、流水、人家的美丽画卷,是婺源精品线上的一颗璀璨明珠。如果你想清静生活就来过这里度假吧!</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