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水无忧的美篇

绿水无忧

<p class="ql-block"> 强基计划的“复交南”模式</p><p class="ql-block"> 2022年复旦大学、上海交通大学、南京大学3所高校强基选拔模式进行了重大调整。校测时间提前至高考出分前,即所有报名的考生高考后均直接参加初试,根据初试成绩按一定比例确定参加复试的考生名单,高考出分后直接录取,按考生的综合成绩由高到低录取。高考成绩公布后,按照考生高考成绩占比85%,学校考核成绩占比15%折算考生的综合成绩。这一模式被称为“复交南”模式。</p><p class="ql-block"> 一、“复交南”模式的具体录取流程为:</p><p class="ql-block"> ①4月30日前网上报名</p><p class="ql-block"> ②6月7日-10日全国统一高考</p><p class="ql-block"> ③高考后出分前,各校组织初试,确定初试通过名单,确认复试(未确认考生视为放弃)各高校组织复试;</p><p class="ql-block"> ④高考出分后录取</p><p class="ql-block"> 二、“复交南”模式两种校测成绩计算方式:</p><p class="ql-block"> ①初试+复试成绩按比例计入校测成绩。2022年上海交通大学,今年的浙江大学中国科学技术大学采取此种模式。</p><p class="ql-block"> ②仅复试成绩按比例计入校测成绩。2022年复旦大学、南京大学,今年西安交通大学、同济大学、厦门大学采取此种模式。</p><p class="ql-block">在2023年已经发布强基计划招生简章的院校中,浙江大学、西安交通大学、同济大学、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厦门大学等高校采用报名即可参加校测的模式,加上去年已开始实施这一模式的复旦大学、上海交通大学、南京大学,目前共有8所院校采用新模式。需要说明的是,厦门大学2023年不在陕西进行强基计划招生。</p><p class="ql-block"> 2.具体分析</p><p class="ql-block"> A笔试成绩与面试成绩按比例折算</p><p class="ql-block"> (1)浙江大学:学校考核成绩由笔试成绩与面试成绩按2:1比例折算。A笔试。高考后出分前,考生参加学校组织的笔试。根据笔试成绩,按招生组别的分省招生计划数的5倍确定各省入围面试考生名单并公布入围标准,同专业组末位同分考生均予以入围。未入围面试考生不参与后续环节及综合成绩排序。B综合面试。高考后出分前,入围面试的考生参加学校组织的综合面试。</p><p class="ql-block"> (2)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学校考核包括笔试和综合面试,满分为240分,笔试占200分,综合面试占40分。A笔试。高考后、高考出分前进行笔试,学校根据笔试成绩,划定全国统一合格分数线,达到合格分数线的考生人数原则上不少于学校2023年强基计划总计划数的5倍;未达到合格分数线的考生不再参与我校强基计划后续选拔。B综合面试。笔试成绩达到学校合格分数线且完成强基计划志愿确认的考生须参加综合面试。综合面试于笔试后、高考出分前进行。</p><p class="ql-block"> B仅复试成绩计入校测成绩</p><p class="ql-block"> (1)同济大学:初试。所有按要求完成报名的考生可参加初试,依据初试成绩,按学校在生源所在省份分专业组招生计划数的4倍划定初试合格线,确定入围复试考生名单(末位同分同入围)。初试不合格者不再进入后续选拔环节。复试。在高考成绩公布前举行复试(含面试和体育测试)。学校考核成绩为复试面试成绩;</p><p class="ql-block"> (2)西安交通大学:</p><p class="ql-block">初试。所有按简章要求完成报名的考生可参加学校组织的初试(高考后一周内)。学校将根据初试成绩,按照不超过各省(区、市)招生计划5倍的比例,分别确定各省(区、市)初试通过考生名单,末位同分考生均予以入围,未通过初试的考生不参与后续环节。初试成绩不计入总分,仅作为复试资格认定依据。 复试。在高考成绩公布前,对通过初试且完成强基计划复试确认的考生进行综合测试和体育测试,同时参考考生高中阶段的综合素质评价材料。复试成绩为笔试成绩+面试成绩。</p><p class="ql-block"> (3)复旦大学、南京大学2022年采取此种模式,这两所学校2023年简章尚未发布。</p> <p class="ql-block">  三、“复交南”模式的特征分析及建议</p><p class="ql-block"> 1、“复交南”模式相当于“全员破格式入围”,给了所有有意参加强基计划考生参与校考角逐的机会,激发了其参加强基计划的积极性。</p><p class="ql-block"> 2、“复交南”的校考有一定的难度,通常接近或等于竞赛水平,有竞赛基础的考生更能发挥优势,增加了这部分考生的入围概率,有利于考生在高中阶段重视竞赛,有利于破除近年来在考生和家长中盛传的“竞赛无用论”。</p><p class="ql-block"> 3、“复交南”模式是一把双刃剑,一旦报考这些院校的强基计划,就会被“锁档”,待高考成绩出来后,就会被直接录取,没有了后续一本批次录取的机会。</p><p class="ql-block"> 4、将校考时间提前至高考出分前,有利于高校提前锁定“优质生源”,但同期还有综合评价招生的校测、高校专项组织的考核,有的学校可能多类招生同时存在,择校难度会增加,家长和学生在多个招生渠道、多所高校申报并行时,面临校考时间交叠等难题时,一定要谨慎选择,尤其在入围后复试确认环节,提交承诺书时要考虑清楚。</p><p class="ql-block"> 5、“复交南”模式一改按高考成绩入围的方式,让更多考生能够参与,增加了逆风翻盘的更多可能,但校测提前,备考时间也变短,考生要想抓住机会,一定要做好学习、复习的整体进度安排,家长合理地参与规划更是非常必要。</p><p class="ql-block"> 6、对于已经持续了三年的强基计划,众多考生及家长的认知已经日趋成熟,在是否选择时,一定从现实角度考虑清楚,自己是想低分上一个名校呢,还是通过强基计划走一个本硕博培养模式省去进入大学后考研申博所面临的压力与风险。</p>

考生

成绩

初试

复试

高考

强基

面试

笔试

模式

入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