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夏女子篮坛一枝花 ——访原吴忠市马莲渠公社女篮领队裁判员何化龙

雪山雏鹰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span style="font-size:22px;">2023年,阳春三月,春风荡漾,莺飞草长,正值“3·8”国际劳动妇女节前夕,笔者有幸见到马莲渠乡农民体育文化兴旺发展亲身经历者何化龙先生。当年奔跑在运动场上的英俊潇洒帅气小伙,如今被满脸的“五线谱”替代,从中看出他是一个饱经沧桑的人。</span></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br></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br></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1994年,何化龙游览广西桂林石林留影。</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span style="font-size:22px;">何化龙回忆到,20世纪80年代初,改革开放的春风吹遍神州大地,农村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后,农村生产力得到极大解放,异军突起,百业俱兴。随着农民物质生活质量的提高,精神文化生活此起彼涨,在毛泽东“发展体育运动,增强人民体质”的精神鼓舞下,具有民族体育文化乡之称的原吴忠市马莲渠公社(现公社改乡)的农民体育文化方兴未艾,体育赛事活动如火如荼。经过体育文化的长期积淀,全公社脱颖而出的以王学文为代表的家庭篮球队和以何化龙为代队的女子篮球队、民族传统体育竞技木球队,被称之为当时县级吴忠市乡村农民体育文化的“三家马车”,并驾齐驱、比翼同飞、蜚声宁夏。</span></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br></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span style="font-size:22px;">原县级吴忠市马连渠公社女子篮球队是蜚声宁夏女子篮坛的一枝花,她们的飒爽英姿展现在1978年《庆祝宁夏回族自治区成立二十周年》纪念画册上。2022年8月中旬,笔者见到同一小区居住的马莲渠乡退休干部满耀林,让其辨认《宁夏》画册照片人物,他感到无比兴奋,手指美女《八骏图》中的姑娘们,从前到后,从左至右,一一介绍女篮队员的古往今昔“金淑萍,在商场经营服装生意;金风花,巴浪湖农场退休工人;金月霞在农村,杨淑英嫁到高闸乡,金翠莲嫁到石炭井;马淑珍在家养老,马瑾梅嫁给一位公安民警,后在吴忠运输公司工作;最后一位姓杨的姑娘,住马连渠乡柴桥二队。其中女篮队员马淑珍就是满耀林的妻子。实际这些人都是原来马莲渠公社乡镇企业地毯厂的农民工。”同时,推荐出了原马莲渠公社体育文化知名人物何化龙。</span></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瞧!小姑娘是个好苗苗,体育从娃娃抓起。图为吴忠市档案馆馆藏1978年,《庆祝宁夏回族自治区成立二十周年》纪念画册中马连渠女篮队员照片。新华社宁夏分社记者陈思禹摄影。</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span style="font-size:22px;">何化龙今年已经65岁,退休5年。他是1981年,从固原农业机械化学校中专毕业,分配到原马莲渠公社参加工作,直到1991年调离农村进城工作。十年间,他是马莲渠农民体育文化的组织人、参与人和见证人。当看到久别40多年的《宁夏》画册照片,他平静的心情顿时激动不已,思绪的话语就像打开了闸门,抚昔追今,声情并茂地重述马莲渠公社农民体育文化活动的辉煌历史。他首先肯定“马莲渠公社是一个传统体育文化之乡。20世界70年代,农民体育文化就搞的风生水起、遐迩闻名。1975年,时任国家体委主任的庄则栋曾经带队视察农民体育文化工作,得到支持和鼓舞”。当时共有7个大队和一个公社机关队组成的8个篮球队,每年举办一届农民体育文化运动会,一连就是七八天。每到秋季举办运动会联赛,农民的参与热情很高,村村有比赛,队队都见面,甚至田间地头就是运动场,农民体育文化活动热火朝天。如木球运动,就是田头画个“牢”,随手弄个三寸长的木棒和一米长的木棍,几个人组成一场比赛,随心所欲的玩,乐在其中。那时的农村体育文化还比较单一,群众文化生活贫乏,每逢乡里的体育文化赛事,观看比赛的观众都是里三层外三层,壮观场面现今不曾多见。运动员思想也都纯洁高尚,以陶冶情操为主,唯一得到的报酬待遇是挣几分工,获得前三名的奖品分别是一件背心、一条毛巾、一块香皂、一瓶牙膏之类。其他参赛队运动员服装、饮食自理,从不计较工分挣多挣少,一切为了娱乐和荣誉。</span></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span style="font-size:22px;">马莲渠公社的女子篮球队在县级吴忠市声名鹊起,后来都可以在全县范围选拔女篮苗子。一直从乡里打到乡外,县内打到县外,常常代表县队对外参赛,曾经打遍宁夏无敌手。先后与宁夏的种子选手石嘴山市平罗县宝丰女篮队争夺冠亚军获胜。当时的队员有个名叫马翠龙,是杨渠小学民办教师,也是女篮队长;马继红个子虽小但“钻极”、速度快、投篮准,主打右前锋;主力中锋金凤霞,身高马大,争夺篮板,无人能比;王秀珍从篮球队起家,能跑能抢,后来乡政府给转正从事计划生育工作,最后调离好几个单位,从哪里退休不得而知。挺有意思的是,一次在与中宁县队的一场比赛中,这群姑娘发扬拼搏精神,勇猛善战,把对方打的落花流水,溃不成军,观众掌声此起彼伏。 </span></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1983年,马莲渠公社举办第13届农民体育文化运动会闭幕式,背景土房反映了当时艰苦条件。</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span style="font-size:22px;">何化龙意味深长地说,给人影响最深的是1983年,马莲渠公社举办第13届农民体育文化运动会,当时闫生孝任书记(上图右3,现已故),公社困难到拿不出500元经费的地步。他就为给运动员配套一身几十元的运动服,就到处“化缘”解决经费,几乎磨破了嘴,跑断了腿。县体委、银南行署体委、自治区体委都跑遍了。找到县体委主任刘福干搓手,没有“玛乃”,表示一定前去祝贺。自治区体委派两个都姓杨的处长提前参与指导赛事活动。开幕式当天,自治区体委主任郭恩山、银南行署体委主任马明、县体委主任刘福等领导莅临祝贺。自治区体委赠送了一台彩色电视机、5个篮球、5个排球,每个运动员发一身运动服。行署体委赞助了300元贺金,县体委刘福主任见此情景,提前没有准备,非常尴尬,随即现场临时借来200元现金赞助。这是马莲渠公社体育文化运动史上举办最具隆重的一次盛会,由何化龙带队表演的民族传统木球赛照片登上了1983年《宁夏画报》创刊号。</span></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1984年,何化龙(前排左3)带领马连渠公社女篮和王学文(前排左5)家庭篮球队代表吴忠市参赛留影。</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马连渠民族传统竞技木球表演。</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span style="font-size:22px;">何化龙还饶有兴趣地介绍到,他是宁夏民族传统体育木球竞赛规则第一编制制定人和初级传承人。1982年,在以宁夏回族自治区自治区副主席马腾蔼为团长的带领下,马连渠民族传统竞技木球队代表宁夏参加中国(内蒙古)第二届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会。同时在前往呼和浩特的列车上,经马腾霭副主席审议通过,何化龙完成了《宁夏民族传统体育竞技木球竞赛规则》,从此马莲渠民族体育竞技木球队开始走出宁夏,在全国大赛中崭露头角。因此,何化龙称得上马莲渠民族体育竞技木球提升发展的鼻祖。何化龙也是吴忠市乡村干部中唯一具有国家一级篮球裁判员资格证书者,是马莲渠公社每年召开体育运动会的总导演、总裁判。篮球裁判场场出战,吹一场球赛,得到5毛钱的补助,就感到高兴地不得了。记得还在固原上中专学习期间,为考取国家级篮球裁判员证,有一段日子,乘夜深人静的时候,在路灯下苦练裁判手势,记忆比赛规则。因此,他的手势稳准快,长哨、短哨、抓“三秒区”都很到位有讲究,动作规范优美,观众赞不绝口。甚至有些姑娘看篮球比赛,都是“看球之意不在球,在乎帅哥手势吹小哨”。</span></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何化龙(后排左3)率领马连渠乡民族传统木球代表宁夏参加中国(内蒙古)第二届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会表演全体运动员。</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span style="font-size:22px;">何化龙高兴地说,马莲渠乡村体育文化的发展,全凭农民群众的自发热情烧旺的。他在马莲渠公社工作期间,带队参加了全国大型体育文化活动几次。其中1982年,代表宁夏参加了中国(内蒙古)第二届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会;1986年,代表宁夏参加中国(新疆)第三届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会表演。1985年,带领马连渠农民自行车队代表宁夏参加了在河南省安阳市举行的全国农民专业户自行车载重预赛,取得第二名成绩和在江苏省南通市举行的全国农民专业户自行车载重决赛,荣获全国第3名成绩。</span></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马连渠公社农民自行车队代表队成员(右一:何化龙)</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span style="font-size:22px;">何化龙直言不讳地说,自己对篮球情有独钟,爱篮球、打篮球、看篮球是他一大嗜好。现在退休在家,每天都看两三场电视篮球转播或回放节目,尤其女子篮球场场必看,一场不漏,成了资深“老球迷”。</span></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1984年,何化龙(后排右5)以裁判员资格参加银南地区首届工人运动篮球赛裁判员留影。</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span style="font-size:22px;">吴忠市利通区马连渠乡农民体育文化久负盛名。1982年,马莲渠公社出席全国农村体育先进工作会议,与会发言交流乡村各族群众开展体育文化活动的经验;1984年,成立了乡体育协会;连续出席了第三届、第四届、第五届全国群众体育工作会议,曾多次被国家、自治区、银南体委评为群众体育先进单位、全国亿万农民健身活动先进集体等。</span></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span style="font-size:15px;">此文2023年3月23日《吴忠日报》刊文有删减。</span></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 文中图片来自宁夏吴忠市档案馆馆藏资料)</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宁夏《档案博览》2023.2期刊发。</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