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庄镇中心小学】校园最美四月天 联合教研谱新篇​

参天澍

<h1 style="text-align: center;"><b>校园最美四月天 联合教研谱新篇</b></h1> “教而不研则浅,研而不教则空”。为了优化课堂教学方式,提升课堂教学质量,促进教师专业成长,实现教育资源共享与互补,4月11日,薛城区陶庄镇中心小学、薛城区实验小学、泰山路小学三所联研共同体学校的业务主任、骨干教师齐聚一堂在学校创美楼合力开展了本学期的第二场联合教研活动。薛城区教体局教学研究中心宋鹏文老师亲临学校指导本次联合教研活动。陶庄学区其他学校的骨干教师也参加了本次联研活动。 本次联合教研活动分为课堂教学展示、枣庄市小学中心团队刘倩工作室专题讲座:《学习目标的确定与叙写》、交流研讨三个环节。 <h1 style="text-align: center;"><b><font color="#ff8a00">课堂展示</font></b></h1> <h3> 语文教学活动,由我校刘娟老师执教了部编版二年级下册《亡羊补牢》一课。虽然是低年级的课堂,但刘娟老师并没有完全牵着学生逐段进行讲解与分析,而是本着“用教材教,而不是教教材”的的原则,引领学生感悟文本,注重课堂的开放向和知识的整合以及学生主体地位的体现,把学生真正放在课堂的正中央,很好地体现了“教-学-评的一致性”原则。</h3> 《亡羊补牢》部编版二年级下册第五单元的《寓言二则》其中的一则,二年级下册第五单元是以“看法”为主题的一个单元,本单元重点是“根据课文内容,谈谈简单看法。”虽然是二年级,但刘娟老师能从单元整体入手,开课伊始就告诉学生这是有关“看法”的一个单元,“将在《寓言二则》中说看法,在《画杨桃》中知看法,在《小马过河》中解看法,在口语交际中用看法”。明确了单元的学习重点,注重单元整合,能站在单元整体的高度,这一点对于低年级教学来说非常难得。 数学学科由郑红梅老师执教《平均数》。真实情境的创设是本课的一大亮点。郑老师创造性的创设四年级、五年级老师踢毽子比赛的情境,引入《平均数》的教学,由四、五年级参加比赛的人数不一样,得出:人数不一样总数就不能作为比较两个小组跳绳整体水平的依据,从而引出学习“平均数”的必要性;在练习环节,郑老师利用自己与本班同学比身高,“4人平均身高146厘米”这样一个开放性问题让学生去自由阐述这句话蕴含的含义,让学生用数学的眼光观察身边世界,用数学的语言去描述现实世界,既巩固了平均数意义的理解,又进行了应用。 学习任务设计的层次性是本课的第二大亮点。郑老师在学习任务1完成的基础与前提下,设计的学习任务2,有难度、有梯度,充分激发学生的思考,有利于平均数意义的深化、平均数特性的学习。 本课的第三大亮点是有深度的设问。郑老师以“平均数10是哪位老师的踢毽子个数吗?”“如果四年级再来一位老师参加,四年级老师踢毽子的平均个数会发生变化吗?”“是不是五年级老师的踢毽子水平个个不如四年级老师?”等有深度的设问把学生的思维向引向纵深处处,促进学生的深度学习 。 美术学科由我校宋彬彬老师执教四年级的《色彩的渐变》。宋老师这节课比较突出的有五大亮点:<br> <div> <br> <br></div> 1. 教材分析,目标确立。无论什么学科都要依纲据本,目标的确立很重要,结合新的教学理念,需要讲课教师的认真钻研,分析总结才能确立。通过宋老师的这节课我们不难看出在这个问题上下了不少功夫,体现了新的教改思想。<br> 2. 本课由三个学习单由浅入深贯穿整个教学过程。三个学习单目标任务明确,在尊重学生自主学习的基础上,层层深入,师生在非常和谐的学习氛围中完成,可见教师平时的教学基本功是很扎实的。 3. 课件制作精美,教学具准备充分。好的课件更有利于我们的教学,更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可以点燃学生高涨的学习热情,会主动积极配合教师完成本次的学习活动。一节课好的教学具是前提,也是保障,学生看到这么多的材料怎么能不动心,怎么能没有想表现的冲动,这两方面宋老师做到了。<br> 4. 教学过程学生参与度较高。一节课40分钟,想始终让学生保持高度的学习欲望不太容易,学生会随着教师的语言、教态、要求等产生变化,教师采用多种方法灵活掌控和引领学生始终保持对学习的热情,同时也说明对本学科的喜欢。 5. 板书简单明了。好的板书简单有效,能概括本节课所学的知识点,知识形成过程,容易在学生脑海中形成图像,增加记忆,学生容易梳理本节课的知识点,更好的把本节课知识运用到实际的作品创作中。 <h1 style="text-align: center;"> <b> <font color="#ff8a00"> 专题讲座</font></b></h1> 本次活动第二环节是我们学校教导处刘倩主任关于《学习目标的确定与叙写》的专题报告。刘倩结合郑红梅老师《平均数》一课,从学习目标的内涵、学习目标的确定与叙写,几种课型学习目标的叙写,关于学习目标几点困惑这几个方面给大家做了汇报。 刘倩主任重点讲解了学习目标的确定与叙写,首先对学习目标的构成要素、学习目标与三维目标的关系、学习目标叙写的基本句式做了解释与分析,接着重点着重示范了怎么分解课标、剖析分解核心内容,怎么把内隐的行为动词替换成可评、可测的显性行为动词,怎么确定行为条件和表现程度,展示了最后成形的学习目标。 刘倩主任还立足当前大家学习目标的困难点,对数学几个基本课型:数的认识、计算;图形的认识、计算;概念课的学习目标的确定与叙写进行了示范。<br>本次培训在区市《学习目标确定与叙写》基本功大赛之前,立足教学实际和老师的需求,可以说“想老师们所想,急老师们之急”,是必要、有用、务实的一次培训。<br> <h1 style="text-align: center"> <font color="#ff8a00"> <b>交流研讨</b></font></h1> 在交流探讨过程中,参与听课的教师对本次活动的三节现场展示课给予了高度的评价,提出了合理的建议,同时也把自己在课堂教学实施过程中遇到的困惑与大家共同探讨。<div><br> 刘娟老师巧妙地设计教学环节,围绕单元重点设计本课学习目标,结合学习目标制定学习任务,围绕学习任务,结合评价完成整个学习过程。条理清晰.层层递进,用点拨法和情景法使学生一步步理解故事的含义,体会寓言的寓意,更容易落实重点。高超的课堂驾驭和随机应变的能力,轻松、愉悦的课堂氛围,亲切、自然、沉稳的教风,极富激励性的语言,给听课老师留下了深刻的印象。<br></div> 研讨环节最后,实验小学的赵燕主任,结合自己的理解以及多年教学经验,首先从学生“学什么?能学什么?可教什么?可评什么?”结合“本课之前的知识,本课了之后的知识”对刘娟老师执教这堂课的目标的确定与叙写进行了指导和修改,使本堂课学习目标在叙述上更加细致,具有操作性;然后从低年级教学要“写好字,读好书”两个方面对本堂课教学了提出了中肯的建议。 数学评课环节,老师们各抒己见,谈了自己的收获和建议。来自实小的李艳秋老师认为郑红梅老师的课有三点值得学习:1、创造性的使用教材,引入学习,学生学习兴趣更浓;2、活动的设计有层次,第二三个活动呈现了学习的进阶,3.教师的设计独居匠心,“宋老师上场”这一问题比较有开放性,通过学生的思考、交流进一步加深对平均数意义的理解。<div> 宋鹏文老师也对郑红梅老师的课给予了肯定,宋老师认为本节课以学生为主体,老师知道学什么怎样知道学生学,孩子们敢说、会说,本节课目标、评价、活动一一对应。<br></div> 宋鹏文老师对本次联研活动给予了高度评价,她认为本次联研活动,真正是“培训引领 课堂践行 活动聚力,三策并举奔达标”的、有实效的联研活动。<br> 宋老师欣喜的看到了老师们的三个转变与提升:<br> 第一,能够看到课堂预期中的变化,教师教的意识在转变,老师们基于新课标以学为中心,脑中有新课标理念;<br> 第二,业务骨干迅速成长,下一步希望各位业务骨干继续“先学一步,深学一层”,引领辐射、带动促进所有教师的专业成长;<br> 第三,联合教研共研、共学、共成长,本次三校联研活动“为需所研”、高效务实,真正是共研、共学、共成长。希望下一步实验小学和陶庄镇中心小学在“课堂评价”、“课堂模式构建”、“和谐互助课堂”方面多多交流,携手共进。 美术评课时,各校教师代表对宋彬彬老师作为一名青年骨干教师给予了肯定和鼓励,宋老师执教的“色彩的渐变”这节课,教学环节流畅,课前准备充分,课件制作精美,完全体现了“教-学-评一致性”的教学原则。本节课真正做到了教师教什么,怎么教,学生学会了吗,目标达成度比较高。教学过程中可圈可点的地方很多,值得老师们学习与借鉴,听课老师们纷纷表示为自己的课堂教学提供了宝贵的经验。大家一致认为是一次成功的联研活动,每一位参加活动的老师都感觉收获满满。 “ 联合教研,实现教学相长,优势互补,促进共同进步。”此次联合教研活动进一步促进了校际间的交流与联系,拓宽了教育教研的新渠道,推动了课堂教学研究活动深入开展,对教师的专业成长和各校教学教研工作起到了积极促进作用。同时本次活动也体现了我校语文、数学、美术教研团队认真钻研教材、团结协作探讨教学方法的敬业精神,真正向提质增效的教育教学目标一同携手奋进! 编辑:刘存梅、刘倩、陈秀政<br>摄影:李长青、侯荣阳<br>记录:张庆<br>审核:刘向元<br>

老师

学习

教学

学生

目标

教研

叙写

课堂

活动

教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