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幼儿为主的植物角创设

吾君王 乃起灵

<p class="ql-block">  本次教研我园小、中、大班自然角存在哪些问题?如何进行改进?如何让幼儿更好地参与自然角创设与管理,做自然角的小主人。</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18px;">一、自然角存在的问题</b></p> <p class="ql-block">小班:</p><p class="ql-block">1.自然角缺少肉儿参与的痕迹。</p><p class="ql-block">2.有些班级的材料分类不清楚,土培、水培没有做好标记。</p><p class="ql-block">3.幼儿在浇水后没有做标记。</p><p class="ql-block">4.小班幼儿观察的植物应多为大叶植物或花期长的的植物。</p><p class="ql-block">5.自然角缺少材料柜和活动操作需要用材料,如:桌子、凳子、笔、记录表。</p> <p class="ql-block">中班:</p><p class="ql-block">1.测量工具太少。</p><p class="ql-block">2.花的种类少,种植区吸引不了孩子。</p><p class="ql-block">3.幼儿自主管理比较随意,没有体现幼儿的责任感。</p><p class="ql-block">4.观察的点太散,不焦距,要有选择性,要体现有互动和幼儿探索的过程。</p> <p class="ql-block">大班:</p><p class="ql-block">1. 陈列植物架缺乏统一性。</p><p class="ql-block">2. 自然角植物种类贫瘠。</p><p class="ql-block">3. 自然角植物分类不明晰。</p><p class="ql-block">4. 缺乏相对应的支持的阅读材料,以及相对应的工具。</p><p class="ql-block">5. 自然角活动没有上升至园本、班本活动;幼儿总是缺乏自主观察性,都是“偶然” 观察。</p><p class="ql-block">6.走廊本身宽敞明朗,但由于植物角的加入,在周四运动超市时场地略显拥挤。</p><p class="ql-block">7.陈列架子单一,种植容器不够美观。</p><p class="ql-block">8. 缺少幼儿主动加入,缺乏生机、缺乏幼儿观察、种植影子。</p> <p class="ql-block"><b>二、如何创设与管理自然角</b></p> <p class="ql-block">  谢风生园长: 自然角是发展幼儿对周围物质世界的好奇心、激发他们探索周围物质世界和学科学的兴趣,培养幼儿关心、爱护自然和环境的积极态度。教师如果能引导幼儿创设和照顾好自然角,让幼儿用自己的感官去发现事物的特征、规律,那就真正发挥了自然角的教育作用。</p> <p class="ql-block">自然角的创设:</p><p class="ql-block">1.根据幼儿的兴趣或主题来调整自然角,不仅能够有效激发幼儿的兴趣,还能延伸主题内容,让幼儿进行深入地讨论,更好地融入主题活动。</p><p class="ql-block">2.要注意季节性。不同的植物有着不同的生长周期和适宜的季节,所以教师要根据季节及时更替自然角的植物。教师可以在季节更替的时间段与幼儿说一说适宜该季节生长的植物,并延伸话题,引发幼儿的兴趣。</p><p class="ql-block">3.丰富自然角的内容:植物展示区、蔬菜水果作品展示区、干果农作物展示区、种植观察记录区和饲养区。</p><p class="ql-block">4.利用废旧材料,创新布置自然角:牛奶杯、纸盘、蛋托、饮料瓶、油桶、洗衣液瓶子等都是我们日常生活中常见的材料,经过家长和幼儿进行手工制作,最后就会变成自然角里一道亮丽的风景。</p><p class="ql-block">5.幼儿园置办置物架,种植工具。</p><p class="ql-block">6.投放要多样,尽量避免重复,除对比试验需多盆操作外,其他植物只摆一盆即可,这样可以为孩子的观察、探索提供更多的选择。</p><p class="ql-block">7.材料投放突出年龄特点</p><p class="ql-block"> 在不同的年龄阶段,幼儿的身心发展是不同的。幼儿期的孩子发展较快,从具体形象思维到抽象思维的转变需要大量的信息资源。幼儿的年龄差异、个体差异都显示出他们对自然角材料需求的不同,所以教师投放材料要突出年龄特点,注重个体差异。</p><p class="ql-block"> 小班的自然角材料投放要尽显童趣。小班幼儿的感官发育较好,对周围世界充满好奇,看到新奇的事物就会主动靠近,并尝试去探索。所以从投放的材料器皿上就要突显童趣。比如颜色鲜艳的或动物图案的花盆,而且器皿不容易损坏,这样更能吸引幼儿的注意。自然角观察的植物应多为大叶植物或花期较长的植物,小班幼儿的年龄特点体现在他们必须去触摸、去体验、去感受。大叶植物方便幼儿观察、触摸。小班幼儿的年龄小,动手能力较差,我们在种植时多采取小组式种植,选择的种植植物应为种植周期短且果实明显的植物。小班饲养的小动物多以观赏为主,安全为首要。水果娃娃是小班幼儿最喜欢的自然角材料,尤其是和爸爸妈妈一起动手制作,更能激发幼儿的成就感,也能突出年龄特点。</p><p class="ql-block"> 中班的自然角相对小班自然角要更丰富些,投放材料要层次分明,要给幼儿同时对比性观察的机会。中班幼儿对形状区分比较感兴趣,所以在投放绿叶植物时,可以按叶子形状进行摆放,让幼儿观察叶子形状并且对比异同。种植活动的进行相对容易很多,中班幼儿可以自己讨论种什么,在老师的帮助下进行种植活动。中班幼儿自我探索的机会更多,从选种到种植管理相对独立。但是中班幼儿的比较喜欢抢着做事,这就允许在自然角可以进行2盆到3盆的同样植物进行观察比较。中班幼儿可进行简单的对比试验,比如发豆芽、泡蒜苗等。中班的自然角投放的动物相对小班要突出季节性,可观察生长周期稍长的动物,如蚕宝宝吐丝、结茧的过程。</p><p class="ql-block"> 大班的自然角相对中小班材料更为丰富。大班幼儿的探索能力发展迅速,对知识的渴求增强,好学好问,实验性强。所以观赏类的植物可以少一些,主要突出实验类材料,进行实验操作。种植区,大班可以探索同种植物在不同环境下的生长情况,这就要老师提供水、沙、土、棉花等实验材料。大班自然角要体现幼儿自主探索的过程,还需提供记录表方便幼儿记录。大班幼儿的感知能力发展较快,自然角要提供多种材料供幼儿探索体验。幼儿了解物种的多样性,感受根系的变化。大班幼儿动手能力强,观察事物的变化仔细,这就需要提供更精密的仪器供幼儿使用,比如刻度尺、玻璃容器、温度计等。大班幼儿的注意力提升到了25-30分钟,且持续观察能力也发展较好,自然角最好要提供生长变化快的小动物,金鱼、乌龟已经不适合摆在大班的自然角了,像蛹、小蝌蚪这类小动物适合在大班投放,因为他们有一个从小到大的演变过程。</p> <p class="ql-block">加强自然角的管理,提高主人翁意识:</p><p class="ql-block"> 在自然角投放或种植、养殖的动植物都是幼儿感兴趣的,自然角的墙饰布置也让幼儿参与到活动中来。兴趣是幼儿主动管理的源泉,只有这样才能吸引到幼儿参与到主动管理自然角的活动中来。在自然角的创设之初,老师要广泛听取幼儿的意见,让幼儿做自然角的主人,老师成为活动的支持者、鼓励者。</p><p class="ql-block"> 1. 小班幼儿的模仿能力很强,自然角的管理需老师进一步引导。幼儿可以在教师的帮助下给植物浇水,给小动物喂食。</p><p class="ql-block"> 2. 中班幼儿的责任感相对增强了,他们愿意为班级自然角服务、管理。所以我们可以用值日生的方法,每天请小值日生分工轮流照看动植物,这样既避免了争抢现象的发生,又培养了幼儿分工合作、相互帮助的好品质。</p><p class="ql-block"> 3.大班幼儿已经完全可以独立做好自然角的管理工作,他们可以自己设计墙饰、自己分工,建立值日生工作流程。自己发现问题与同伴讨论并想出解决方法去实验。值日生可以在交接班时告知明天的值日生需要注意哪些问题,动植物的生长情况等等。自己整理劳动工具,打扫自然角,探索工具的使用方法。教师在此过程中尽量不要打扰孩子,把空间留给孩子。</p><p class="ql-block"> 4.重视教师的主导作用,首先,老师应自我充实,学习相关专业理论知识,了解并掌握种植、养殖的技巧,提前实践,这样就不会在指导幼儿时出现问题,让幼儿产生挫败感。其次,老师要摆清自己的位置,大、中、小班的站位要不同。在小班,老师要以引导者的身份出现;在中班,老师应做一名协作者;大班幼儿自主能力较强,教师应以支持者的身份一起和孩子们活动。再次,教师要寓教育于活动中,将自然角活动与主题活动相结合,在自然内容的设置上可以考虑与课程配合。根据不同季节收集不同材料,突出春夏秋冬的季节性。</p> <p class="ql-block"><b>三、我园自然角存在的优势</b></p> <p class="ql-block">1. 楼道宽敞明亮,能否利用楼道优势打造角落微景观。</p><p class="ql-block">2.阅读室藏书也不少,综合利用打造园级阅览室的同时布置角落微景观。</p><p class="ql-block">3. 天井、与侧面楼道非常优美,可以多种植一些悬挂、垂悬的植物,打造绿色校园。</p><p class="ql-block">4. 周边自然公园、人造公园比较多,并且环境优美,植物种类多;对幼儿的植物种类知识拓展有极大的帮助。</p><p class="ql-block">5. 三角梅多,但是缺乏不一样的品种;也可利用三角梅优势打造外部环境,当然需要学会如何修建以及对应工具。</p> <p class="ql-block"><b>四、教师的专业水平的提升</b></p> <p class="ql-block"> 谢风生园长向老师们推荐了相关的书籍《角落里的生机》</p>

幼儿

自然

植物

小班

材料

种植

观察

投放

探索

教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