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婺源被誉为“中国最美的乡村”,真是名不虚传。懂婺源的人来到婺源都会选一个自然落村小住,呼吸森林中的负氧离子,欣赏田园风光,享受一段远离喧嚣的安静时光。</p><p class="ql-block">      婺源的村落不仅山美水美民居美田园美,而且村名亦美。你听:晓起、诗春、菊径、词坑、赋春、雍溪、桃源......一个个村名就像诗一样动听,让人心生无限遐思。</p>  <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3月25日,三清媚一行六十多人,走进一个叫晓起的村庄观赏。哇,晓起!是从孟浩然的诗里走出来的吧!“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晓起,是催人早起,珍惜春光吧!</p><p class="ql-block">       当拂晓的曙光攀上后山古樟树顶的时候,晓起的一天缓缓开启了。</p><p class="ql-block">    山峦间晨雾弥漫,如一层洁白的轻纱,如梦如幻。</p><p class="ql-block">     退去轻纱,粉墙黛瓦的徽州民居苏醒过来,袅袅炊烟,是尘世最美的烟火。</p><p class="ql-block">     小溪像一条碧绿的缎带,穿村而过。一座古老的石桥横卧在溪流之上,小溪顿时有了厚重感。</p><p class="ql-block">          女人们走过石板桥,蹲在溪边的青石上洗衣服,叽叽喳喳,说着徽州方言,小溪热热闹闹的。</p>  <p class="ql-block">  晓起古属徽州,粉墙黛瓦的徽派民居鳞次栉比,排列在溪边。木雕、砖雕、石雕工艺精湛。你看:礼耕堂、继序堂、百忍堂......显示主人的富足与深厚的文化修养。耕读传家是徽州人的基因。</p>  <p class="ql-block">  徽派民居不只是粉墙黛瓦,不只是高高的马头墙,还有照壁,照壁上的“福”,既是书法又是绘画,是书法和美术的珠联璧合。你看:一只仙鹤和一只梅花鹿亲密地依偎在一起,仙鹤是长寿的鸟,长寿是五福(长寿、富贵、康宁、好德、善终)之一,鹿谐音“禄”,象征福禄双全。表达了徽州人对幸福生活的向往。</p>  <p class="ql-block">  晓起的小巷深深,令人着迷。穿过小巷的拱形门,仿佛回到童年时光。“撑着油纸伞,独自彷徨在悠长悠长又寂寥的雨巷,我希望逢着一个丁香一样的结着愁怨的姑娘...”诗人赋予小巷刻骨铭心的爱情。今天在晓起的小巷里漫步的是衣袂飘飘灵魂有趣的三清媚,你如果今天恰好也在,转角或许会邂逅一场浪漫的爱情。</p>  <p class="ql-block">  晓起的皇菊蜚声海内外。晓起村有好几家卖皇菊的店铺,一朵朵金黄色的皇菊很吸引人的眼球。它是中国茶文化专家陈文华教授的杰作。一个偶然的机会陈文华教授来到上晓起村,在一栋古老的房子里看见一架四个木桶的水转捻茶机,这种制茶机器在元代的农书有记载。可见晓起村至少有四百多年的制茶历史。在陈教授的力推下,上晓起村被打造成“中国茶文化第一村”。</p><p class="ql-block">      从此陈文华教授长住上晓起村,他带领村民种皇菊。皇菊极具观赏价值,体积大,色泽金皇,花型美,一朵朵菊花如绒线球,一丝丝花瓣如金色的丝线,摇曳生姿。皇菊气味幽香,用沸水冲泡后像鲜花一样绽放,非常美观。皇菊具有清热解毒降火功能,有药用价值。</p>  <p class="ql-block">  晓起村中有一个景点叫“双井印月”,很有特色。双井就是两口井,左边一口井是用来清洗水桶的,右边一口井是吃的。没有自来水的时代,村民们到井里挑水喝。他们先到左边的井里清洗干净水桶,然后再到右边的井里舀水,担回家饮用。古人是多么讲究饮水卫生啊!井里的水现在依然清澈见底,可以饮用。</p>  <p class="ql-block">在晓起村遇见文革旧址,很是好奇。房子是上世纪六七十年代的平房,空间很大,应该是生产队全体社员开会学习的场所。正前方上面是“团结紧张,严肃活泼”八个大字,下面摆放了皇菊、香樟工艺品和文革时期的瓷盘。四面墙上写满了毛主席语录,如:我们是马克思主义者,马克思主义叫我们不要从抽象的定义出发,而要从客观出发,从分析这些事实中找出方针、政策、办法。字很见功底,美观。</p><p class="ql-block">房子里是香樟木器具,有大小不一的箱子和小物件。满屋都是樟木的香。</p>  <p class="ql-block">婺源的茶有上路茶和下路茶之分,上路茶生长环境海拔高,云雾缭绕,茶叶品质好;下路茶相对上而言生长环境海拔低。晓起茶属于上路茶,茶汁浓,茶味香,耐泡。</p>  <p class="ql-block">  晓起还有好几家木工作坊,主要材料是樟木。木工师傅用传统技法做了许多凳子、箱子、模具等。站在店铺外面就闻到浓浓的樟木香。樟木箱子放衣物可以防虫,还有一股清香。上世纪七十年代,年轻人结婚流行三大件:上海牌手表、缝纫机、樟木箱。可见樟木箱是个宝物。</p><p class="ql-block">王老师爱好做美食,他相中了两个印粿的模具。你看有“福禄寿喜”的字样,美食里寄托着人们对美好生活的的向往,渗透着浓浓的文化底蕴。</p>  <p class="ql-block">  走到一个幼儿园,看到一个牌子上写着“古樟树群”,一个大妈主动给我们指路,并带我们走了一段路,路上给我们说起傻教授的事。她说:“幼儿园是傻教授办的,不收费。他还义务教晓起人种皇菊,为晓起开发了皇菊的产业。过一段时间来晓起,田野里皇菊花盛开了,到处都是金色的皇菊,很耀眼!可惜傻教授已经不在了。现在他儿子接过他的事业,继续做皇菊产业。”</p><p class="ql-block">     我们问她傻教授叫啥名字,她说不知道,傻教授住上晓起,我是下晓起,我们村里的人都喊他傻教授。</p><p class="ql-block">      我们来到古樟树群,樟树很粗,最粗的有围栏拦着,村里人说:绕大树三圈,好运来!</p><p class="ql-block">我们一个个都绕树走三圈,希望好运连连。</p><p class="ql-block">      往回走时想,途经一家卖皇菊的店铺,美女老板热情的邀我们喝茶,给我们泡了菊花茶、玫瑰花茶,我们有些不好意思。她说,品一下晓起的皇菊和玫瑰花茶,养颜美容。游了一圈晓起,我正好渴了,金黄明亮的色泽,很养眼;入口淡淡的清香,有回味。我们边喝边聊,美女老板说,下晓起姓汪。晓起的皇菊出名,是傻教授的功劳。临走,我们买了几盒皇菊,回家品尝。</p><p class="ql-block">          清山绿水、樟树群、徽派民居、青石板路是晓起的标配。</p><p class="ql-block">        皇菊、茶叶、木工、农庄、民宿......是晓起的产业。</p><p class="ql-block">      傻教授的皇菊产业后继有人,皇菊卖得红红火火,傻教授“傻”得很值。</p><p class="ql-block">      待到重阳日,还来赏皇菊。</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