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题记:</p><p class="ql-block"> 你听到了美</p><p class="ql-block"> 那是花开的声音</p><p class="ql-block"> 你听到了暖</p><p class="ql-block"> 那是春风刚吹过</p><p class="ql-block"> 你听到了好</p><p class="ql-block"> 那是春雨轻轻滋润</p> <p class="ql-block"> 小学时期是人的行为、性格和智力迅速发展的关键时期。由于身心变化比较快,加之文化知识及社会经验的不足,小学生很容易产生不健康的心理。当前后疫情时代,增强全体师生及家长关注心理健康的意识,提高小学生心理保健和情绪调节的能力,使他们形成良好的品格和健康心理,是小学教育教学义不容辞的责任。我校利用国旗下的讲话、班会课,说说心里话等活动,大力宣讲,积极疏导,引导少年儿童健康成长。</p> <p class="ql-block">一、校园心理培训篇</p> <p class="ql-block">(一)国旗下的讲话。</p> <p class="ql-block">心理学专业袁方老师对学生进行专业心理健康教育知识培训。</p> <p class="ql-block">感恩父母、感恩老师、感恩社会之我见。</p> <p class="ql-block">(二)利用黑板报进行宣传教育。</p> <p class="ql-block">(三)班会课教育。</p> <p class="ql-block">(四)请你听见我说__学生把自己的烦恼、忧愁、快乐、悲伤一吐为快,让快乐加倍,痛苦减半。</p> <p class="ql-block">二、心理健康知识篇</p> <p class="ql-block">(一)、小学生心理健康的标志</p><p class="ql-block"> 智力发育正常、喜学爱问、情感丰富、情绪开朗、行为活泼而有一定的自我控制能力;合群、乐群、能适应集体生活,能与同伴友好相处等等。</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二)、小学生心理问题的主要表现</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1. 狭隘:即斤斤计较,心胸狭窄,不能容人也不理解别人,对小事也耿耿于怀,爱钻牛角尖。</p><p class="ql-block">2. 嫉妒:当别人比自己好时,表现出不自然、不舒服甚至怀有敌意,严重者还用打击、中伤手段来发泄内心的嫉妒。</p><p class="ql-block">3. 敏感:即神经过敏,多疑,常常把别人无意中的话、不相干的动作当作对自己的轻视或嘲笑,为此而喜怒无常,情绪变化很大。</p><p class="ql-block">4. 失落:小学生抱有许多的幻想,他们会付出种种努力甚至刻意追求,当这种需求持续得不到满足或部分满足,就产生了失败感。</p><p class="ql-block">5. 自卑:对自己缺乏信心,以为在各方面都不如别人,无论是学习上,还是在生活中,总把自己看得比别人低一等,这种自卑严重影响了情绪。</p><p class="ql-block">6. 叛逆:小学生正处于成长过渡期,独立意识和自我意识日益增强,迫切希望摆脱大人的监护。同时,为了表现自己的与众不同,易对任何事情持批判的态度。</p> <p class="ql-block">(三)、原因分析</p> <p class="ql-block">(四)、心理健康教育策略</p> <p class="ql-block">温馨提示:家长可以这样做</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 最最关键的:不要让暴力教育主导 孩子。孩子犯了错,很多父母都采用打骂的方式。然而打骂孩子不但不会让孩子认识到错误,还会破坏孩子和父母之间的亲密感情,特别容易对孩子的心理产生不良影响。比如对一些性格较为外向的孩子采用打屁股等暴力手段进行教育,不但不能起到教育作用,还容易让孩子产生逆反心理,甚至还会让孩子模仿用暴力手段解决问题。对于胆小的孩子采用暴力教育手段,会使孩子变得更缺乏自信、充满挫折感,不利于孩子良好性格的塑造。</p> <p class="ql-block">1.多多了解孩子,同孩子做协商</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家长在忙于工作的同时,也一定要抽出时间来多了解孩子,与孩子、孩子的老师多多沟通,尽量对孩子在学校和家庭中的表现有一个全面把握。多一分了解,就少一分误解。这样一旦孩子真有不听话的时候,也能比较明白应该如何去引导孩子。</p> <p class="ql-block">2.耐心倾听孩子,真正放下身段</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有些家长总喜欢在孩子面前保持威严,习惯用以上对下的态度,用指责或命令式的语气来对待孩子,这常常让孩子难以接受。希望家长真正放下身段,从内心尊重孩子,不要再用命令的口气跟孩子说话,将孩子当做成人一样给予尊重。</p> <p class="ql-block">3.盛怒时不管教孩子</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在极度愤怒的状况下,家长肯定无法以理性的方式来管教孩子。所以,当家长无论如何也平静不下来的时候,建议家长暂时离开现场,或是转移自己的注意力去做别的事,如打电话给朋友聊聊、听音乐等。等自己平静下来以后,再和孩子好好谈谈。</p> <p class="ql-block">4.修正对孩子的期望</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不要总是要求孩子按照大人的心意去生活,这样不只是孩子痛苦,就连大人也很痛苦。孩子也是人,当然有他自己想做的事,因此,同孩子做协商,各退一步也许是很好的方法。 </p> <p class="ql-block">5、家长以身作则</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孩子是家长的镜子,家是孩子的港湾。父母积极的人生态度、稳定的家庭关系、与孩子良好科学的沟通方式以及对于孩子潜在能力的关注、鼓励及培养,都会在他们的心里种下积极的人生观。</p> <p class="ql-block">最后忠告:父母不“狠心”,很多教育都是无用的!</p><p class="ql-block">1、每个溺爱孩子的父母,都是要付出代价的。</p><p class="ql-block">2、爱孩子,就要让他受劳动的苦。</p><p class="ql-block">3、爱孩子,就要让他受挫折的苦。</p><p class="ql-block">4、爱孩子,就要让他受读书的苦。</p><p class="ql-block">5、有管有教有罚,才是对孩子最好的爱</p> <p class="ql-block">(五)、家校共育,快乐成长</p> <p class="ql-block">家校共育,齐心协力,让我们一起关注孩子的性格、情绪、意志、品格、兴趣爱好的培养,关注孩子们的身心健康,携起手来,让“爱”共同点亮孩子们的“心灯”,让每一位孩子心灵都洒满阳光,照亮他们人生的美好长路!</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