恢宏神圣的布达拉宫,我终于目睹了你的真容!(拉萨之旅美篇一)

董萍

<p class="ql-block">  西藏布达拉宫这个名字如雷贯耳,很早就从各种书籍中知道了它的存在价值,它除了具有很独特的建筑魅力,还保存了大量而极其珍贵的历史文物,被列为世界历史文化遗产。因此,无论它的历史文化价值,还是建筑艺术造诣都是独一无二的!这是一个神秘而令人向往的地方,一直就心心念念,很想去一睹它的风采!本来前两年计划前往,受疫情影响,今年三月下旬终于成行,虽说身体有些高反不适,我还是坚持登上了布达拉宫,实现了我的心愿!因为喜欢摄影,狂拍了不少照片,力图能从多角度展现这座宫殿的建筑特色和它的艺术魅力!从中精选了一部分照片编辑成两集美篇以做纪念,亦乐于朋友们分享!</p> <p class="ql-block">  布达拉宫位于中国西藏自治区首府拉萨市区西北的玛布日山上,海拔3700米高,是一座宫堡式建筑群。一说它是吐蕃王朝松赞干布藏王为迎娶尺尊公主和文成公主而兴建;另一说是松赞干布为迁都拉萨后所建造的王宫。于17世纪重建后,成为历代达赖喇嘛的冬宫居所,为西藏政教合一的统治中心。1961年,布达拉宫成为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第一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之一。1994年,布达拉宫被列为世界文化遗产。布达拉宫的主体建筑为白宫和红宫两部分组成。整座宫殿具有藏式风格,高200余米,外观13层,实际只有9层。由于它建于山腰,依山势垒砌,群楼重迭,殿宇嵯峨,大面积的石壁又屹立如峭壁,使建筑仿佛与山岗融为一体,气势雄伟。(此段文字来源于百度网络)</p> <h3>白天,不同角度的布达拉宫正面景色。</h3> <h3>看,这是50元人民币背面布达拉宫的图案。</h3> <p class="ql-block">这么有意义的地方,一定要拍张照片留念。</p> <p class="ql-block">从局部观赏其建筑特色。</p> <p class="ql-block">每天前来参观的游客络绎不绝。</p> <p class="ql-block">游客们正有序的向着布达拉宫最高处金顶攀登。</p> <p class="ql-block">最高处金顶是进行各种宗教活动的重要场所,里面宽阔、整洁,仪式感很强,令人素然起敬,身处其境感觉人的心灵都得到净化。</p> <p class="ql-block">很有特色的窗户和墙体构造。</p> <p class="ql-block">富有藏族特色的门与装饰品。</p> <p class="ql-block">团友们抓紧时间拍照留念。</p> <p class="ql-block">创意构图,大小人同框。</p> <p class="ql-block">从背面不同角度、不同时间段来观赏布达拉宫的景色。</p> <p class="ql-block">夜色降临,蓝调下,布达拉宫正面景色宛如雪域高原上一颗耀眼的明珠。</p> <p class="ql-block">蓝调下,布达拉宫背面景色宛如建造在水中的一座宫殿。</p> <p class="ql-block">没有了白天川流不息的游客,夜幕下的布达拉宫显得宁静、肃穆。</p> <p class="ql-block">夜色太美了!拍摄了一段小视频。</p> <p class="ql-block">布达拉宫后墙上绘刻着许多这种图案和藏文字,我不懂其含义,重点观赏其艺术特色。</p> <p class="ql-block">与一位藏族小美女合影留念。</p> <p class="ql-block">布达拉宫后墙上安装了许多这种整齐划一、金光闪闪的转经筒,无论是游客还是僧人到此都会摸摸它,转转它,祈福带来好运。</p> <p class="ql-block">入乡随俗,我也来触摸一下转经筒,转转运。</p> <p class="ql-block">一位藏族老妇人正在认真细心的修缮转经筒。</p> <p class="ql-block">布达拉宫后门的一个出口。</p> <p class="ql-block">在西藏到处能够看到藏民居住的屋顶上高高树立着这种五彩缤纷的经幡,堪称西藏地区一道靓丽的风景线。</p> <p class="ql-block">藏民住宅大门的构造也是彰显了民俗文化风格。</p> <p class="ql-block">站在高处俯瞰龙王庙。</p> <p class="ql-block">站在高处俯瞰拉萨市一隅。</p> <p class="ql-block">  西藏布达拉宫之旅给我留下深深的记忆,深感藏族历史文化之伟大而深厚!充分体系了藏族人民的聪明智慧和藏族古建筑迷人的特色!布达拉宫能够完好保存至今,不仅是藏族人民的骄傲,也是我们中华民族的骄傲!也是世界文化史上无与伦比的一大遗产!(本集完)</p><p class="ql-block"> 感谢关注与观赏!</p><p class="ql-block"> 董萍:摄影于2023年3月下旬</p><p class="ql-block"> 编辑于2023年4月上旬</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