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日桃花盛开时,来到了上海浦东南汇桃园,漂亮而壮观的桃花美景令人赞叹不已,然而就在桃园周边却还藏着一个小小的千年古镇。在好友的推荐下,步入了这个宁静古朴的江南水乡古镇。南汇新场古镇原称“石笋里”,素有“浦东第一镇”的美誉。作为千年古镇,新场积聚、沉淀了丰厚的历史文化,或许是由于位置偏于原上海市郊南汇县西南端,交通不便,所以不为人们所熟知。新场古镇依旧保留着一份天然、淳朴的原生态文化,小桥、流水、茶楼、老店、古宅与古寺,共同构成了一幅江南水乡图。 新场古镇建于东汉时期,始称清源。直至宋明时为思安乡地。千年古镇记载着上海的千年历史,新场古镇原为下沙盐场的南场,是当时盐民用海水晒盐的场所。后来随着海滩的慢慢伸延,盐场也逐渐成了盐民居住和交换商品的地方。 新场古镇内四条河巷将古镇划分为“井”字形空间格局,动态的流水和静态的古建筑相得益彰,形成了动静结合,光影斑驳的整体景观。 在新场成镇之时,正值下沙盐场鼎盛时期,盐产量和盐灶之多,胜过浙西诸盐场。现如今古镇有“小小新场赛苏州”之美誉,积聚了厚重的历史文化,以其静谧、美丽、多姿得到了更多世人的青睐。 新场古镇曾是电影《色戒》的摄制地,使得这座千年古镇渐渐揭去那层笼罩着它的面纱,让外人得以一睹其宁静古朴、美丽精致的江南水乡原色。 新场古镇以盐繁荣,以盐建镇,“浦东十八铺,新场第一镇”。新场盐业的兴盛,商贾的云集,市井的繁荣,吸引大批志士仁人,在新场留下深厚的历史文化遗产。“笋山十景”、“十三牌楼九环龙”、“马鞍水桥石驳岸”,虽然有些已经不为我们所见,但是仍可以见证古镇曾经的繁荣。 新场至今保存的明清古宅院,白墙、黛瓦、雕花门窗,古镇老宅的风味油然而生。 “第一楼”作为一座承载着红色文化的历史建筑,成为了八方游客最爱到访的一处景点。在红色旅游线路开通后,作为七个打卡点之一的“第一楼”,更是成了来古镇必到的一个地方。 古镇马鞍型水桥20多座,桥岸建筑考究,水桥系舟石刻有精细的暗八仙、如意图形,小巧精致,傍水而筑的民居,高垒的石驳岸,极富江南水乡情韵。 新场古镇十景有书楼、寺庙、渔舟塘、古桥等等,因年代久远,几经变迁,有的照原貌翻新修复,有的只有其名不存其貌,有的正在规划重建之中。有些虽然已经湮灭而残存为记忆,但是后人依稀可以透过这些遗迹,见证古镇曾有过的芳华。 古镇虽然历经几度风雨与兴衰,但仍是一个很有文化气息的江南水乡古镇。如同所有的江南水乡一样,穿镇而过的狭窄河道,雕刻精致的一座座石拱桥,傍水而筑的民居,高垒的石驳岸等,构成了这座江南水乡的精致与婉约。 古镇近几年为了提高知名度,吸引众多游客前来观光旅游,毎年都要在三,四月份举办桃花节,而且还创造性地开发出了大田景区。这样,浪漫桃花景区,闲雅古镇旅游,创意大田景区三为一体,把新场开发成了一个很有潜力的沪东南方向的景区。 如今的新场镇,依旧保留着古镇的原始风貌,遗存着一些珍贵、久远的古景遗迹,如一串散落凡间的翡翠或是珍珠,吸引着越来越多人的到访。 因年代久远,几经变迁,有的照原貌翻新修复,有的只有其名不存其貌,有的正在规划重建之中。 《点绛唇•桃源》宋代•秦观<br>醉漾轻舟,信流引到花深处。<br>尘缘相误。无计花间住。<br>烟水茫茫,千里斜阳暮。<br>山无数。乱红如雨。不记来时路。<br> 三里长的明清老街,穿镇而过的水乡河道,雕刻精致的石拱桥,沿河人家的马鞍形水桥,20万平方米傍水而筑的明清建筑群,“前街后河-跨河花园”的精致宅院,共同构成了一幅独特的南水乡图。<br><div> 春日的夕阳透过古镇尽头的小桥,霞光复射隐留于小河之上,酷似一幅生动惬意的画。悠悠漫步在古城的石子小路上,空气中弥散着桃花的清香,沁人心脾。<br><br>摄制 :乐文<br>摄影器材 :华为 Mate 50 pro<br><br></div><div><br></di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