绝壁上的佛国--麦积山石窟

李梅

最是人间四月天,草木蔓发,春山可望。有一些期望也再无法隐藏,恰似春天,例如远行...... 走吧,动身去远方~ 太原南站到天水南站高铁五个半小时的行程。 到达酒店安顿好已经是晚上九点了,但是也得先来一碗"一清、二白、三红、四绿"的兰州拉面,让肠胃先适应下西北的风情,先拉拉氛围感。 从天水火车站(不是天水南站)乘坐公交车34路(始发)可以直达麦积山,票价五元,全程基本行驶在村落中,非旅游旺季上下站人很少,车辆行驶一路畅通,速度也很快,打车前往的必要性并不强。<br> 1、景区门票和游览车票建议提前在“麦积山石窟”公众号上预约购买,到景区后直接刷身份证入内,非常便捷。2、景区门票80元,从景区大门到石窟山底的停车场约有3公里,建议节省体力乘坐游览车(往返票价15元)。3、景区入口购票处会有非常多的导游推销聘请其讲解,重点说一下,这里的讲解不要请!!!避雷秘籍之一,小红书可以提前看看攻略,避之!50元的讲解费只是路上讲讲麦积山成因,地理位置,石窟开凿历史等等,到了麦积山石窟下面,讲解员自己也无法进入石窟景区进行讲解,所以讲解了个寂寞,这50元千万可省下来~,该省省该花花,因为后面特窟讲解费才是真的值得! 麦积峰千丈,凭空欲上天。<br>最宜秋雨后,兼爱暮时烟。<br>境胜端由险,梯危若未连。<br>钟声在何处,遥想在层巅。 麦积山南接巴蜀,东临长安,北依渭水,集北国雄浑与江南清秀于一体。仅仅是下了游览车到石窟门口这一小段路程,步行其中也不得不感叹西北之地居然有如此江南气息,山上绿树成荫,路侧翠竹杆杆,不愧为“秦地林泉之冠”,丝路璀璨明珠。 麦积山因其“望之团团,如农家积麦之状”而得名。景区内移步换景,四季景色俱佳。春来遍山新绿,山花烂漫,好鸟相鸣,泉水激石。夏天满目苍翠,习习凉风相伴。秋天细雨随风飘拂,远山近景若隐若现,如梦如幻。秦州八景之首“麦积烟雨”得名于此。如遇满山红叶,游人如穿行在一幅色彩绚烂的油画之中。冬天大雪封山,山中一片玉树琼枝,空旷清幽,超尘脱俗。 <div>麦积烟雨(网图)<br></div> <br>麦积山以其独特的人文景观与自然景观1961年3月4日被国务院首批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10年12月被批准为国家5A级旅游景区;2014年6月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正式以“丝绸之路:长安-天山廊道路网“组成部分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 麦积山石窟开凿于悬崖峭壁之上,自地面至100米高的崖面,星罗棋布,密如蜂房,错落有致,且有飞栈云梯回还往复,上下相联。各代都有能工巧匠,绘塑高手云集此地,共同创造了麦积山石窟艺术。现存自东晋十六国以来的历代大小窟龛221个,泥塑和石刻造像3938件10632身,壁画近1000平方米。与敦煌莫高窟,河南洛阳的龙门石窟,山西大同的云冈石窟,并称为我国早期四大石窟。<br> 麦积山石窟艺术就是在秦汉以来传统文化的沃土上汲取并融化印度佛教艺术形式逐步形成具有民族化,以至到唐、宋、时期完全为中国式的佛教艺术。它和敦煌莫高窟一样都是以雕塑为中心内容并装饰陪衬着丰富壁画的石窟,被誉为“东方雕塑馆”。下图小沙弥(特窟,来源于网图)是麦积山石窟官方的形象代言人。 网友调侃麦积山石窟参观需要有钱有缘(一则特窟参观讲解需另行买票,另一则旺季特窟参观人数有限制)才能实现,虽为调侃却也有一定的道理。石窟分为普窟和特窟。个人建议经费允许一定请讲解员去看特窟,因为整个麦积山石窟最精华的部分都在特窟里。至于单独收费,我没有意见(虽然确实肉疼)。只要有人参观,对石窟就会有破坏。收费既有效限制了游客量,又能让真正喜欢的人有更深入的体验,同时也有更多的收入用于保护石窟。参观完毕我真心觉得特窟讲解费还是非常值得的。另请注意:特窟内不允许照相,为了保护文物应当遵守,故文内特窟佛像图片均来源于网络。<br>费用=讲解费120(可拼团)+特窟费(按人收费)。特窟可约单窟,也有组合,看多个特窟讲解费只收一次。<br>特窟价格<br>100元:44/74/76/78/102/115/155窟<br>160元:43/62/121/123/142窟<br>180元:133/135/127窟 <p class="ql-block">参观顺序是东上西下。如果请了特窟讲解,那么在参观的过程中讲解员会同时对主要的普窟进行讲解。</p><p class="ql-block">麦积山第13窟俗称“东崖大佛”,开凿于隋代,系摩崖浅龛。</p><p class="ql-block">这是麦积山现存最大的一组石胎泥塑造像。正中主尊为阿弥陀佛,高15.7米。佛面形圆润饱满,螺纹低平肉髻,顶有肉髻珠。弯眉细长目,双眉间有白毫相(麦积山白毫处是空着的,其他地方的佛像白毫处多以珠宝缀饰),两眼下视,眼角上挑。高鼻阔口,下颌丰满。坦胸鼓腹,倚坐姿,双脚踩于仰莲台上。双手已失,从残迹推测原左手抚左膝,右手齐胸,施无畏印和与愿印。表情肃穆庄严中带着一丝慈祥,仿佛在注视着世间芸芸众生。</p> <p class="ql-block">佛左侧为观世音菩萨,高13米。束发高髻,头戴高花冠,宝缯自耳后垂至双肩。面容饱满圆润中透着一丝清秀,弯眉细长目,鼻梁直挺,双唇紧密,下颌丰满。胸前缀饰一串联珠状璎珞,现多已残毁无存。左手自然下垂,微曲于膝前,执一净瓶。右手横置于胸前,持一莲叶及莲蕾,跣足立于仰莲台上,神态恬静安逸,身姿婀娜挺拔。</p> <p class="ql-block">佛右侧为大势至菩萨,高13米,装束、神态等大致同左侧菩萨,左手上扬至颌下,掌心托一圆莲。胸前缀饰璎珞。体态挺拔之中略显敦厚,仍有北周造像之遗韵。</p> <p class="ql-block">这组造像在唐开元二十二年(734)秦州大地震中部分受损。南宋时期对大佛进行重新修缮,工匠在佛像白毫相内敬奉一件定窑白瓷碗留题。1983年,麦积山石窟艺术研究所组织专业人员对东崖大佛面部进行重修时,发现了这件文物。白瓷碗基本完整,高5.4、口径16.4、底径6.4厘米。敞口、浅腹、圈足。通体施白釉,胎质细密,色泽温润。现被定为国家一级文物。</p> <p class="ql-block">这是唐代抄本《金光明经卷第四》,该经卷1983年6月修复时在大佛右侧脸颊里被发现。此經首残尾全,全卷长740厘米,竹卷轴,高28厘米,竹轴上下两端涂有黑漆,轴的上端有部分火烧痕迹。用药涂色,已裱褙 。</p><p class="ql-block">这是麦积山迄今为止现存最早的珍贵卷轴装抄本佛经。此本于2008年4月入选第一批《国家珍贵古籍名录》,现存放于麦积山石窟文物仓库。</p> <p class="ql-block">接下来我的重点来了,令人震撼的特窟44窟,133窟,135窟。</p><p class="ql-block">44窟、43窟紧邻————位于麦积山西下部,两窟相邻,这两窟因西魏时期文帝皇后乙弗氏而出名。第43窟又称“魏后墓”,是一座墓窟和佛龛相结合的大型单檐庑殿顶崖阁,是乙弗氏停灵之所,又有“寂陵”之名。我没有买特43窟,所以只看了隔壁更有名的44窟。</p><p class="ql-block">第44窟窟龛受到历史时期的地震破坏严重,仅存洞窟后部的壁面,但现存造像精美,正壁圆塑佛像,容貌端庄润秀,蛾眉凤眼,嘴角一抹微笑,被誉为“东方微笑”,是典型的“秀美温润”造像作品。</p><p class="ql-block">第44窟主佛整个造像,不管从哪个角度来看都使人无法挑剔。她微笑着俯瞰人间,坦然、深沉、美丽、善良、温柔、含蓄,把东方女性崇高至尚的美德融于一体。讲解员拿钥匙先是打开铁纱窗,然后又打开了第二道铁窗栏,佛像完整的近距离呈现在我的眼前,我和她相距不过1.5米,她完全为我呈现,我静静地凝视着这尊美神,仿佛能聆听到她的阵阵禅语,感受到她的坦然深沉。那一刻心里切实地感受到了美的撞击。</p><p class="ql-block">我在她面前驻足足有十分钟,讲解完之后,呆呆地就那么看着她,因为是淡季,早上去得早,人还不多,所以讲解员没有过多催促,得以让我们面对面的进行了一场时空的交流。非常宁静,冲击心灵的体验。</p><p class="ql-block">(特窟为网图,但是这张图基本能还原我当时看到的情景)</p> <p class="ql-block">此行最为震撼的是133窟,位于西崖东上部,俗称“万佛洞”。著名的“小沙弥”和“释迦会子”就在此窟内,北魏时期开凿,又因存有18块碑也被称为“碑洞”,窟内复室叠龛,结构复杂。讲解员拿着钥匙打开门锁,我迈步进入133窟,那一刻再次印证了特窟门票价值所在。</p> <p class="ql-block">“释迦会子”太有感染力啦!佛祖成佛后第一次看见自己的孩子罗睺罗(名字意为:隐藏的障碍),佛祖身姿前倾,手位停留在罗睺罗的头部上方,一说是父亲爱抚儿子却不得不停在空中,一说是佛祖膜顶授记其子。</p><p class="ql-block">佛像眼睛是琉璃,正面看瞳孔琉璃闪烁,眼白残存的淡蓝色矿物颜料,关灯后眼里仿佛有晶莹泪珠噙着,仰望佛像我的鼻子已经变得酸楚。</p><p class="ql-block">佛祖气质庄严,靠近罗睺罗的膝盖衣褶鼓起似要蹲下爱抚他。讲解员关灯一刹那,只留下佛祖脸部轮廓,分明就是一个中年父亲怜惜的脸庞,但是再次亮灯,佛祖发髻头饰显现,眼前已然是庄严佛祖。</p><p class="ql-block">这一刻,我无法控制,眼泪潸然而下。</p> 虽然去之前看过释迦会子雕像和麦积山石窟相关介绍,对此也有一些了解。但当真正置身其中的时候,所见所感不是震撼所能表达的。开灯关灯之间讲解员在讲解,我控制不了我的眼泪,脸上四五道泪痕,有点尴尬,但是真的控制不住。<div>眼前是父亲的愧疚与觉悟者的威严融为一体,是工匠把自己带入双重身份的纠结情愫,注入了这传世作品,作品又把这份感动带给了我,这是怎样神奇的体验啊!</div> 这尊塑像无疑给我带来了巨大的冲击,我将难以忘记。<div>不得不说讲解员讲的也是真好,细声细语,娓娓道来,情感流畅。后面有个游学团也买了特窟票,他们讲解员关灯讲解时,我还在窟内,想着第二遍等着看佛祖脸部的变化,但是很遗憾,他们的讲解细节不够,没有情绪的铺垫,而且灯光也只关了一半,跟着他们没看到父亲和佛祖身份情感变化的冲击。所以再次感谢讲解的小姐姐,非常给力。</div> <p class="ql-block">133窟的小沙弥造像不论是外形塑作,还是内心情感的刻画与表现都属于北魏时期的经典作品。时至今天,小沙弥的微笑在这里凝固了一千五百多年,给信众们带来了通往佛国净土世界的希望。也带着人们对安宁美好生活的向往,永远定格在秦岭深处的麦积山石窟里,它的微笑足以穿越时空、依然能够深深的打动我们,感染我们。</p><p class="ql-block">令人称奇的是,站在小沙弥的正面,你看到是一位天真烂漫悟道的童子,站在侧面看则是一位沉郁顿挫的中年之人,站在侧后背面,你看到却是一位耆耋老人。</p> 小沙弥的会心一笑就像从内心底部穿透你身体部位的所有平滑肌,让它的每一个地方都慢慢展开,你知道此时不用露出牙齿或者嘴角上扬,是涌出的那一瞬带动了你…这种笑在现在看来是奢侈品… <p class="ql-block">133窟内现存麦积山数量最多的石质碑刻,其中千佛碑、佛传故事碑、造像碑等都是难得一见的碑刻精品,艺术价值极高。</p> <p class="ql-block">佛传故事碑</p> <p class="ql-block">麦积山石窟主要以泥塑驰誉中外,这些泥塑具有鲜明的民族风格和地方特色,所塑的虽然都是佛国形象,但无论是庄严肃穆的佛,还是慈悲大度的菩萨,虔诚恭敬的弟子,或是威武雄壮的天王,孔武有力的金刚,以至到轻快自如的飞天,和蔼可亲的供养人等,都表现出典型的中国本民族世俗化的形象。这些形象大都逼真传神,栩栩如生,充满着浓郁的生活气息,在我国雕塑史上放射出灿烂夺目的光芒。</p> <p class="ql-block">薄肉塑:中国仅此一处。壁画中飞天的手臂/脸部等裸露部位,都采用突起不到05cm的泥塑,立体感极强。</p> <p class="ql-block">他的上方有一幅“是无等等”牌匾,出自心经。对错得失,不过如此,释然豁达。</p> <p class="ql-block">讲解员说,这是一尊懂化妆术的佛~</p> 眺望远山 细细体会 为了保护石窟,麦积山石窟造像大多数都是这种细格窗纱挡着,手机相机摄像头贴紧窗格才可以拍出清晰的造像。 <p class="ql-block">好的东西都有侵略性,不是入了眼,就是占了心</p> <p class="ql-block">回眸,她的恬淡就惊艳了你</p> <p class="ql-block">3窟:千佛廊,分上下两部分。千佛廊下四排为北周原作,上二排经宋代重修。共258尊佛像,千佛千面,每尊佛像都有细微的不同。这个是通往千佛廊的石阶,为北周所凿原物,越爬越陡,最高处每一阶有半米之高,故得名步步高升。</p> <p class="ql-block">4窟:上七佛阁,惊艳!头顶壁画全是北周原作,如今仍轮廓清晰,色彩艳丽。此处壁画的马尾始终朝着观看者,无论你从上下左右那个角度观看均是如此,堪称绝技。</p> <p class="ql-block">5窟:牛儿堂。名字源于这里的一只小牛。传说只要它站起来,天水就会发生地震,天水经历两次大的地震,对于石窟毁损很大,故需天王在上镇守。力士像刚劲有力,连臂膀上暴起的青筋都刻画了出来!</p> 西崖三大窟<br>麦积山第127、133、135窟集中于麦积山石窟西崖段,因其开窟体量大,窟内文物遗迹丰富,故被称为“西崖三大洞窟”,是麦积山石窟最为重要的三个洞窟。 <p class="ql-block">第135窟(特窟)<br></p><p class="ql-block">位于西崖东上部,俗称“天堂洞”,北魏时期开凿,大型平顶窟,此窟特色在于其开凿时,于前壁上部开有三个明窗,在开凿施工、通风、采光等方面表现出极高的科学价值。</p><p class="ql-block">造像方面,窟内现存有麦积山最大的单体石雕造像。壁画保存面积大,正壁可见涅槃经变画。窟中有一佛二菩萨花岗岩石雕(别处搬入),佛作无畏印的左手掌独立下垂,姿态本不利保存,防断裂,古代工匠在施与愿印的左手背与衣袖之间雕刻了一朵莲蕾作为支撑,拇指和中指则拈一莲子以呼应,妙哉妙哉。</p> <div>西崖大佛<br></div> <p class="ql-block">西崖大佛,保存度最好的就是这双脚了,佛像右侧的观音菩萨几乎全部毁损了。</p> 此图可以看出石窟修缮的情景,木桩是原来覆盖佛像的建筑,地震中毁损后的遗留。 叹为观止 <p class="ql-block">麦积山石窟作为中国四大石窟之一,具有很高的知名度,而在石窟崖壁上凌空飞架的栈道也引起了人们的关注。网络上将其与太姥山观海悬空栈道、华山长空栈道、翔凤山悬崖栈道、天门山鬼谷玻璃栈道、贵州南江大峡谷栈道、笔架山栈道、宜春明月山青云栈道并称为中国八大悬空栈道。</p> <p class="ql-block">麦积山石窟除了佛像雕塑,它的栈道也值得一提。</p><p class="ql-block">营建于公元5—13世纪的麦积山石窟,是古代丝绸之路上一颗璀璨的佛教艺术明珠,它严格遵循了佛教“山林僻静”之处的禅修习俗。四周群山环伺中奇峰兀立,山体三面峭立,以奇绝的山形、绝壁挺立的孤峰完美体现出佛教圣地的氛围,将石窟遗存与地貌特征、自然景观结合在一体。</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栈道建设的历程</p><p class="ql-block">1、上世纪五十年代早期勘察搭建栈道阶段。麦积山石窟栈道大规模的营建始于1952年西北考察团对麦积山石窟的系统勘察工作。2、上世纪六十年代东西崖连通,中区栈道铺设阶段。仅仅是将东西崖做到可通行的程度,中区很多窟龛都还未能连通。</p> <p class="ql-block">栈道建设的历程</p><p class="ql-block">3、上世纪七十年代麦积山加固工程立项、木质栈道全部搭建完成阶段。经过10多年修建,麦积山窟龛木制栈道全部架通。基于永固与耐久性等方面考虑,到70年代后期,决定不再继续采用木质栈道。4、上世纪70~80年代 山体加固工程,更换钢筋混凝土栈道阶段。麦积山石窟山体加固工程前后历时12年,加固工程是麦积山后期一切考古与保护工作的基础,意义深远。通过此次工程,麦积山石窟将原有的木质栈道更换为更加牢固、能满足更大游客承载量的钢筋混凝土栈道。</p> 很多网友说麦积山栈道恐高的来不了,但是据我观察其安全性是能满足保障的。只要扶好栏杆,看好脚下,站稳了再拍照是不会有问题的,可以放心游览。但是如果是旅游旺季或者人多的时候,由于栈道狭窄,难免拥挤,确实需要格外注意安全。携带小朋友的家长尤其要操心孩子的出行安全。 <p class="ql-block">新更换的钢筋混凝土栈道,从西到东,包括斜梯,共计1020米。新的栈道坚持“修旧如旧”的原则,保留上七佛阁和牛儿堂之间“小有洞天”甬道口以及东区北周时期开凿的斜廊梯道等有历史意义的古代建筑,栈道更换加固后,东西崖上下构通,使大型或重要窟龛都尽可能位于栈道道板水平高度,站在道板上即可观看或进入窟内,栈道板紧靠崖面,减少一般负荷梁的跨度,通行性佳,同时外观上层次分明,外挂斜梯凌空壮观,气势宏大。</p> <p class="ql-block">现距加固工程完工已有三十余年,如今麦积山石窟每年接待游客五十万以上人次(最高峰时,日接待游客曾突破两万人)。经检测,栈道整体状态保持良好,未曾出现大的问题。而其本身因突出的建筑特色也为麦积山石窟增加了一处独特的风景。</p> 麦积山石窟下方的瑞应寺,现在主要是作为文创产品店。 麦积山石窟往植物园的方向,山坡上有个观景台,步行上山十几分钟可以到达,这里可以更为清楚的看到麦积山像个麦垛的样子以及麦积山石窟的全景。 继续往山上行走,大概2公里左右会到达植物园区域(无需另外购票,包含在石窟门票内),植物园尽头是一个瀑布,冬天的时候可以观看冰瀑。植物园本身是个森林,里面遍布红豆杉,柏树,接骨木等等珍稀植物。体力好的可以去走走,春天地上铺着成片的紫色堇,杉树的嫩绿看起来十分有活力。 枯水期的瀑布有点小 下山结束了石窟的游览,也到了午后一点多,不觉有点饿了,游客服务中心当地小吃----天水呱呱,捞捞,然然,柔柔,哈哈哈,外地人表示一脸懵,其实质应该就是荞麦面各种形状的凉粉,调料口味和擀面皮基本一样。 终于回到酒店了,泡杯茶,歇一歇我这走了2万步的jiojio 晚饭时分,出来寻觅天水美食。<div>醉老家原来是老家八大碗的分店,麦积区盛达广场附近,就在酒店对面。<br>甜碚子是大西北吃饭我最喜欢的佐餐甜品了。酸辣里脊是个汤菜,里脊肉是脆的,炸好之后放入酸辣汤底里,味道是好的但是真的感觉是在洛阳吃水席的画风了。浆水拌汤,酸中带咸,应该是和浆水面差不多,夏天解暑增进食欲的饮食做法。还喝了当地品牌的金河酸奶,味道不错。<br></div> 天水呱呱,冉冉,柔柔,捞捞是外地人没有办法分清楚的东西,但是却是天水当地地道小吃。就姑且说他们是荞面杂粮凉粉吧,因为是粗粮所以韧性不够容易断,调味和擀面皮接近,主要是那一挑的辣椒油,不辣,油香油香的。饭店的天水呱呱比景区的就精致了许多。 次日清晨在酒店房间享用了“自助”早餐,出发伏羲庙、天水博物馆和天水古城。 天水伏羲庙,是目前我国规模最宏大、保存最完整的纪念上古"三皇"之一伏羲氏的明代建筑群。伏羲庙址位于天水市秦城区西关伏羲路。伏羲庙本名太昊宫,俗称人宗庙,伏羲庙临街而建,院落重重相套,四进四院,宏阔幽深。 民间相传伏羲既为人文之祖,无所不能、无所不会,尤其是求伏羲医病。正月十六这天,前来赶庙会的人,用红纸剪纸人,到了伏羲庙,就把红纸人贴在神树身上,身体哪个部位不舒服,就用点燃的艾草绳头头去烧红纸人的那个部位。因此,正月十六日一过,伏羲庙院子里柏树身上,棵棵都贴满了红纸人,风一吹,"哗哗哗"地响,寓意祝福人们身体健康、万事如意。 天水市博物馆与伏羲庙是联通的,参观完伏羲庙后,出后门往左走,正对着的便是博物馆的大门了。博物馆馆藏有石器、陶器、瓷器、铜器、铁器、书画古籍、杂项、民俗文物、现代书画和古钱币等等,在2016年被授予了“国家一级博物馆”的称号。<br>📍小tips:<br>位于伏羲庙出口处,免费参观,周一闭馆,馆内可存放小件行李。 天水古城坐落在天水市古民居建筑群落规模较大和保存较完整的天水市西关片区。2018年以来,当地为恢复古城原貌,延续历史脉,启动抢救性保护修缮工作,本着“修旧如旧”的原则,修复了62座文物保护院落等重点部位,全面打造历史文化街区。 伏羲庙附近的伊兰清清真餐馆,二十四小时营业。听说夜里宵夜到两三点人还不少。距离古城和伏羲庙很近,就在解放路,交通十分便利。一楼主要是牛肉拉面,点菜在二楼以上。<br>手抓羊脖子肉质弹牙,没有一点膻味,好吃~。 肚包肉里面的羊肉很嫩,蘸了料汁滋味十足。 烤羊肉串25元10串,担心吃不了所以没有点红柳木大串,小串肉串也十分入味鲜美。 罐罐茶,在天水等地区还保持着这种传统的喝茶方式,但是古城里“朝茶暮酒”的围炉煮黄酒却受欢迎程度不小。我就二者合一,用罐罐茶的方式来围炉煮黄酒吧。 正是海棠盛开,一支粉红斜插瓶内,怎一个娇艳了得。 吃罢午饭就过来喝茶,结果老板还没上班,只有保洁大姐在做卫生。我又赶时间,就和老板通话,他得知我们是外地游客,还要赶车,就十分爽快的答应尽快赶来配煮茶的料,他让保洁大姐先给我们安排了位置,送了一壶玫瑰花茶和瓜子让我们先休息下。 不多时候围炉煮黄酒就做好了,黄酒里加了黄糖,陈皮丝,红枣,枸杞,雪梨片,话梅。慢慢煮沸,酒香散开,瓶中海棠娇艳,感觉是在风景里探了个春。 这春光忒好,且留步,且饮三杯~ <p class="ql-block">(网图)麦积初雪</p> <p class="ql-block">尘世有尘,佛国有光</p><p class="ql-block">光而不耀,与光同尘</p><p class="ql-block">去过云岗,莫高、龙门之后,终于在麦积山集齐中国四大石窟,完成了执念。绝壁上的佛国,不虚此行,以美篇专篇记之。</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