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题 <p class="ql-block"> 近日不幸被疾病打乱阵脚,又有幸感受到各方关爱,感慨颇多:</p><p class="ql-block"> 感慨一:生病时才觉出“老来伴”这三个字的分量!往常还总是嫌这嫌那看不惯彼此,一旦有一个躺在病床上,那一个就得全力以赴。就像这次我得了特发性耳聋,刚开始只是耳鸣耳聋,后来伴随头晕目眩站立不稳,厉害时天旋地转不敢睁眼,只能卧床闭目,听凭医生摆布。老伴许先生那是早上早晚上晚,扒着口喂饭,抱扶着如厕。需要清淡饮食,他就想法把营养元素调到我爱喝的旮瘩汤和小米粥里,可怜他一天的时间要分成好多份,要照顾我,要兼顾工作,还得照顾老家瘫痪的老爹!从早上四五点钟起床到晚上十一二点睡觉,陀螺一样围着医院、单位、老家奔忙。老家和医院离得很远,上午他就委托亲家母和小妹轮换着照顾我, 正所谓“少年夫妻老来伴”,人到晚年,最珍贵的莫过于“老来伴”不离不弃的照顾和陪伴。在这里也由衷地感谢亲家母,为了照顾我,她骑着单车跑老远的路,受寒加上劳累患了感冒,只歇了一天又来照顾我。闺女的择偶观很特别,找的这个婆家重情义,可信赖。</p><p class="ql-block"> 感慨二是身为教师的骄傲。在这之前,逢年过节我会经常收到各行各业学生们的问候祝福,也会经常听到他们工作进步、学业有成的喜讯,看到他们出息了、成长了、进步了,我会由衷欣慰、骄傲和自豪。然而这次生病,让我对自己老师的身份更添了十二分的自豪!尽管我嘱咐家人不让亲朋知道,我以前教过的一个学生还是知道了这个消息,她曾在市院供职,后来考入青大,得知我的情况后给了我无微不至的关心,详细了解病情,多方为我寻求治疗方法,还特地嘱咐她原来的好友同事照顾我,让我感受到纯洁又崇高的师生感情!还有一位是我教的第一届学生,曾在北京当过武警,忠厚、热情、淳朴、努力,他能从一个普普通通的农村娃成长为现在有担当有能力的成功人士,并且在北京这样一个大都市扎下根来,这与他自身素质和艰苦努力是分不开的。这次听说我生病在当地治疗无果就赶紧运作接我去北京治疗,这份真情让我感动又欣慰!</p><p class="ql-block"> 有人说,当今社会一切都围绕着“利益”二字,可对于我的这两位学生,如今的我能给予他们什么呢?恐怕只有“麻烦”二字了!他们能主动伸出手来给予我无私的关爱和帮助,正所谓 “千两黄金易得,情义二字难求”。这夫妻情、朋友情还有师生情,都是人间真情,是无价之宝啊!</p><p class="ql-block"> 此次生病更深刻地感受到健康的重要性,什么钱财呀、名利呀、地位呀,世人孜孜以求,但与健康和生命相比较,统统都是过眼云烟!</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1, 1, 1);"> 耳聋头晕,身体的平衡也差,所以一直卧床静养,接受输液和针灸的中西医多方治疗。这些日子我思考了很多,想到我们即将到来的老年生活,对于我们50、60、70后这一大批人来说,我们是独生子女的父母,为了国家,我们只能要一个孩子。现在来看,一个孩子的确是少了。这次生病偏巧闺女临产在即,她挺着个大肚子多有不便,更何况她和女婿的单位都很偏远,不是孩子不孝顺,他们有心也是无力啊!要在单位打拼,晚上到家已经很晚,再跑来医院看看我,又能干什么呢!这等到他们的孩子一出生,就更顾不得了。我想了,从现在起,我们最大目标是要攒健康,我们这代人想要养儿防老几乎是不可能了。试想一下,一对小年轻下边有孩子要照顾,现在养孩子的代价咱们有目共睹,上面有四个老人,上面的上面可能还剩两三个呢,请问他们养的起吗!所以我觉得从现在开始就要养成攒健康要比攒钱更重要的意识。别弄成这样的结果:好比说都能活到85岁吧,可到了70你就成了病秧子。这样子的话,你承受不了,孩子承受不了,社会也承受不了啊!另外我还想,到我们年老的时候,抱团养老也是一个妙招,亲朋好友性情相投的,生活习惯相近的,说的上话合得来的,互相帮助、抱团取暖,共度晚年!</span></p><p class="ql-block"> 感慨之余,再次祝福祝愿所有爱我的和我爱的亲朋好友健康幸福、万事顺意!</p> <p class="ql-block">再次来到同仁医院,感谢老乡马主任的周密安排,让我入住同仁医院,同时进行中西医治疗,同时感谢老同学刘总以及爱徒敦武的照顾,他们的关爱让我忧虑不安的心找到了归依。</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