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为全面贯彻落实“双减”政策,扎实做好“双减”工作,积极探索在“双减”背景下,将学知识和育人完美结合,提升全体教师的业务素质,促进青年教师的成长和业务能力的提高。2023年4月6日下午,灵寿县初级中学北校区全体教师在五楼报告厅举办了《“双减”下的思与行》教师论坛活动。</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2px; color: rgb(176, 79, 187);"> 教师汇报演讲</b></p> <p class="ql-block"> 康嘉倩老师《语文中的诗与情》中从以下三个方面进行阐述:1.精彩的课堂就是一首诗2.不能被忽略的事是一种情3.在诗与情中累并快乐着。她认为,每一个文本都闪耀着诗意的光芒,每一堂课都可以是一首于不变中藏万变的诗歌。让语文教学成为一种审美的存在,能培育学生纯粹的心和饱满的情,这就是学好语文的“底色”。</p> <p class="ql-block"> 宇文会贤老师《双减同心 陪伴同行》则用自身的经历向我们展示如何与家长沟通。首先,她用到的方法叫前置沟通,意思是提前建立好感情连接。第二,关于沟通技巧。就是利用人际交往的一些心理效应来进行沟通。她常用的是“自己人效应”,就是在聊天中,我们把自己和对方归为一类人,让对方更容易接受自己的观点。第三,除了用心理效应来沟通外,我们还可以针对不同类型的家长进行沟通。</p> <p class="ql-block"> 吕艳娟老师用自己的所见所闻告诉大家:课堂教学是我们的“主阵地”,她经历了无数次的变革,但无论怎么变,向课堂40分钟要效率是永远不变的真理。建立良好的班风、学风。严明的纪律是战胜一切的法宝,良好的班风是学生学习的保证,因此,经常用一些最能打动学生内心的话来唤起他们学习的激情。</p> <p class="ql-block"> 赵娜老师的《爱与责任铸师魂》中提到爱与责任,一幅幅发生在校园里的画面在脑海中浮现,品味其中,发现这平凡琐碎的点点滴滴中,没有什么惊天动地的事迹,没有什么豪言壮语,只是一些平凡的不能再平凡的无数小事。但是,恰恰是这无数小事中的细微之处,却奏响了爱与责任的主旋律。爱与责任,源于一份纯真与感动;爱与责任源于一份包容和理解;爱与责任源于一份无私与奉献。</p> <p class="ql-block"> 尚萍老师在《春风化雨 润物无声》中提到:提高课后服务质量,满足学生多样化、个性化需求。“双减”工作是一项全面的工作,只有从点滴做起,从小事做起,因势利导,做到润物细无声,给学生更多的人文关怀,才能把工作做到学生的心里去。</p> <p class="ql-block"> 付钰老师以《播撒爱收获希望》为主题的汇报更是让大家感触颇多。“双减”下的数学课堂,首先要让孩子们爱上数学,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其次是在课堂上,她所任教低年级的课程比较多,低年级的孩子活泼好动,注意力时间短。在教学上就要求形式多样化。最后一点是数学生活化,让教学贴近生活,让学生在生活中看到数学,摸到数学。</p><p class="ql-block"> 付老师利用课后服务时间开设了数学社团,如:魔方、数独、百变方块,大大激发了学生对数学的学习兴趣。</p> <p class="ql-block"> 董新丽老师《“双减”一直在路上--浅谈双减政策下的语文教学》的汇报指出“双减”对教师也提出新的要求,1、课前做好充分准备,根据教学大纲做好计划,根据教学大纲做好计划,一个月讲多少内容,一周到讲多少,一天讲多少,一节课讲多少,都有详细的计划,只有自己做到心中有数,才能按时保量完成教学任务。2、课上讲究高效课堂,把每节课都上成自己的精品课堂,每节课都要给孩子的人生之路打下基础,力争使自己的每一节课都能达到完美的效果。3、课后作业质高于量。比如书写一定工整,不能乱涂乱画,不能出现错误。作业量虽减少,同学们却能认真完成,同样能收到较好的教学效果。</p> <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 rgb(176, 79, 187); font-size: 22px;"> 教师代表谈学习心得</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2px; color: rgb(176, 79, 187);"> 教师们提交自己的教育感言</b></p> <p class="ql-block"> "双减"政策的春风不仅仅是拂面之暖,更应是入心之甜,把政策像种子一样洒向灵寿县初级中学这片沃土,需要的是我们的共同耕耘,踔厉奋发担使命,笃行不怠践初心。凝心聚力,共育花开!</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