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东三城游--华府樱花及匹兹堡打卡

无欲则刚

<div>永光和平纪念碑(Eternal Light Peace Memorial)<br></div><div><br></div>3.22<br><br>离开费城,我们前往宾州的葛底斯堡国家军事公园,继续上历史课。1863年7月,葛底斯堡战役是美国南北内战的转折点,李将军率领的南军失利,从此一蹶不振,直至两年后的最后战败。在美国历史上,葛底斯堡战役标志着民主与平等的胜利。 林肯总统在这里发表了举世传诵的“葛底斯堡演说”(Gettysburg Address),纪念阵亡的将士。他最后说:“我们不能不记住,我们这些活着的人,对他们这些死去的人有一个伟大的任务,就是要使国家在上帝的福佑下自由的新生,使这个民有、民治、民享的政府永世长存。”演讲仅两分钟,但掌声持续了十分钟。这是美国历史上被引用最多的演说,孙中山推崇的“三民主义”的来源。据说长者曾经在接受美国名记华莱士采访中,以及与上海交大的学生对话时,用英语背诵过其中的段落。<br> 在葛底斯堡的战场遗址上,每个州都立了一座纪念牌。<div><br></div><div>离开葛底斯堡,1个半小时后到达华府,直奔主题——樱花游。<br><br>1989年,我刚到美国,约了新英格兰的同学一起去看在华府的同学;2011年和领导及两个朋友再度到访时,刚刚错过樱花。时隔十二年,专为樱花而来。华府中心区的旅馆价格很高,我选择了附近Arlington区的旅馆,有地铁进城方便,开车也就10分钟。<br><br>天气预报说未来两天有雨,下午去旅馆放下行李,就坐地铁进城一睹为快,也不知道怎么买地铁票,车站的工作人员教我们买卡充值。<br></div> 潮汐湖的北岸,对面就是杰斐逊纪念堂,樱花树下,游人如织,花海里人潮涌动。<br> 除了打卡的游客,很多当地的赏花家庭 华府种植樱花树始于1912年,是日本送给美国的礼物。当时华盛顿举办活动,日本向潮汐湖(Tidal Basin)北岸的西波托马克公园捐赠了最初的两株樱花,它们现在已然是参天大树了,虽然樱花树的平均寿命是25年,在那里还有一座日式纪念塔。1941年12月11日,有4株樱花树被砍伐,被认为是对日本在12月8日偷袭珍珠港的报复。二战期间,从1935年开始的樱花节也一度停止。<br> 灿若云霞 从日本一共引进了3000多株樱花树,大多是染井吉野樱( Yoshino Cherry ),主要分布在潮汐湖和华盛顿纪念碑周围。在湖边,矗立着杰斐逊纪念堂和华盛顿纪念碑,这两处著名地标建筑,隔湖矗立,与樱花勾勒出的粉红柔美湖岸线,相得益彰。<br> 3.23<div><br>一大早,我独自去旅馆附近的海军陆战队纪念碑。12年前,我也在黎明破晓时拍过,今天天很阴,没有那时的光线好。<br><br>这几天每天都暴走,想休息一下,决定去拜访我的大学同学。我们愉快地喝茶聊天,参观了他和太太自己设计、建造中的后院工程,一起吃了日餐。上一次见面是2011年,不知道下次聚会要过多久。</div><div><br></div><div>下午回到旅馆,看天气还不错,又奔潮汐湖南岸。去南岸公交不方便,只好开车,因为交通管制,封了很多路,停车的地方也很远,结果,还得走很久才能到湖边。<br></div> 马丁·路德金和罗斯福纪念碑是第一次来,其他地标景点因为以前去过,这次就都飘过了。<br> 为求好运,罗斯福铜像的手和他爱犬的头,被游客摸得发亮。 总统的直升飞机也来凑热闹,在湖空来回盘旋,不知道是不是赏樱? 从南岸的视角看华盛顿纪念碑<br><div><br></div><div>今天国家公园管理局(NPS)官宣,樱花季达到了峰值(peak),我们这趟算是精准赶上了盛花期。<br></div> 夕阳下的林肯纪念堂<div><br></div><div>本来想要歇歇脚,结果一天下来,还是累积了一万多步。<br></div> 3.24<br><br>预报的雨终于来了,就逛博物馆吧,华府国家级的博物馆都是免费的,我一共走了四个:现代艺术、亚洲艺术、国家艺术画廊和航空航天博物馆,暴走了19000多步,再创新纪录。<br><br>先去飞机博物馆,被告知因为人多,要先订入场券,上午的没有了,12:30可以订下午的余票。我们只能先去现代艺术馆。 “难道女人只有裸体才能进入大都会博物馆吗?”来自女性艺术家的灵魂拷问 战争的场面 这里有一个中国当代摄影展,是一些前卫的摄影师的作品,相当犀利。 看到一位摄影师记录他的父母最后岁月的系列,让人唏嘘不已。 <br> 亚洲艺术馆里有一个中国安阳殷墟青铜器的展览,都是精品。<br> 藏传佛教神龛室集中了200多件展品,这种动态和密集型的展示,打破了博物馆的惯例。<div><br></div><div>我12:30上网抢飞机博物馆的票子,只抢到了3点的,当时看是两张,最后出来只有一张,领导说她去国家艺术画廊。结果她在那里乐不思蜀,我一个人去了飞机博物馆,人超多,有点乱哄哄,内容也是超量的,只能走马观花。我后知后觉这是神的安排,领导陪我去飞机博物馆肯定觉得没劲。<br></div> 希腊女奴 镇馆之宝前游客最多 史密森尼国家航空航天博物馆 晚上,我本来还打算去五角大楼911纪念园,看雨越下越大,只得作罢。领导嘴上不反对我的计划,私下跟朋友抱怨我疯了,今天走了这么多路,还在拉肚子,晚上回旅馆了居然还想着出去浪。<br> 早晨天不亮,开车去了旅馆附近的五角大楼911纪念园。拍这里只有早晚有灯光时才出彩。五角大楼附近一向是不让照相的,只有这块地方例外。<br> 这是一个设计很有特点的纪念园,占地7800平方米,位于五角大楼的西南角。2001年911时,AA77撞向向五角大楼,造成飞机上和大楼里共189人死亡(包括5名恐怖分子)。184个遇难者都有一张不锈钢纪念长凳,花岗岩的凳面,下面一条流淌的小河,被一束光照着,在暗夜里发出寂静的光芒。125张长凳上刻的名字朝向五角大楼,代表遇难者是国防部的。其余的名字都是朝向天空,代表飞机上无辜的受害者。纪念长凳按照遇难者的年龄依次排放,第一排是1998年生的,最后一排是1930年。<br> 接着又去了潮汐湖,看看早上的樱花。早晨停车倒很容易,人也少,转了一圈,可惜天太阴了,拍摄效果不好。<br> 花团锦簇的全盛期 樱花除了配地标建筑,碰到有意思的人物也能拍出很好的效果,当然在美国很难见到和服妹妹与樱花的合影。 不是摆拍的 除了游客,樱花树下遛狗遛娃的最多 孩子的赏樱视角 孩子恋恋不舍地看着冰激凌车 回到旅馆,吃早饭,收拾行李前往匹兹堡。路过山区,赶上大雾,能见度很低,控制车的Eyesight系统都关闭了,不得不打开紧急灯,小心翼翼紧跟前车,大概开了有半个多小时。<br> 下午到达匹兹堡附近的小镇卡内基,住在一个民居,主人还特意给我做了个名牌,以示欢迎。<br> 傍晚,到匹兹堡的华盛顿山上拍城市夜景,遇到强风,吹的人都站不住,更不用说三脚架了。我只能手持相机,靠在雕像和介绍牌上拍了几张,草草收兵。据当地新闻报道,风速高达每小时102公里。<br> 华盛顿和土著人 狼狈样 3.26<br><br>早上风已经小了,进城打卡曾经的钢铁之城—-匹兹堡,它处于在Monongahela河与 Allegheny河交界处,两河汇合之后成为Ohio河,有446座桥梁连接起整个城市,也被称为“桥梁之城”。<br><br>二战期间,匹兹堡为了战争生产了9千5百万吨的钢,有“民主弹药库”之称,同时也造成了严重的污染。现在钢铁工业早已关停,转型为以医疗、金融和高科技为支撑的城市。<br><br>美国著名的钢铁业大王安德鲁·卡内基就是发迹于匹兹堡,他也是知名慈善机构“卡内基国际和平基金会”(Carnegie Endowment for International Peace)的创始人,他的名言:“一个人死的時候如果拥有巨额财富,那就是一种耻辱。” 市中心在两河交汇处的“金三角”地区,我们只走马观花地去了PPG中心、Market Square和Point State Park。<br><br>PPG中心的新哥特式形式,是城市历史建筑和较新的几何高层建筑之间的完美建筑桥梁,是匹兹堡重要的地标。 市场广场(Market Square)就在PPG 中心的边上,是匹兹堡市最受欢迎的公共空间之一,我们在Starbucks买了芋头糕,味道还不错。早晨人很少,周围有些流浪汉晃悠,好像没有什么攻击性。 没有上班族,市中心空空荡荡 最后走到Point State Park,这是位于金三角顶端的一个公园,视野开阔,景色怡人。<br> 离开市中心,我们来到匹兹堡大学和卡内基·梅隆大学的所在地,这里最有名的建筑是匹兹堡大学的教堂学习中心(Cathedral of Learning),建筑高大宏伟,有42层,是西半球最高的教育建筑,学生们爱称“Cathy”。 我们进去转了一圈,还坐电梯上楼,赶上周末,楼上只有我们两个不速之客。<br> 偶遇拍化妆照的女生 木兰<div><br></div><div>八天之旅,驾驶了2280公里。现在新型车辆的全速适应性巡航和方向盘自动控制,解放了司机的手脚,高速公路上基本上可以让车自己跑,不用踩油门和闸,方向盘也会自己转动,必要时司机再介入控制。司机只要专心注意路况,剩下的就是耗时间了。遇到堵车,车都可以自动停走,脚不用那么辛苦了。这次我们来去开长途的时间,都赶在周末,路上大卡车比较少,舒心一点。<br></di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