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今天上午观看了由来自成都市青羊区教科院的特级教师刘大春教授带来的《班级管理中的言语沟通艺术》视频,尽管未在现场,但是刘教授幽默风趣的语言让我一刻也不舍得离开手机屏幕,一句话也不愿意错过。 </p><p class="ql-block"> 刘老师从“班主任的表达艺术与班级管理”,“班主任的倾听艺术与班级管理”两个方面给大家分享了作为一个班主任应该如何与学生进行有效沟通。我们常常觉得现在的学生越来越难管教,总是搞不懂他们在想些什么,其实家长在教育孩子的过程中也有类似的问题。那么,如何说孩子才会听呢?</p><p class="ql-block"> 刘老师用很多实例,设置很多我们常见的情境,然后结合案例分析了班主任在班级管理中需要学习的沟通方法。沟通,离不了表达和倾听。让人接纳和容易触动对方心弦的表达是沟通的首要条件,作为教师,在和学生沟通的时候,应该少用消极、破坏性的言语,例如:怎么不举手?不要抄袭别人的作业来骗人等等。多用积极且具有建设性语言表达自己,例如:你能回答问题就举手,自己多想方法试着做等等。</p><p class="ql-block"> 在与他人沟通的时候,尤其是陌生人,我们都能够表现出足够的尊重来体现的礼貌和修养。那么在和孩子们沟通的时候表现出对对方的尊重依然很重要,刘老师的“3+X”文明用语就给我们提供了很有价值的参考。其实,这个文明用语并不陌生,反而非常熟悉。这里的3就是:您好、请和谢谢,X指的是对不起、请原谅、没关系等。仔细想一下,平时我们很少对我们最亲近的人用这些礼貌用语,我们总觉得理所应当。作为教师,对学生也是用的比较少吧。记得一次当我走进教室,发现黑板没有擦。在我的提醒下,一位同学很快跑上讲台把黑板擦干净了,我随口就对他说了一句谢谢。当时同学们还很惊诧地笑了,他们好像在告诉我没把黑板按时擦干净就是不对了,居然还谢谢他。同学们虽然是轮流值日,但是我们也是班级里的一员,每一个为班级贡献力量的人都应该被感谢。</p><p class="ql-block"> 刘老师还给大家分享了他总结的接近他人“表达十五招”:询问式、体谅式、代入式、委婉式等,每一招式都需要我们在平时的工作中和生活中慢慢沉淀。沟通的另外一个关键环节就是倾听。恰当的沟通距离,适当的注视他人等,都是倾听过程中需要注意的问题。无论是表达自己的看法还是倾听别人的想法,都要注意要控制情绪,务必不能带着负面情绪来表达自己的感受,否则会适得其反。班主任在班级管理中,沟通方式决定了管理是否有效,光凭自己以前的经验已经适应不了快速发展的新形势下学生的心理需求。因此多阅读一些心理学相关的知识,多学习一些先进的管理方法,或许是唯一的途径。</p><p class="ql-block"> 总之,方法有很多,尽管我们也有自己的管理模式,但是我们不能闭门造车,只有多学习多思考才能将我们的班级管理更加科学合理,从而更有效地促进学生的成长。</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