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走寰宇世界 尽享文艺之美——统编版五年级下册第七单元

丛台区连城小学

<p class="ql-block">  《语文课程标准》第三学段课程目标中明确要求:“在阅读中了解文章的表达顺序,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初步领悟文章的基本表达方法。”在本单元的学习中,要注重引导学生逐步从对文字的表面体验和感悟走向对文字内在的把握和审美。</p> 单元教材分析 <p class="ql-block"> 本单元的人文主题是“足下万里,移步换景,寰宇纷呈万花筒”。围绕这个主题,编排了《威尼斯的小艇》《牧场之国》《金字塔》三篇课文。展现了水城威尼斯独特的城市风光,描写了荷兰安闲的牧场,介绍了古老的埃及金字塔。其中《金字塔》一课中安排了两篇文章,散文《金字塔夕照》和非连续性文本《不可思议的金字塔》。这些文章呈现出一幅幅动人的画卷,体现了世界各地丰富多彩的自然、人文景观的魅力。选编这三篇课文,不仅仅是了解和欣赏异域景观之美,更重要的是落实本单元的语文要素。</p> <p class="ql-block">  本单元共有两个语文要素,一是“体会静态描写和动态描写的表达效果”。这是在五年级上册教材“初步体会课文中的静态描写和动态描写”的基础上,进一步引导学生体会其表达效果。围绕这个语文要素,本单元精读课文的课后题和泡泡用不同的方式,引导学生体会静态描写和动态描写的表达效果。</p><p class="ql-block"> 本单元的另一个语文要素是“搜集资料,介绍一个地方”,这也是本单元习作的要求。本次习作着力培养学生根据目的搜集资料、整理资料、再清楚的介绍事物的能力。</p> 学情分析 <p class="ql-block">  五年级学生各方面能力有所提高,心理方面自我意识更加强烈,调节自我情感方面逐步加强,随着社会实践的增加,现实经验也越来越丰富,感受力和理解力也越来越深入;本单元语文要素在五上第七单元已初步体会课文中的静态描写和动态描写,五下这一单元着重体会动静描写的表达效果,这样安排线索清楚,由易到难,稳步培养学生的文学品鉴能力。</p> 单元目标设定 <p class="ql-block">  1.识字与写字:认识26个生字,读准1个多音字,会写29个字,会写28个词语。</p><p class="ql-block"> 2.阅读与鉴赏: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能体会课文中静态描写和动态描写的表达效果;朗读、背诵古诗《乡村四月》。了解威尼斯、荷兰、埃及金字塔的地理位置。在真实情境中,完成三个学习任务,体会、交流、总结课文静态描写与动态描写的表达效果。</p><p class="ql-block"> 3.表达与交流:开展成果交流会,学生收集资料,撰写并清楚地介绍一处中国的世界文化遗产,激发学生了解世界多元文化的兴趣。制定一份旅行手帐。能列出讲解的提纲,按照一定顺序讲述;能根据听众的反应,对讲解的内容作调整。能搜集资料,清楚地介绍一处自已感兴趣的中国的世界文化遗产。</p><p class="ql-block"> 4.梳理与探究:初步了解非连续性文本的特点,并能从中获取所需的信息;能交流、总结对静态描写和动态描写表达效果的体会;能仿照例句,选择一个情景写句子,表现出景物的动、静之美;能说出两组句子描写的情景,体会集中强调一种颜色的表达方法。</p><p class="ql-block"> 5.能有主动分享、修改习作的意愿,并掌握一定的方法,具有“习作即生活”的初步意识。</p><p class="ql-block"> 6.能够运用修改符号修改自己及他人的习作。</p> 单元设计构想 <p class="ql-block">  依据2022版语文课程标准及本单元的语文要素,结合教学目标设定及学生的学情,本单元构想“笔走寰宇世界 尽享文字之美”这一主任务,将教材编排的各项内容作为一个整体展开设计子任务:1.绘制我的世界文化图谱,2.设计我的讲解,3. 畅游中国,集结成册,开展教与学的实践活动。</p> <p class="ql-block">  围绕本单元语文要素,设计的三大子任务,一脉相承,旨在读写结合中夯实单元语言训练点。学生可以通过任务一先自主梳理本单元学过的介绍景物的方法,再学以致用地运用到任务二中去,通过列提纲等方式为单元习作提前建构思维,作文便可水到渠成。</p> 单元作业设计构想 <p class="ql-block">  统整式设计,系统化建构。通过情境创设、观察记录、讲解互动等途径展开对景物的动静态描写实践与体验,以多文本对比阅读、摘抄读背、批注感悟等方式体会动静态描写的表达效果;借助描写记录卡、美景寻访单、好句摘抄卡等支架进一步积累与感受动静态之美;尝试说出不同句子描写的别样景致,体会动静态描写的不同效果。</p> <p class="ql-block">  任务群驱动,活动式推进。以学习任务单、观察实践表、景点寻访单和思维导图等作业导航系统,引导学生从多元角度去学习运用和实践迁移动静态描写方法;化身“小导游”“讲解员”“景观发布员”等角色,展开多文本阅读,进行资料搜集与甄选,借助表格、海报、思维导图等学习支架,在合作学习中展开资料的搜集和整理等语文综合实践活动,比较不同文体表达,获取文本关键信息进行表达与成果展示。</p> <p class="ql-block">  多维立体呈现,多元交互评价。单元作业要体现分层理念,赋予学生多样选择与参与空间的自主性。观照儿童真实体验和童趣表达,在真实活动中参与,进行交互式评价,呈现作业参与的完整过程,实现教学评一致性。</p> 教师简介 <p class="ql-block"> 焦红卫,丛台区连城小学教师,曾获“邯郸市优秀班主任,丛台区骨干班主任,丛台区骨干教师”等称号。在教学中,始终坚持“以学生为主体”,“以提高学生语文素养”为中心的教学理念,重视学生的个性发展,重视激发学生的创造能力,用滴水穿石的韧性求索,以水不厌深的执着前行。</p>

单元

描写

体会

静态

学生

表达

语文

课文

习作

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