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朱永新教授在其《新教育之梦》一书中曾提到:“读书,是孩子们净化灵魂、升华人格的一个非常重要的途径。”</p> 自我介绍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大家好,我是五年一班的赵子涵,我是一个性格内向,喜欢安静看书的大男孩儿。我有许多的兴趣爱好,比如跆拳道,游泳,魔方等等,但是我最喜欢的还是看书…</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读书能够让我增长知识,开阔视野,每天都能在知识的海洋里自由地傲游,是我最大的乐趣!</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在我家不仅我喜欢读书,爸爸妈妈有空的时候也喜欢陪我一起读书,读书给我们这个家庭增添了无限的乐趣,我们在学习中共同成长、进步。</p> 亲情陪伴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让书香浸润到了家庭,和孩子打开同一本书,一起阅读、讨论、学习,共同分享读书的乐趣。一本书,两代人,缕缕书香沁心脾,丝丝亲情乐融融。</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有人说父母的陪伴和爱决定了孩子的人生底色,而亲子阅读就是最好的陪伴,它让我们能发现孩子的喜好和兴趣,它让我们能发现孩子的喜怒哀乐,它让我们能发现孩子的内心世界,它给了我们了解和亲近孩子的通道。因此每天不管多忙,我们一定要全身心地陪伴孩子。</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为了能给孩子营造一个好的阅读环境,培养良好的阅读兴趣,家中也在按照孩子的年龄阶段购置了相应的书籍,陪孩子一起读书,和孩一起成长!打造一个书香家庭,应是我们每一位家长共同的目标。</p> 图书馆的快乐时光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周末和节假日的时候,我们一家不仅会去图书馆一起安安静静地看书,还会去书店里挑选购买喜欢的书籍,它们承载着我们无尽的快乐与美好地回忆!</p> 亲子共读感悟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从幼儿园到现在,我们一直坚持亲子共读。通过几年的坚持我有以下的几点感悟:</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一、 以孩子兴趣为导向,顺应孩子的心理特点,选孩子爱看的书。不识字时,我读绘本给他听,但是读什么让孩子自己选择。等他识字了,我们一起读他喜欢的书。一年级时,《米小圈》是他的最爱。慢慢长大点,《如果历史是一群喵》《鲁滨逊漂流记》《尼尔斯骑鹅历险记》《海底两万里》等等成了他的最爱。到了五年级,他又喜欢上了历史类书籍。因此一个暑假,我们一起读了许多关于历史的书,《史记》和《上下五千年》《三国演义》等等,并且我们在一起互相交流各自的见解。因为孩子喜欢这些书,所以对于阅读他总是乐此不疲。</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二、共读的方式要随年龄而变化。幼儿时,我读他听。识字后,我们一起读同一本,我会提几个问题让他思考。到了后来,我们变为各读各的。我不再成为他的引领者,相反我们更多的是平等分享自己的心得,相互推荐自己心仪的书。甚至更多的时候,我是他的倾听者。因此我觉得亲子共读只是陪伴的一种方式,不一定要拘泥于一起读一本书。</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三、亲子共读时父母一定要静下心,用心陪伴。不能一边手机一边书,做做样子。否则,久而久之,孩子会觉得阅读是一件可以假装的事。我们应该真正投入到这种陪伴的温情里,以一种禅境般的心情从书中得到一种静默的观照,聆听人类沉淀在心底的清音。</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读书先行,给孩子树一面镜子。人非生而知之,如今知识更替日新月异,头脑中已有的转瞬会淘汰,只能“学到老,活到老”。家庭中当然也是如此,家长是孩子的标尺,家长只有不断学习、不断成长,才能树立并延伸这标尺的长度,才能给孩子丈量出更多向上成长的空间和可能。</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读万卷书不如行万里路,各大博物馆又成了我们假期的必打卡地,参观博物馆可以让我们和孩子深刻感悟历史,<span style="font-size:18px;">了解古人的精神世界和物质文化生活,增强我们的民族自豪感</span>加深对民族团结的认识,让孩子牢记中国的历史,继承民族团结精神,从自身做起,维护、传承华夏文明,做民族团结的践行者和接班人!</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最是书香能致远。是书,开阔了我们的视野,丰富了我们的生活,帮助我们不断提高,不断进步。读书使我们的生活多姿多彩,其乐融融!以书相伴,幸福人生!</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