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一,长篇小说《蓝潮》自2012年7月初执笔,于2017年10月31日收笔脱稿,历时5年。全书共五十六章,42万余字;</p><p class="ql-block">二,小说故事梗概:小说以20世纪80-90年代中国北方某海港为背景,着力表现改革开放过程中各色人物的思想碰撞、矛盾冲突以及人物命运的沉沦起伏,深刻揭示国有企业改革的艰难性、复杂性及其必要性,热情讴歌广大的海港干部和码头工人面对改革的艰难曲折,所表现出来的不屈不挠的斗争勇气,矢志不渝的坚强意志和百折不回的献身精神。</p><p class="ql-block">三,小说共出现了92个人物。小说所着力描写的陈善文、郭敏、王元盛、彭程辉、宁鹏志、李铭新、张同川、刘长城、任道远、卢天成、辛爱军、修淑娴、石青山、孙守勇、马新雷等人物,就是众多海港干部和码头工人的杰出代表,小说倾注了大量的笔画,热情地讴歌了这些优秀人物在改革开放的大潮中“所表现出来的不屈不挠的斗争勇气,矢志不渝的坚强意志和百折不回的献身精神”,同时无情地揭露和鞭挞了展宏业、张殿风、祝喜顺等人物的 投 机 钻 营,借企业的改革之机 行 打 击 报 复、排 挤 异 己、贪 污 腐 败 的 无 耻 嘴 脸,反思“国有企业改革的艰难性、复杂性及其必要性”。</p><p class="ql-block">四,小说创作期间,得到了青岛港老同事的极大关注和支持,由孙承杰先后协调和组织召开了6次专题座谈会和一次研讨会,这些交流为小说的创作提供了丰富的素材和社会思考;</p><p class="ql-block">五,孙承杰于2017年11月23日建立了《池清的长篇小说》微信群,连载小说《蓝潮》,引起了更多朋友的关注和讨论。朋友们就小说的情节脉络、人物表现、细节描写、语言风格等提出了很多具体而中肯的宝贵意见,还有的同事从作者的新浪博客中,把小说分章节地转发到微信朋友圈,引 起 了 更 多 社 会 层 面 的 关 注,扩大了小说的社会影响,小说有的章节的点击量达到了7000余人次。这些都成为了作者创作小说的动力;</p><p class="ql-block">六,小说在经过三稿修改并包装制作于2021年上线后,孙承杰又于2021年5月18日开始分别上传到微信朋友圈和9个微信群,再次扩大了小说的社会影响。摘选几则评论:</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铃兰低语评论:</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闲言少语评论:</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于新产评论:</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孙承杰在小说上线后即同时开始酝酿组织于2021年7月24日在青岛泰山路“新时代大酒店”召开研讨会。薛军利用他和胡伟利在现场拍摄的影视资料,在会后精心制作了长达12分多钟的视频《祝贺池清长篇小说〈蓝潮〉成功发表》上传到网络——</p> <p class="ql-block">该视频采用动静结合、摇拉交替等表现手法,把此次研讨的小说的主题完全地表现了出来,充分地展现了此次研讨会的文学艺术氛围和参会者和谐乐观的风采,烘托出了这些海港老同事的政治修养和精神风貌,给人一种团结、鼓舞、奋进的向上力量。小说背景音乐的使用也是强弱得当,渲染了视频的观看气氛和效果,受到了参会者的一致好评。</p><p class="ql-block">七,应该说,该小说的创作,是集体力量共同努力的结果,是海港干部和职工共同心愿的体现。也寄希望大家提出更多的宝贵意见,把这部作品修改得更加完善丰满。</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2021年7月25日整理</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