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园•党建】“赓续红色血脉 汲取奋进伟力”——临沂孟园实验学校党支部党性教育活动

山花烂漫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习近平总书记深刻指出,沂蒙精神与延安精神,井冈山精神,西柏坡精神一样,是党和国家的宝贵精神财富,要不断结合新的时代条件发扬光大。2023年4月8日,临沂孟园实验学校党支部全体党员共赴苏家崮抗日烈士纪念馆、八路军115师桃峪高干会议旧址、蒙山党性教育基地--李家石屋村开展““赓续红色血脉 汲取奋进伟力”党性教育活动,探寻沂蒙精神的光芒和力量。</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span class="ql-cursor"></span></span></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苏家崮抗日烈士陵园</b></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松柏含翠祭先烈,鲜花垂泪寄哀思。在革命烈士陵园,全体党员敬献花篮,瞻仰抗日烈士纪念碑,高举右拳,一起重温入党誓词“我志愿加入中国共产党,拥护党的纲领,遵守党的章程,履行党员义务,执行党的决定,严守党的纪律,保守党的秘密,对党忠诚,积极工作,为共产主义奋斗终身,随时准备为党和人民牺牲一切,永不叛党。”党员们誓言铮铮,句句千钧,凝聚着对历史的敬畏、对英雄的追思、诠释着不忘初心永远跟党走的坚定信念。</span></p> <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八路军115师沂蒙纪念馆</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再现那段峥嵘岁月 </b></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纪念馆采用“两馆一轴”布展方式,由东西两个展馆组成,内容分为铁流东津威震齐鲁、挥戈鲁南开基创业、从严治军碧血丹青、南征北战纵横驰聘、水乳交融生死与共五个部分,充分展示了八路军在沂蒙地区东征西讨、纵横披靡,军民团结一心、战胜困难,最终取得抗战胜利的丰功伟绩的场景。八路军115师为八路军三大主力之一,是由中国工农红军第一、第十五军团及陕南第七十四师等部,于1937年8月在陕西省三原县改编而成的。师长林彪,副师长聂荣臻,参谋长周昆,政训处主任罗荣桓,副主任萧华。下辖343旅、第344旅(每旅两个团)、独立团及数个直属营,全师共1.5万余人。平型关大捷后,因林彪被国民党军的哨兵误伤,由第343旅旅长陈光代理第115师师长。第115师的到来,为发展壮大沂蒙山区抗日根据地发挥了巨大作用。</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全体党员跟随讲解员走进八路军115师在沂蒙纪念馆,深入了解八路军115师奋勇杀敌、夺取抗战胜利的英雄事迹。115师挺进山东后,牢记党的宗旨,始终把人民群众的利益放在首位,情系人民群众,关心百姓冷暖,赢得了广大的衷心拥护和无限信赖。沂蒙人民坚定不移跟党走,全力、全面、全程支持八路军,形成了“军民同心打东洋”的抗战局面,也铸就了“党群同心、军民情深、水乳交融、生死与共”的沂蒙精神。徜徉展厅,一张张图片、一件件实物,无声地诉说着那段可歌可泣的光辉历史,我们党百年来的不懈奋斗与思想探索。抗战时期,沂蒙人民像爱护自己的眼睛一样爱护八路军。一粒米做军粮,一块布做军装,最后一个儿子送战场,全力以赴支持抗日战争,不惜以生命掩护、抢救子弟兵伤病员,与人民军队结下了鱼水深情。革命老区人的大义和大爱、军民的鱼水深情,令全体党员深深震撼和感动,党员们不时驻足思考,接受着这一次革命传统教育和精神的洗礼。</span></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抗日战争的胜利,是近代以来中国抗击外敌入侵的第一次完全胜利。山东根据地抗日军民为夺取抗战胜利做出了巨大的牺牲和贡献。八年抗战中,115师在沂蒙山区战斗了7个年头。在罗荣桓等坚强领导下,广大指战员与地方党政军民紧密团结,顽强奋战,为发展壮大山东抗日根据地立下了赫赫战功,也在沂蒙人民心中耸立起了一座座巍峨的丰碑。</span></p> <p class="ql-block">  (八路军115师沂蒙展览馆留影)</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桃峪高干会议旧址</b></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桃峪高干会议陈列馆位于平邑县郑城镇观音山景区内,由陈列馆、会场旧址、纪念广场三部分组成。据讲解员介绍,我们了解到陈列馆展厅分为历史背景、八路军高干会议、打造模范党军三部分。陈列馆展厅通过实物、图片、影像等方式充分展示了八路军115师入驻桃峪村,召开进入山东以来第一次高级干部会议的盛况。</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1940年9月,八路军115师在平邑县桃峪村召开的高干会议在山东抗战史上具有重要的里程碑意义。会议结合山东抗战实际和115师发展状况,紧紧围绕如何更好地开展对敌斗争,发展壮大抗日根据地,提高军政素质,建设铁的模范党军等重大问题,集思广益,统筹谋划,研究制定了一系列具有前瞻性、创新性的斗争策略,为今后一个时期的对敌斗争指明了方向。在会议的指导下,山东抗日军民进一步坚定了胜利信心,增强了斗争使命感,强化了担当意识和大局观念,使山东抗日根据地得以坚持、巩固和发展。</span></p> <p class="ql-block"> (桃峪高干会议旧址留影)</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蒙山党性教育基地</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 李家石屋</b></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巍巍蒙山,山峦起伏,沟壑纵横,丛林茂密,绵延百里。它横亘于山东省中南部,是沂蒙山区的地理最高地,是连接鲁中、鲁南的关隘要道,是开展敌后游击战的理想场所,战略地位十分重要。李家石屋的建筑大多以石材为主,因为地处蒙山三大流域之一的石河流域北端,西靠龟蒙顶、北依王字岭、东邻大洼、南望浚河,是沂蒙古村落的典型代表。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时期,作为白色恐怖笼罩下的一块革命根据地,这里曾是当时费北和蒙山县委、县政府所在地,为抗战和新中国诞生做出了卓越贡献。</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李家石屋展览馆从“开辟根据地 巩固根据地 捍卫根据地 壮大根据地 胜利向胜利 礼赞英雄”六个板块介绍,仿佛把大家带到了当时的艰苦岁月。大家一致表示在以后的工作和生活中,进一步增强责任感与使命感,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争做优秀党员、新时代“四有”好教师。</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缅怀过去,是为了更好地开创未来。在山河破碎的危机时刻,在极端艰难困苦的环境中,蒙山儿女承担起“保家卫国、守护蒙山”的历史责任,与全体沂蒙人民一起共同铸就了“党群同心、军民情深、水乳交融、生死与共”的沂蒙精神。先辈们以坚定不移的理想信仰,敢于牺牲的奉献精神,百折不挠的顽强奋斗,战胜了疯狂的日本侵略者,打败了嚣张的国民党反动派,为我们留下了宝贵的精神财富,放射着耀眼的历史光芒,彰显着永恒的时代价值。我们要传承红色基因,赓续红色血脉,务必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务必谦虚谨慎、艰苦奋斗,务必敢于斗争、善于斗争,坚定历史自信,增强历史主动,谱写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更加绚丽的华章。</span></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撰稿人:巩祥丽</p><p class="ql-block">审阅人:孙士征</p>

沂蒙

八路军

蒙山

根据地

抗日

高干

党员

军民

抗战

胜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