桃源中学:春日捧卷|读诗品情志,观世见仁心——宁海县唐代叙事诗专题教学研讨活动顺利举行

桃源初级中学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暖风拂烟柳,光景胜万金。四月里春日融融,恰是捧卷阅读的好时节。为迎接诗词节活动,也为培养学生对古诗词的兴趣,落实语文新课程标准,聚焦学生发展核心素养,由桃源中学承办的县唐代叙事诗专题教学活动于4月7日在校内微格教室顺利举行。县中学语文教研员王启运老师、宁波市名师袁聪莲老师与初中各校教师代表们齐聚一堂,共赴这场诗词盛宴。</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本次活动分为课堂教学展示,论坛分享,交流探讨三个环节。</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桃源中学仇灿灿老师以“关注小人物的命运”为主题,用微视频脚本创作的创新形式执教《卖炭翁》一诗。课上同学们一起梳理诗歌内容,为主人公卖炭翁制作人物卡片;联结所学电影学的知识,对课文进行初步的分镜头脚本设计;最后展开想象,为卖炭翁归家的漫漫南山之路续写结尾。课堂气氛活跃,同学们妙语频出。此外,课堂活动中巧妙穿插教学策略,引导同学们在深度阅读后体悟白居易的悲悯情怀。</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大佳何中学张浩翔老师以设计补白导入,为我们带来《石壕吏》一诗的精彩教学。同学们配合上神情、动作,分组上台演绎,沉浸式体验文本场景。“一份来自石壕吏的状纸”从石壕吏的角度为其辩护,令人耳目一新。人民苦,时代伤,作者泪,声声泣血,字字是情。</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深甽中学潘梦露老师着眼于叙事诗这一诗歌体裁设计情境,从赏读文本内容到传授学习技能,巧设场景,巧用冲突,巧用视角,引领学生步步深入。在课堂中带领同学们体悟诗圣的一颗关注民生疾苦的圣心,在潜移默化中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主题论坛分享同样异彩纷呈。跃龙中学刘福聪老师以《石壕吏》为例,进行改叙事诗为记叙文的写作实践。要求忠实原作,突出中心;添枝加叶,补充细节;大胆想象,补充留白;转换视角,提升主旨,真正做到让诗文这颗千年的种子绽放新姿。</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跃龙中学的方秀楠老师则借助“《石壕吏》剧本研读会”微项目,将本诗凝练含蓄、藏问于答、明暗结合的特点巧妙融入教学设计中各环节,带领学生体会叙事诗的独特的美感。</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潘天寿中学葛柔希老师以“苦”为抓手将《石壕吏》和《卖炭翁》结合在一起,为我们带来唐代叙事诗教学浅探。通过发布微信公众号推文的情境化形式,推动学生主动学习,让学生从转换不同视角去进行故事的复述,补白话语进行想象,结合创作背景和诗人的生平、身份,从不同身份角度去探究他们的创作意图等体味苦心。</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长街中学姚伟韬老师针对如何在教学中体现叙事诗诗体特征的问题,结合三位老师的课堂教学,分享了三点思考,即揣悟诗凝的炼性,感受诗的跳跃性和徜徉诗的音乐性,从三个层面出发来守护唐代叙事诗的双重审美特质。</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越溪中学毛佳丽老师聚焦叙事诗体裁,既有“事”的叙述,又有“叙”的精妙,同时还有“诗”的属性。毛老师指出,我们在教学中要抓住“叙事性与抒情性的统一”这一特点,在鉴赏古代叙事诗时不仅要看到它“叙”的多样性、“事”的丰富性、“诗”的独特性,更要看到其所承载的历史和时代使命,以及独特的艺术魅力。</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最后由教研员王启运老师对本次活动进行总结。王老师提出,我们要找到合适的教学路径并寻求突破,从文本中挖掘教学支点至关重要。王老师以叙事诗《石壕吏》为例,指出我们把从宏观探究互文关涉和从微观考量篇性特征结合起来,方能深度发掘与体悟文本价值。在教学过程中依托学习支架,引导学生在“一粒沙里看世界,半瓣花上说人情”,真正做到“用教材教”。</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诗歌的魅力跨越千年,在凝练的文字中与先贤对话,在一吟一咏里体察诗情。唐代叙事诗专题教学研讨活动暂告一别,诗词节帷幕正缓缓拉开,让我们继续于春日捧卷,读诗品情志,观世见仁心。</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right;">通讯员:胡伟丽</p>

叙事诗

石壕吏

老师

教学

中学

卖炭翁

学生

同学

文本

体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