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他们来到了那家名叫胜利的饭店,饭店是在一座石桥的桥堍,它的屋顶还没有桥高,屋顶上长满了杂草,在屋檐前伸出来像是脸上的眉毛。饭店看上去没有门,门和窗连成一片,中间只是隔了两根木条,许三观他们就是从旁边应该是窗户的地方走了进去,他们坐在了靠窗的桌子前,窗外是那条穿过城镇的小河,河面上漂过去几片青菜叶子。”</p><p class="ql-block"> 这是余华小说《许三观卖血记》中的场景。读过《许三观卖血记》的余粉一定记得:在上世纪五六十年代,年方二十的许三观通过卖血渡过了人生上一个又一个难关,战胜了命运中一次又一次波折。而每一次卖血之后,他必去胜利饭店,在那里手拍桌子吆喝:“一盘炒猪肝,二两黄酒,黄酒给我温一温。”……从海盐县沈荡镇上过来,经港南西路,从工农桥走下来,就到了胜利饭店。桥堍有一株高大挺拔的百年香樟,枝叶舒展,阳光从细密的缝隙间落下,做旧的胜利饭店水泥门面很显得历史感。推开深棕色的木头方格大门,浓浓怀旧之风扑面而来,十来张原木方桌有序摆放,随意找一张坐下,抬头就能看到南窗外流淌了千百年的贲湖港,水光盈盈,和着周边的清丽景色,低吟浅唱。 </p> <p class="ql-block"> 胜利饭店真实将书中叙事线捋下来,重现上世纪六七十年代的“人民大食堂”餐饮店貌,又不乏“奋进新征程”精神面貌,豁然重生了浓浓烟火气,勾起人们当年“下馆子”的难忘记忆。2022年11月6日,余华来到沈荡,也走进了胜利饭店,他在中间的一张方桌旁坐下,随后,一盘炒猪肝、二两黄酒上桌,黄酒还温了温。余华细细品尝后,写下了“都好吃”三个大字,人间烟火味,最抚凡人心,余华称赞“胜利饭店的猪肝着实好吃,都是地道的黑猪肉美味。”</p> <p class="ql-block"> 因为余华的缘故,胜利饭店有了不一样的意涵。春和景明,笔者到海盐沈荡古镇来了一次追寻余华的旅行,去特意坐在余华吃饭拍照那张桌子。店里的稻草扎肉,狮子头,卤豆干是回头客榜单上的前三名,尤其那扎肉,红润亮泽,吸饱了浓稠酱汁肥而不腻,又带着一丝稻草的清香。那怕不点炒猪肝、不烫壶黄酒,就冲着胜利饭店的鲜肉烧麦和咸菜肉丝面也值得了,烧麦皮子薄得象层纸,卖相好看,皮子里包着汤汁,不多不少恰恰正好。用筷子去夹会破的,只能用勺子去盛来,馅子全是肉,鲜嫩有嚼劲。咸菜肉丝面,用的是正宗雪里蕻,肉丝很多,面条也是劲道,十三元一碗很值。</p> <p class="ql-block"> 2022年12月,重新装修后的胜利饭店才正式对外亮相,尤其余华的加持,瞬时一席难求,俨然会成为海盐当地的新地标。</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