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幼儿教育家陈鹤琴曾说:“凡是儿童自己能做的,应当让他自己做。儿童习惯养得好,终身受其福。”《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也将“生活习惯与生活能力”作为幼儿健康领域十分重要的组成部分。</p> <p class="ql-block"> 还记得,宝贝们刚上幼儿园时,许多事情都需要老师的帮助,但是现在,他们长大了,能独立穿上袜子、鞋子,自己穿、脱衣服等等,这些都是小班宝贝快乐的劳动体验。教师也在通过日常生活中的点滴小事,逐步培养宝贝自己的事情自己做,互相关爱与帮助,通过自己动手体验自己的价值,感受成功的喜悦。 </p><p class="ql-block"> 让我们去看一看小二班的宝贝,他们是如何独挡“衣”面的吧!</p> <p class="ql-block"> 《叠衣服》</p><p class="ql-block"> 两扇大门关一关,两只小手抱一抱。 </p><p class="ql-block"> 点点头,弯弯腰,捏住两边放放好。 </p><p class="ql-block"> 我们是通过小儿歌的形式学会怎么去叠衣服的本领。</p> <p class="ql-block">一起来看看小朋友的表现吧</p> <p class="ql-block"> 在我们看来叠衣服是一件小小的事,但对宝贝们来讲,不仅提高了自理能力,也增强了他们的自信心。孩子的点滴进步和成长,需要家庭与幼儿园相互配合,共同努力。在家中我们也可以放手让宝贝自己去叠衣服,为宝贝创造更多的自己做事的机会。让宝贝们做力所能及的事情,让宝贝们去锻炼,让宝贝们体会到我能、我行、我可以,体验到为自己服务的乐趣!我们将继续深入挖掘生活中的教育价值,将教育渗透在一日活动的各个环节中。</p> 绘本推荐 <p class="ql-block"> 随着孩子一天天长大,他们的需求也变得丰富了起来——他们对陌生人充满好奇心,喜欢结识新朋友,不断拓宽着属于自己的空间。 在孩子与他人交往时,作为家长的我们也操碎了心,总会千叮咛万嘱咐: 孩子,你要尊重你的老师,要有礼貌;孩子,你要懂得和朋友分享,对人友善;孩子,你应该讲诚信,说到做到…… 然而,有时候,这些道理就是进不去孩子的心里。好像我们讲得越多,孩子就越不听话。 对于孩子来说,“尊重”“诚信”“分享”“友善”这些概念太大、太抽象,而且,家长道理讲得太多,也容易引起孩子的抵触心理。</p><p class="ql-block"> 所以,为了让孩子“明白道理”,聪明的父母从来不会仅仅给孩子讲道理,而是首先让孩子知道在实践中应该怎么做。</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 rgb(237, 35, 8);">我们给孩子讲尊重,就不能只讲尊重,我们要讲接纳别人和你不一样</span></p> <p class="ql-block">要讲不随意给别人起绰号</p> <p class="ql-block">要讲在别人打电话的时候保持安静</p> <p class="ql-block">要讲不随地乱扔垃圾</p> <p class="ql-block">还要讲每天把碗里的饭吃干净,不浪费粮食</p> <p class="ql-block">因为,这些都是孩子们能听懂的“尊重”的真正样貌。</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 rgb(237, 35, 8);">我们给孩子讲分享,就不能只讲分享</span></p> <p class="ql-block">我们要讲送给朋友们又大又甜的柿子</p> <p class="ql-block">讲告诉同学一个很好笑的故事</p> <p class="ql-block">讲遇到困难时,和朋友一起想办法</p> <p class="ql-block">讲和家人一起吃自己最爱的水果</p> <p class="ql-block">还要讲如果不愿意把特别喜欢的东西和别人分享,也没关系</p> <p class="ql-block">因为这些,都是孩子们能做到的生活中的“分享”。</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 这些一个个具体的场景,都汇总在《成长第一棒小公民品德养成绘本》这套绘本里,为孩子提供了一份好理解、可执行的“社交说明书”。这套绘本最大的特点就是没有空洞乏味的大道理,而是将抽象的概念具体化、场景化、生活化,做到了真正的与孩子对话。</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