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在人间最美四月天,湘东云程学校小学语文教研组来到长沙育英学校参加为期两天的“和美课堂”第十九届全国小学语文名师高质量教学观摩研讨会。</p> <p class="ql-block"> 两天时间里,10位名师向我们展示了高水平的示范课,课型丰富多彩,教法不一,真正体现了“和美”课堂的理念:和而不同,美美与共。而课堂的开放性、包容性,老师对学生的赞赏、容错,让每位老师且听且学,掩卷深思。</p> <p class="ql-block"> 教育并非一蹴而就,应循循善诱、持之以恒,为后来学生的终身学习打下基础。何捷老师的课堂紧扣单元要素,以各种有趣的情景活动引导学生多角度思考,发散思维。诙谐的语言、有趣的活动、活跃的思想,构成了生动的课堂。启发我们取长补短、共同进步。 ——— 罗雨</p> <p class="ql-block"> 一堂课就像一颗种子,它能绽放出怎样的花,看的是课堂上的孩子和老师他们如何浇灌。孙双金老师执教的《芙蓉楼送辛渐》,以熟知的送别诗句引入开始,以孩子们自编送给孙老师的送别句为结束。在这样一堂充溢着思维挑战的课堂,不仅孩子们沉浸其中,听课老师同样被吸引进了这充满浓浓情意的课堂,让其受益匪浅。———温陈思</p> <p class="ql-block"> 聆听了由黄洁琼老师和带来的识字课《传统节日》,受益匪浅。黄老师利用游戏,视频演示等智慧手段,让学生在老师的引领下充分发挥主导作用,随文识字,朗读童谣,体验习俗,交流习俗背后的文化含义。有效地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丰富了学生的知识,在师生轻松快乐的互动中,借助智慧教学设备,实现识字教学中的教学评一体化。———杨媛</p> <p class="ql-block"> 在《我眼中的“文学阅读与创意表达任务群”》的讲座中,李祖文老师带着我们重新定义了文学。文学就是以不同的形式表现内心情感,再现一定时期和一定地域的社会生活。文学的语言,是有温度的语言,表现了人物内心的喜怒哀乐,是带有内心情感的主观描述。李老师不仅谈及了“文学阅读”的体现方面,“文学阅读”与常态阅读的区别,还在“文学阅读与创意表达”的教学上给教师们提出了一些具体实施建议,让老师们深受启发。———廖汝</p> <p class="ql-block"> 理情节,品人物,研主旨,在张学伟老师不断创设的情境中,我们似乎也和《红楼梦》中的人物产生了情感上的共鸣。在教学过程中张老师提到从小处着手,你想要在课堂上得到什么,就要引导学生什么,从小处着手,不能笼统的让学生体会大的情感,要做到以小积大不能盲目索取。最后讲授学生如何着手名著阅读,收益颇多。———陈海怡</p><p class="ql-block"> </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