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时至

࿆utsider༢

<h3>清明节,又叫踏青节,在仲春与暮春之交,一在公历4月5日前后,春分后di15日。<br>清明兼具自然与人文两大内涵,既是自然节气点,也是传统节日。清明节是传统的重大春祭日子,扫墓祭祖习俗至今在岭南一带仍盛行。经历史发展演变,清明节吸收融合了寒食节与上巳节的习俗,具有丰富的文化内涵。全国各地因地域不同而又存在着习俗内容上的差异,各地节日活动不尽相同,但扫墓祭<br>祖、踏青郊游是基本礼俗主题。<br>清明节与端午节、春节、中秋节并称为中国四大传统节日。</h3> <h3>花开枝头满眼春</h3> <h3>立夏已至,<br>天地始交,<br>万物并秀,<br>阳光与希望洒满大地</h3> <h3>放风筝<br><br>放风筝放风筝是清明节人们最喜爱的活动之一。<br>古人相信若某人生病可将其病况写或画于扎制的风筝上,用线系着风筝在空中放飞,让它飞至高空就拉线剪断,疾病灾难便会随着风筝一起飞走。<br>后来,风筝亦逐渐发展成广为流行的郊游娱乐活动。</h3> <h3>清明节的发展:<br>1融合寒食节习俗:清明节在历史发展中吸收了寒食节的禁火、冷食、祭祀习俗。<br>2融合上巳节习俗:主要风是郊外游春、春浴、拔楔(临河洗浴,以祈福消灾)等。<br>3后续发展:融合了寒食与上巳两个节日习俗的清明节,在宋元时期形成一个以祭祖扫墓为中心,将寒<br>食的禁火冷食风俗与上已郊游等习俗活动相融合定型<br>的传统节日。民国时期,清明节这天,除了原有的扫墓、踏青等习俗,植树也被确定为常规项目。清明节风俗习惯:<br>主要习俗有荡秋千、踏青、扫墓、祭祖、蹴鞠植树、放风筝、插柳等。</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