绘本美育16:巨人与春天

孙岫

<p class="ql-block">图画书是融合借鉴了文学、绘画、戏剧、音乐、电影等艺术手法的综合性艺术。在视觉艺术呈现上,图画书受到电影技法的影响最深,特别是对镜头的运用,可以说,一本好的图画书,就像一部电影,能给读者带来非凡的阅读体验,所以,图画书也被称为“纸上电影”。</p> <p class="ql-block">故事的开始部分讲的是巨人和春天的相遇,这里只有窗外和屋内两个场景。</p><p class="ql-block">前两个画面是窗外的雪景,一个远景,一个近景,读者的一次翻页就完成了一次镜头的拉近,窗内正在读书的巨人清晰可见——这其实是春天的视角。</p><p class="ql-block">画家用两个画面就将春天由远及近、从下向上的飞行过程展现了出来。</p> <p class="ql-block">第三幅图,场景切换到屋内,镜头切换成读者视角,巨人正在打瞌睡,一只鸟在敲窗,一丝风把窗帘吹起,视点被引向窗外,镜头再次拉近。</p> <p class="ql-block">跟随巨人的视角看向窗外,春天挂在树枝上,视图是圆形的,这是巨人透过窗户玻璃的视野,也是读者俯视的视角。</p> <p class="ql-block">这幅图的阅读激发了孩子的丰富联想——你想到的开在春天里的花有哪些?</p><p class="ql-block">梅花…</p><p class="ql-block">桃花…</p><p class="ql-block">迎春花…</p><p class="ql-block">樱花…</p><p class="ql-block">……</p> <p class="ql-block">画家交叉运用俯视、仰视、平视的视角,并配合光影、明暗和形状来营造故事的情感氛围。</p><p class="ql-block">画家还通过版式变化来调整故事的节奏,特别是跨页版面的运用,凸显了巨人的情感变化……</p> <p class="ql-block">优美的文字和画面,家长和小朋友共读,不一样的体验!</p> <p class="ql-block">这本图画书插画的特色之一是画框的使用。画框能形成视觉中心,给读者营造出明确的剧场效果。然而,在书中画家并不是格式化地使用画框,而是大量采用了“出框”的设计,这让整幅页面产生一种“框中框”的镜头效果,不仅在视觉上增加了画面的立体感和动感效果,更在情感上契合了故事情节的发展,表现出充分的戏剧张力。</p> <p class="ql-block">图画书的图画不是对文字故事的重述,而是要扩展文字故事的内容,增强读者的视觉和情感体验。</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画家还精心设计了一些具有象征意义的视觉元素来烘托气氛,比如木马、格窗、镜子、沙漏、方格地板、太阳等等。</p> <p class="ql-block">这个跨页大图的大俯视镜头有交响乐高潮般的响亮!是春回大地给整个世界带来的欢畅和喜悦!</p> <p class="ql-block">结尾这幅画虽小,但是意味深长。文字:“每当春天来的时候,巨人便会拥有全世界最美的花园。”这个“最美的花园”不仅是春天带给巨人的意义,更是巨人带给自己的意义:“心可以和世界一样大!”</p> <p class="ql-block">读完“纸上电影”再来欣赏电影,感觉又会不一样!</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