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俗话说:小树要修,孩子要管。如果你真的疼爱子女,就应当为孩子考虑得更长远些;有方法地爱,严格地爱,才是真正的爱。</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宽严并济、奖罚分明,有管,有教,有罚,才是对孩子最好的教育。</p> <h3><strong>01</strong></h3></br><h3><strong>熊孩子是惯出来的</strong></h3></br><h3><strong>好孩子是管出来的</strong></h3></br><h3>李玫瑾教授说过这样一句话:</h3></br><h3>“教育孩子要趁早,否则,以后社会会替你教育他。”</h3></br><h3>现今,多少家长因为狠不下心来,孩子犯错的时候不舍得批评;</h3></br><h3>多少家长因为孩子一撒娇就妥协,一味地溺爱,导致孩子从小就以自我为中心。</h3></br><h3>要知道,好孩子是管出来的,熊孩子是惯出来的;</h3></br><h3>熊孩子与好孩子之间,只是隔着教育缺位的家长而已。</h3></br><h3>你现在舍不得管教他,今后社会一定会狠狠地帮你教育他!</h3></br><h3>常言道:“没有规矩不成方圆”;</h3></br><h3>教育孩子也是如此,有些时候,父母越狠心,孩子才会越出色。</h3></br><h3>正如《管教的勇气》中说的一句话一样:</h3></br><h3><strong>“教育孩子,小时候要狠管,长大后给他翅膀。”</strong></h3></br><h3>适度严管,别在该“扎针”的年纪,给孩子“吃糖”!</h3></br><h3><strong>02</strong></h3></br><h3><strong>把你的孩子教育好</strong></h3></br><h3><strong>是你一生最重要的事业</strong></h3></br><h3>都说:“教育孩子,最怕该管的时候不想管,不该管的时候什么都管。”</h3></br><h3>孩子小的时候你整日忙没时间,等到孩子长大想关心的时候,你的话对于孩子来说已经无足轻重了。</h3></br><h3>要知道——“教育的黄金时期,只有十年,过期后的父母再怎么努力,也比不过10年前有效了。”</h3></br><h3>《人民日报》就曾刊文,告诫家长:<strong>教育好你的孩子,是你一生最重要的事业。</strong></h3></br><h3>各位家长,千万不要在该管教孩子的时候,而疏于教育,给未来埋下隐忧的种子。</h3></br><h3>只有当父母把教育孩子放在首位,孩子的人生才能不留遗憾。</h3></br><h3><strong>03</strong></h3></br><h3><strong>好的教育,必然是</strong></h3></br><h3><strong>宽严相济、奖惩分明的</strong></h3></br><h3>英国有句谚语是这样说的:<strong>自由过了头,一切乱了套。</strong></h3></br><h3>这句话也同样适用在教育孩子身上。过度的自由只会让他不服管教、为所欲为,最后荒废时间。</h3></br><h3>而好的教育,一定是宽严相济,奖罚分明的。</h3></br><h3>要知道,一味的赞赏、夸奖,只会让孩子成为自傲自大的性格,一味的过度打击,又会让孩子成为自卑内向的性格。</h3></br><h3><strong>只有表扬没有批评的教育是不完整的,只有批评没有表扬的教育也是不正常的。</strong></h3></br><h3>好的教育,必然是宽严相济、奖惩分明的!</h3></br><h3>孩子需要快乐的童年,更要为未来打下基础。</h3></br><h3>各位家长,教育路上,一定是管教同步,严慈同体的,请给孩子恰到好处的管教。</h3></br><h3>莫言说过这样一句话:<strong>孩子的优秀,都浸透着父母的汗水。</strong></h3></br><h3>教育本就是一条漫长的路,不只孩子要学习,家长也要不断学习,不断成长,然后用一颗热情的“心”去浇灌。</h3></br><h3>✓</h3></br><h3><strong>END</strong></h3></br><h3>家长学一些儿童心理学知识</h3></br><h3>非常有必要</h3></br><h3>上海儿童心理咨询师</h3></br><h3>心理和学习关系研究专家马丽老师</h3></br><h3>很有经验<br></br></h3></b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