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交民巷使馆建筑群的旧址都有哪些?

开心华子

<p class="ql-block">  东交民巷使馆建筑群位于北京市东城区东交民巷周边,形成于1901年至1912年,是一个集使馆、教堂、银行、官邸、俱乐部为一体的欧式风格街区。2017年12月2日,入选“第二批中国20世纪建筑遗产”。</p><p class="ql-block"> 现存建筑旧址有:法国使馆、奥匈使馆、比利时使馆、日本公使馆和使馆、意大利使馆、英国使馆、正金银行、花旗银行、东方汇理银行、原麦加利银行、国际俱乐部、法国邮政局和法国兵营及六国饭店等。现存建筑均保留原状保持二十世纪初欧美流行的折衷主义风格,用清水砖砌出线脚和壁柱,砖拱券加外廊,木结构角檩架,铁皮坡顶。</p> <p class="ql-block">  英国使馆旧址,位于东长安街14号院,这座门楼位于正义路5号。是一组以清淳亲王府清式建筑为中心,四周分布建有中国传统建筑形式和西洋古典式的楼房建筑群。使馆旧址大门仿罗马凯旋门样式,是一座两层三间的门楼,灰砖砌筑,勾勒出简洁的线角和拱形图案,中部设水平腰线装饰,门上原有徽章形浮雕装饰,今已无存。大门两侧有券窗,顶部出檐,设女儿墙。</p> <p class="ql-block">  现为北京市第五批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中华人民共和国第五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临近东长安街的区域,现在为国家部委的办公区域。</p> <p class="ql-block">  院墙内依然可以看到原淳亲王府的建筑,当时的英国使馆就是占用淳亲王府的府邸。</p> <p class="ql-block">  花旗银行旧址,位于东交民巷36号,坐南朝北,与原俄国使馆隔街相对,建于1914年。该建筑地上三层、地下一层,砖石结构,正立面朝北面临街道。楼体完整,比例良好,外观稳定厚重,是典型的近代古典主义银行建筑风格。该建筑于2001年进行了内部改造装修,现作为警察博物馆对外开放。</p> <p class="ql-block">  2001年被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东交民巷使馆建筑群——花旗银行旧址。</p> <p class="ql-block">  东方汇理银行旧址,位于东交民巷西段路南34号,坐南朝北。1900年以前,这里是民宅区,义和团围攻使馆区后,民房受损,法国趁机占次用地建行,现建筑为1917年建造。由曾设计上海分行大楼的英国通和洋行设计、施工,设计人是GMcGrva。</p><p class="ql-block"> 建筑地上三层,地下一层,砖石结构。外观具有西欧近代流行的折衷主义风格,但又有尼德兰古典主义的影响。</p> <p class="ql-block">  2001年被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东交民巷建筑群——东方汇理银行旧址。(现为机关单位使用)</p> <p class="ql-block">  东方汇理银行旧址朝北的大门</p> <p class="ql-block">  正金银行旧址,1880年创办于日本横滨,宣统二年(1910年)兴建了这座正金银行北京支行大楼。正金银行旧址位于街道转角处,平面为曲尺形,西肢较长,南肢较短。建筑为砖石结构,地上二层,地下一层。为西洋古典式建筑,木结构,花岗岩的台基和壁柱,转角中心设三层铁皮穹顶楼。</p> <p class="ql-block">  现为中国法院博物馆等单位使用</p> <p class="ql-block">  2001年被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东交民巷使馆建筑群——日本公使馆旧址。</p> <p class="ql-block">  日本使馆旧址,位于正义路2号。建成于1909年。这地界原为清朝的肃亲王府,顺治年间建,历代袭王俱以此为邸,光绪二十七年(1901年)沦为日本使馆。</p><p class="ql-block"> 原为北京市人民政府,现在北京市人民政府已经迁往北京城市副中心办公。空置出的原址大致有三种用途,第一可作为中央机关及有关事业单位的使用空间。第二可作为一些绿地等开放的空间。第三可作为文化用途,比如博物馆等等。</p> <p class="ql-block">  到了大门前往里看,里面有工人在施工,不知道是修建什么?</p> <p class="ql-block">  日本公使馆旧址,位于东交民巷21号23号,清同治十一年,日本在北京开设公使馆,日本公使馆是东交民巷地区现仅存的最早的建筑物,是这一地区19世纪建造唯一保留下来的建筑,建成于1886年,设计者是日本近代著名建筑师片山东熊,这栋单层砖木结构的平房,属西方折衷主义建筑中的仿古典主义类型。</p> <p class="ql-block">  2001年被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东交民巷使馆建筑群——日本公使馆旧址。目前院门紧锁,不可参观。</p> <p class="ql-block">  法国邮政局旧址,位于东交民巷19号,建于20世纪处,是法国在使馆区内设立的邮政机构。旧址建于1901年,建筑为单层砖木结构的西洋建筑形式,东北部有地下室,面宽26米,进深13米,坐北朝南,灰砖清水墙,建筑檐部用连续的三角山花装饰女墙,窗户做拱券,南立面设东西两个门,形成对称式构图。</p> <p class="ql-block">  1995年被列为北京市文物保护单位:东交民巷使馆建筑群——法国邮政局旧址。</p> <p class="ql-block">  法国使馆旧址,位于东交民巷15号,是20世纪初,东交民巷使馆区被“义和团运动”冲击后,法国基于原址重新扩建的使馆。建于1910年前后,曾为前柬埔寨国王诺罗敦·西哈努克及王后的行宫。</p> <p class="ql-block">  法国使馆旧址东南角</p> <p class="ql-block">  法国兵营旧址,位于台基厂三条3号5号,是清末至中华民国时期,法国殖民者在京的驻兵之地,此处原为民宅,1901年签订的《辛丑条约》第七款规定,列强各国可派军队驻守使馆,设立兵营,法国除大肆扩大使馆用地外,又在台基厂三条路北的此处民宅废址上设立兵营 面积23000多平方米,原兵营总体按对称布局,现仅存大门、两座兵营和西南军官楼。</p> <p class="ql-block">  2001年被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东交民巷使馆建筑群——法国兵营旧址。原为北京市总工会使用,现在门口没有牌子,不知是否还使用。</p> <p class="ql-block">  国际俱乐部旧址,位于台基厂大街8号,原是专为东交民巷使馆区洋人们休息、娱乐、社交的场所。旧址主体建筑坐东朝西,二层,砖木结构。平面布局不很规则,主要入口在西面,南面有次要入口。目前有人员出入,但是没有牌匾,不知道是什么单位在使用。</p> <p class="ql-block">  意大利使馆旧址,位于台基厂大街1号,建于1910年前后,现存有原办公楼、教堂、官邸等几处建筑。现为中国人民对外友好协会等单位使用。</p> <p class="ql-block">  2001年被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东交民巷使馆建筑群——意大利使馆旧址。</p> <p class="ql-block">  奥匈使馆旧址,位于台基厂头条3号,是二十世纪初,东交民巷使馆区被“义和团运动”冲击后,奥匈帝国基于原址重新扩建的公使馆。旧址的公使馆大门与主楼都保存完好。大门主体面阔三间,最下方设基座,其上竖立塔斯干式的双圆柱支撑门头,檐部饰以三垅板,上以三角山花结构结束。柱间居中开启大门,两侧实墙开窗,门楼两侧为弧形环抱之侧墙,形成前置的空敞环境。</p> <p class="ql-block">  2001年其被纳入“东交民巷使馆建筑群”整体公布为第五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现为国际问题研究所。</p> <p class="ql-block">  圣弥厄尔天主堂旧址,位于东交民巷甲13号及台基厂大街14号,始建于1901年,落成在1904年,创建者是法国传教士高司铎,为外国人在北京地区修建的最后一座天主堂,也是北京诸教堂中规模最小的,但做工精细,富有特色。教堂立面作三个尖顶钟楼,用尖券、壁柱、玻璃窗和壁龛装饰,是一座典型的哥特式风格的教堂,建筑小巧玲珑,堪称袖珍教堂。</p> <p class="ql-block">  天主教堂里面景色</p> <p class="ql-block">  2019年被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东交民巷使馆建筑群——圣弥厄尔教堂。</p> <p class="ql-block">  比利时使馆旧址,位于东交民巷与台基厂大街交汇处的东南角,南临崇文门西大街,西北方向与法国公使馆旧址隔街相望,北面为圣弥厄尔教堂。比利时原公使馆位于东单牌楼以北,始建于同治五年(1866年)光绪二十六年(1900年)毁于战火,翌年在东交民巷新建,其所在地原为大学士徐桐府邸。新中国成立后,1950年6月中缅建交,原比利时使馆改为缅甸驻华大使馆。</p> <p class="ql-block">  1970年,遵照周恩来总理指示,比利时使馆旧址成为代号“14号宾馆”的国宾馆,即紫金宾馆。2001年6月25日,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现为紫金宾馆。</p> <p class="ql-block">  紫金宾馆墙外的玉兰花</p> <p class="ql-block">  原麦加利银行旧址,位于东交民巷甲39号,是20世纪初英国在北京东交民巷设立的一处代表性商业银行,建造大致分两个阶段,第一期大楼应不晚于1915年,第二期为1918至1919年。建筑半地下一层,地上三层,外带悬挑阳台,面阔十七间洋式楼房,券门、券窗和门窗套饰带有美式建筑风格。</p> <p class="ql-block">  原麦加利银行旧址的立面嵌有一块:1918-1919字样的纪念浮雕。</p> <p class="ql-block">  2003年被列为北京市文物保护单位——原麦加利银行(亦称渣打银行)。</p> <p class="ql-block">  六国饭店旧址,位于正义路南口路东,建于1905年,由英、法、美、德、日、俄六国合资建造。地上四层,地下一层,有客房200余套,是当时北京最高的洋楼之一。现更名为华风宾馆,规模大不如前,隶属外交部。</p> <p class="ql-block">  1900年8月14日,八国联军入侵北京,并明令侵略者“正式特许抢劫三日”,东交民巷也在劫难逃。仅巷内的户部银库就被日本侵略军抢走白银三百万两;翰林院内的《永乐大典》、《四库全书》等珍本也被毁劫殆尽。《辛丑条约》列强将东交民巷地区划为“使馆界”,把东交民巷改名“使馆街”,还在整个使馆界四周建起了高约6米的围墙,围墙上建有8座碉堡,并设铁门。中华民族的自尊受到极大的挑战。直到1950年1月6日,北京军管会颁发布告,庄严宣布在北京市内各帝国主义兵营的占领地一律收回,其建筑全部征用,延续了半个世纪的耻辱才宣告结束。</p><p class="ql-block"> 今天我们要牢记历史教训,帝国主义列强在中国横行霸道的历史一去不复返了,只有我们团结一心努力奋斗,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一定能够实现!</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