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平碉楼,中西融合的世界文化遗产

清风徐来(丁浩)

<p class="ql-block">多年前就想去开平碉楼寻访一番,但因各种原因一直没有成行。2023年2月底自驾出行南方数省,终于了却了这个愿望。</p> <p class="ql-block">开平碉楼位于广东江门下辖的开平市境内,是广府文化在民居建筑上的具体体现。</p> <p class="ql-block">据统计,开平现存的碉楼尚有1800多座,分布在开平市的城乡和田野之间。因面积宽广,只能有选择的寻访了其中的自力村、立园、马将龙和锦江里几处。</p> <p class="ql-block">先说说为何在开平会有为数众多的碉楼呢?</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碉楼的产生原因与自然和社会环境有关,这可以追溯到数百年前。自明代至民国,此地匪患猖獗,社会治安混乱,加上地理环境靠海临江,台风洪水频发,这些都严重影响了当地居民为的生存安全,于是一种多楼层而且坚固异常、兼具防匪和防洪功能的碉楼式住宅便逐渐出现了。其实,这完全是不得已而为之的事情,试想,如果生存环境舒适安全,谁还会将住宅修建成碉堡呢?有一个实例:1884年,潭江大涝,各地民宅被淹者众,而开平赤坎三门里村民因及时登上碉楼避灾全部活了下来。</p><p class="ql-block">赤坎碉楼</p> <p class="ql-block">到了近现代,作为华侨之乡的开平,不少远离故土多年的华侨本着叶落归根的传统观念,将在海外积累的财富带回家乡营建家园,他们修筑的住宅仍旧保留了碉楼的形式,但建筑体量明显放大了许多,且在用材、结构、造型、风格等等方面融合了域外的因素。在开平碉楼中我们可以看到钢筋水泥等现代建筑构造,也可以看到古希腊古罗马的柱廊、拱券和穹窿,欧洲哥特式尖顶甚至伊斯兰风格塔楼等等造型,其门窗和室内装修更是体现出西方文化的深刻影响。</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中西融汇的碉楼建筑</p> <p class="ql-block">西式的屋顶亭台</p> <p class="ql-block">碉楼窗户上的西式雕花</p> <p class="ql-block">碉楼按功能不同可分为众楼、居楼、更楼等,其中作为住宅的居楼最多,而众楼则由村民们集资修建,每家分得楼中一屋用于避灾。更楼顾名思义,是用作值更保安的。</p> <p class="ql-block">开平碉楼的价值在于它融合了中国南方传统乡村建筑文化与西方建筑文化,成为中西合璧的的独特民居标本,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p> <p class="ql-block">寻访开平碉楼,照例从自力村开始,自力村现存15座风格各异、造型精美、内涵丰富的碉楼,多建于民国早中期,是开平碉楼兴盛时期的杰出代表。其中铭石楼是体量最大、建筑最精美的一座,而且可以进入楼内逐层参观。登上楼顶可以看到西式的廊柱和亭台,也可以环视全村,村外的阡陌田野尽收眼底。</p><p class="ql-block">坐落于阡陌田野之中的自力村碉楼群</p> <p class="ql-block">铭石楼(图中体量最大者)是自力村碉楼群的代表。</p> <p class="ql-block">铭石楼内部中西结合的装修和摆设</p> <p class="ql-block">墙上相框照片是铭石楼的主人</p> <p class="ql-block">伫立在田野中的碉楼</p> <p class="ql-block">立园是寻访开平碉楼必去的,由旅美华侨谢维立始建于1926年。立园不是单一的碉楼,而是集数座碉楼与其它功能性建筑于一体的的花园别墅群。园内布局有别墅区、大花园、小花园三个区域,彼此以人工河与花墙绿篱分隔,又用桥亭或通天回廊连成一体,巧妙地将中国古典园林与西方现代花园别墅融汇贯通,园中有园,景中有景,别有韵味,堪称近现代南方华侨园林一绝。</p><p class="ql-block">立园全景图</p> <p class="ql-block">立园创建者谢维立雕像</p> <p class="ql-block">立园建筑品质很高,西方元素更多。</p> <p class="ql-block">立园内部结构和装修</p> <p class="ql-block">立园西式花园</p> <p class="ql-block">立园碉楼样式的别墅</p> <p class="ql-block">马降龙碉楼群为黄、关两姓家族于清朝末年和民国初年兴建。现如今仍保存完好的有7座碉楼和8座西式别墅,其中最具代表性的碉楼是永安村东头的众楼——天禄楼。在社会动乱、土匪出没的年代,天禄楼曾是村人们的“保护神”。</p> <p class="ql-block">马降龙碉楼</p> <p class="ql-block">马降龙碉楼</p> <p class="ql-block">天禄楼是马降龙村民集资修建的众楼,用于村民避灾。</p> <p class="ql-block">锦江里碉楼群由三座碉楼组成,分别是升峰楼、锦江楼和瑞石楼。瑞石楼建于公元1923年,楼龄迄今正好100年,楼高9层25米,是开平现存碉楼中的第一高度,号称“开平第一楼”。瑞石楼集开平碉楼建筑工艺之大成,无论整体造型还是楼内细节的雕琢都极为考究,其楼宇内部装修秉承岭南建筑风格,得益于开平华侨的雄厚财力,家私均采用酸枝木等当时的材料打造,历经岭南百余年湿热的气候考验,却保存完好,几乎从未修葺,实在是不可多得的建筑遗产。</p> <p class="ql-block">俯瞰锦江里</p> <p class="ql-block">瑞石楼无论体量,造型、工艺都是开平碉楼的佼佼者。</p> <p class="ql-block">锦江里田园风光</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