边关行(1)东兴

袁田利

<p class="ql-block">又是一年春暖花开的季节,我们该返航回家了。三年的疫情,让我们每次往返都是急急匆匆,失去了许多游山玩水的机会。如今放开了,我们想把失去的机会找回来,所以这次我们的返回路线—绕道广西东兴市,然后沿新219国道(广西、云南沿边公路)领略边陲风光。时间大约15至20天。</p> <p class="ql-block">3月14日早上8点半,一切准备就绪,出发!我家先生刚要发动车子,突然说他的身份证没在身上,他这一句话,让我们两辆车上的7个人的心一下紧张起来。东找西翻,终于在一个背包里找到了,原来是几天前他带几个朋友去博鳌,用过后没有放回原处,一场虚惊。再次启动车子出发,开出3公里多,他又突然掉头,我问咋了,他说脚上穿的还是拖鞋,引得我们三人一阵大笑。紧随其后的车辆不知所措,我家先生赶紧跟我说不要告诉他们原因,我只好电话告知他们又落东西了。😀</p> <p class="ql-block">车开回家他换上鞋,再次出发已是上午9点了。好在放开了,没有关卡,不再查看健康码,一路顺畅。我们上午10点半到达海口新安港,10点40上船,(去年就因为要查看健康码,排了近2个小时的队,才进港口)</p> <p class="ql-block">在船舱里等了一个小时,11点44分我们乘坐的轮船起航。1点半左右到达徐闻港。</p> <p class="ql-block">徐闻码头侯船大楼</p> <p class="ql-block">下午两点我们驶出徐闻港,上沈海高速直奔东兴。</p> <p class="ql-block">3月14日下午六点我们出东兴高速站,到达我们此行(走边关)起点站一东兴市。</p> <p class="ql-block">东兴市位于我国大陆海岸线最西南端,与越南芒街市隔河(中越界河北仑河)相望,是广西及中国大西南通往东南亚最便捷的口岸城市,建于明而盛于清,至今已有四百余年历史,因其兴于北仑河东岸而得名。东兴是广西唯一与越南海陆相连的边境县市,是我国陆地口岸中进出境人数最多的口岸之一。</p> <p class="ql-block">东兴国门景区集跨国游、购物游、观光游等于一体,是中国和越南游客的重要集散地。有东兴口岸、大清国五号界碑、胡志明亭、中越友谊大桥、中越人民友谊公园、观音寺、陈公馆等景点。其实东兴国门景区地方不大,围着东兴口岸转一圈就走遍了东兴景点。</p> <p class="ql-block">靠近中越界河北仑河畔,设立了围墙。围墙被贴心地设置成玻璃观光墙的模式,游人可以透过玻璃墙看到越南的一侧。</p> <p class="ql-block">七年前我们曾到此一游,当时河边没有围墙和铁丝网,越南边民在河里划着小船向我们岸上的边民和游客兜售香烟咖啡香水等商品。</p> <p class="ql-block">万众国际批发市场(越南街)是旅游购物的商业街,刚走进越南街,我的同伴们就被价格低廉香气逼人的法越香水,越南烟、咖啡、榴莲糖等等,吸引了眼球,纷纷出手购买。(之后我们到过凭祥、德天、瑞丽口岸,那里的同类商品是东兴口岸的两倍)</p> <p class="ql-block">街边上戴着斗笠售卖咖啡的越南女。</p> <p class="ql-block">东兴口岸街道的两边都悬挂着鲜红的五星红旗,被誉为国旗街,是东兴口岸一道亮丽的风景线。</p> <p class="ql-block">中越友谊大桥。</p> <p class="ql-block">“大清国五号界碑”。根据史料上记载,1885年6月9日,清政府与法国于天津签订了《中法越南条约》,条约中承认法国占领越南。之后,中法双方勘定边界事宜,东兴、防城与越南边界大部分地段以河为界,全长150公里,少部分以山岭为界,约50公里。全段以石碑为标志,立碑1—33号。</p> <p class="ql-block">大清国五号界碑,碑高1.7米,宽不过0.7米,厚0.4米,是光绪十六年二月(即1890年4月14日)钦州知州李受彤所立。此碑已过100年历史。随着2001年1369号界碑的设立,大清国界碑已经失去了界碑的意义。目前是防城港市文物保护单位,界碑已经被两重护栏精心地保护起来。</p> <p class="ql-block">胡志明亭:胡志明亭位于东兴口岸旁,1960年2月19日下午,七十高龄的越南劳动党主席胡志明一行二十多人,从芒街来到东兴友谊桥头,曾在此处小憩。然后带着礼物前往桥头的幼儿园慰问中国的小朋友。胡志明主席是至今唯一到过东兴的外国最高领导人。他对东兴的友好访问,进一步沟通了东兴与芒街的政治、经济往来,促进了中越友好合作的不断发展,为纪念胡志明的东兴之行,缅怀他对发展中越友谊所做的贡献,东兴人民特在此处建亭以纪念之,名为“胡志明”亭。</p> <p class="ql-block">东兴口岸,其对应口岸是越南社会主义共和国芒街口岸。东兴口岸是我国1958年建立的国家一类口岸,过去曾是我国援越物资的输出通道,1978年关闭,1994年经国务院批准重新开放。3月15日是东兴口岸正式开放中越一日游的第一天。因我们没有带护照,又不想参加旅行社组织的一日游(其实是担心回来做高价的核酸),只好隔着大铁门远远地望望庄严的口岸大门。</p> <p class="ql-block">“码头风云界碑广场”,这个小广场有着“一眼望两国”的美誉。小广场上坐落着一块1368号界碑,1368(1)号界碑于2001年12月27日设立,中越边界陆地新界碑由云南为起点,由西向东计数,位于东兴口岸的这块界碑为第1368(1)号。</p> <p class="ql-block">中越人民友谊公园,是东兴市人民1958年为纪念中越两国人民在解放斗争中用鲜血凝成的友谊而建,故名“中越人民友谊公园”。</p> <p class="ql-block">纪念碑正背面分别用中越文字题写“光荣的人民英雄永垂不朽”,碑座正背面也分别用中越文字镌刻着在抗法援越战上牺牲的中国英烈名字。1958年经东兴县人民委员会与越南海宁省政府商定,为在1954年的援越解放斗争中牺牲的中国军人立这座纪念碑。中越人民友谊公园,正是为纪念这份用鲜血铸成的战斗而修建的。</p> <p class="ql-block">东兴第一个党支部纪念碑,1927年1月,中共防城县第一个支部—东兴支部成立,共有党员9人。支部成立后,积极组织东兴和越南芒街两地工农群众开展革命运动,掀起了东兴地区革命高潮。东兴支部的建立,推动了东兴乃至整个防城地区革命的发展。</p> <p class="ql-block">文昌塔,2012年,通过各方筹款1300万元,把东兴镇小学内的文昌祠迁移至公园内。文昌塔底层面积600平方米,分7层,高49米,祠为塔形,故称之为“文昌塔”。从底层到顶层有步行梯供游人攀登。据说登上49米塔顶,可观东兴市区全景及越南芒街市郊的异国风光。但我们游览时此塔的大门紧闭,游人进不去。</p> <p class="ql-block">传统上指的219国道,北起新疆喀什地区叶城县的零公里石碑,南至西藏日喀则市拉孜县查务乡2140公里石碑。此路平均海拔4500米以上,年平均气温-9°C。沿途翻越5000米以上大山5座、冰山达坂(即山口)16个、冰河44条,是世界上海拔最高的艰苦公路。2017年6月那年我们62岁,与同伴8人,从成都出发沿318国道到西藏拉孜县转道219国道,穿过举世闻名的昆仑山、喀喇昆仑山、冈底斯山、喜马拉雅山脉, 穿过荒漠戈壁、常年积雪的崇山峻岭和雪域江南风光,领略了这条线路壮阔绮丽的无限风光,喜悦和恐惧,惊险和挑战交织,那是一次“心灵在天堂,身体在地狱,”的奇妙旅行,令我自豪骄傲,终生难以忘怀。</p> <p class="ql-block">2018年,国家交通运输部开展国家公路网命名编号调整工作,将原G219线南北端分别延伸至位于广西中越边境的东兴市和新疆喀拉斯,打造了一条全长10065公里中国里程最长的新219国道。她是中国唯一总里程超过10000公里的国道。从海洋到内陆海洋,从0海拔中越边境入海口到高海拔荒原、雪山、湖泊,延伸到多重立体自然景观,是中国最迷人的景观大道。由此我们萌生了走新219国道南延段,领略广西云南边陲风光的念头。</p> <p class="ql-block">新219国道的起点是新疆喀纳斯,终点是广西东兴。此行我们将从新219国道的终点——广西东兴出发,途径凭祥、德天跨国瀑布、 富宁县、麻栗坡、河口瑶族自治县、江城哈尼族、中老越三国界碑、西双版纳、澜沧拉祜族、翁丁原始部落、芒市、瑞丽、腾冲、大理结束。</p> <p class="ql-block">3月15日上午11点,我们兴致勃勃地从这里出发,开启了新219国道之旅。</p> <p class="ql-block">谁知我们刚踏上新219国道,就闹心了——修路。几十公里的路段,崎岖不平,尘土飞扬,我们坐在车里受尽了颠簸吃够了灰尘。</p> <p class="ql-block">下雨。好不容易摇摇晃晃地驶出烂路段,车刚刚停靠在48弯瑶山路的石碑处公路边,天空突然下起了密密的细雨,之后一路雨蒙蒙雾蒙蒙。</p> <p class="ql-block">限速。导航小姐不断提醒前方300米、200米、80米有违章拍照;前方限速40公里、30公里,请小心驾驶。从新219国道小广场到凭祥大约280公里,我们用了近8个小时。我们自驾走过多少条国道、省道、县级公路,从没遇到过这样的交通管理,郁闷至极。到凭祥后,我们行走219国道的热情消磨殆尽,随决定改道。😓😓😓</p> <p class="ql-block">四十八弯的瑶山路</p> <p class="ql-block">抗疫的需要,边境线上都拉起了长长的铁丝网。</p> <p class="ql-block">顺风坳(别名“北风口”),位于广西壮族自治区崇左市宁明县桐棉镇南部新219国道9973处(中越沿边公路S325省道西50米)。由于当地常年疾风迅猛,故得名“顺风坳”。</p> <p class="ql-block">顺风坳是宁明、防城、越南三地的交汇处,是宁明地理位置的金三角。</p> <p class="ql-block">这块巨石上镌刻着三个大字“顺风坳”,笔迹苍劲有力,气度不凡。据说该石碑的设立除作为当地地标外,也有纪念修筑中越沿边公路修路工人的作用。</p> <p class="ql-block">位于 顺风坳旁边的新219国道9973路碑。</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