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池春水應江潮,乱山深处亦波涛】 ---雨中探秘吴越古道,打卡江南第一池,游天龙峡谷

向导嗨途

<p class="ql-block">  【前言】:2017年,我带着夫人自驾游皖南318线,沿途打卡游玩拍照,那次旅行让夫人对吴越古道及江南第一池(浙西天池)心生向往。然而,2019年11月20日,我在夜爬大峰尖时不慎摔倒,导致左脚踝骨折。康复后,我承诺带夫人去吴越古道徒步探秘,但因疫情和工作繁忙,一直未能成行。直到2020年五一期间,我才终于计划为夫人圆梦。然而,因夫人身处抗疫第一线,她却临时提出无法同行,留下遗憾。</p> <p class="ql-block">  明知5月5日这天会下雨,我仍按原计划包车,带队来到吴越古道徒步起点。然而,下车后,老天一直不给力,一直在淅淅沥沥下着雨。丁丁猴和俊英担心雨中徒步路滑,临时取消行程,选择在村中游玩。</p> <p class="ql-block">  【吴越古道】是国内十大经典徒步线路之一。它位于浙江临安和安徽宁国的交界处,历史悠久,大约在五代十国时期就已存在。这条古道原本非常长,历经岁月沧桑,如今仅剩12公里左右。这里为大家介绍两条徒步路线中的精华线路。</p> <p class="ql-block">  吴越古道入口位于安徽省宁国县大塔村,因乡村道路狭窄,大巴车无法开进来。我们只能步行进入,开始我们的探秘之旅。</p> <p class="ql-block">  2020-5-5,从宁国大塔乡出发,一路沿着石板路而上,溪流相伴左右,原生态林场伫立眼前。经过“千里姻缘一线牵”,穿过樱花园,路过红花树瀑布,穿越竹海,最终到达江南第一池——浙西天池。在天池旁边,乐利峰高耸入云。站在山顶极目远眺,俯瞰整个天池全貌,有“咫尺之间,尽收千里之胜”之感。</p> <p class="ql-block">  队员“婺源洪”早餐未吃,且未带中午路餐,希望我帮忙联系当地农家乐。我在客车上提前联系当地农家乐(雷锋农场)老板骆贵,让他准备一份让婺源洪打包带走。</p> <p class="ql-block">  雨中徒步,我们撑着伞走过木桥,绿树成荫,仿佛置身于一幅水墨画中。尽管雨水打湿了我们的衣服,却也增添了探险的乐趣。</p> <p class="ql-block">  天公虽不作美,但我们的热情不减。穿着雨衣,打着伞,我们继续前行,感受着山间的清新空气。</p> <p class="ql-block">  在溪流边,队员们有的攀爬岩石,有的站在水中,尽情享受大自然的馈赠。</p> <p class="ql-block">  队员“淡淡女人”之前询问我是否有野穿,我告诉她全程成熟古道徒步,但会经过天龙峡谷风景区,部分路段可能塌方。没想到她居然穿裙子来徒步,走起路来,屁股扭扭,裙摆飘飘。她解释这是裤裙,不用担心走光。</p> <p class="ql-block">  在溪边,我站在溪流岩石旁拍照,周围雾气缭绕,显得宁静而神秘。</p> <p class="ql-block">  故人谢惠国当时身体状况、精神面貌均非常好,但两年后因疾病已仙逝,谨以此文怀念他。</p> <p class="ql-block">  雨中,队员“烟花易冷”撑着伞继续前行,其身上雨衣在茂密的树林中显得格外醒目。</p> <p class="ql-block">  在吴越古道上,一块木制指示牌写着“吴越古道·南唐和尚田”,为我们指引方向。</p> <p class="ql-block">  背着背包的队员“煜翔”撑伞走在竹林间的小路上,周围环绕着茂密的绿色植物,地形崎岖复杂。</p> <p class="ql-block">  在一处传统风格的寺庙前,也有其他户外群驴友站在门口,旁边简易炉灶上架着锅具,准备烹饪食物。</p> <p class="ql-block">  慈云古刹的木制指示牌立在路旁,为我们指引方向。</p> <p class="ql-block">  队员们手持伞走在山间小路上,背着背包或携带登山杖,在绿色植被环绕下行走着,似乎在途中休息片刻。</p> <p class="ql-block">  山林中的空气特别新鲜,就像水洗过似的。两名队员沿着石阶向上攀登,穿着防水外套与携带登山杖的人们显得格外坚韧。</p> <p class="ql-block">  余雪林夫妻俩站在山间小路上拍照留念,手持登山杖,背景是一片茂密的植被与远处连绵起伏的山脉。</p> <p class="ql-block">  石阶小径旁立着一块警示牌提醒游客逐段攀爬并禁止嬉戏,竹林环绕的小道上有人撑伞行走。</p> <p class="ql-block">  我手持登山杖立于溪流边岩石之上,背景是一片郁郁葱葱的森林环境。</p> <p class="ql-block">  在桥上行走,背景是茂密的树林与瀑布流水声。</p> <p class="ql-block">  几位队员正在穿越溪流中的岩石,背着背包,并拿着登山杖辅助行走,在雨天环境中显得格外认真谨慎。</p> <p class="ql-block">  吴越古道上的木牌指示着前往天目石峰的方向。</p> <p class="ql-block">  “太阳的香气”、煜翔、山之东、“淡淡女人”正在过一座木质桥上拍照留念,他们都打着颜色各异的大伞,并佩戴着登山装备。</p> <p class="ql-block">  一条蜿蜒曲折的道路穿过一片开阔地带,周围绿树成荫,远处可以看到低矮的丘陵覆盖着绿色植物。</p> <p class="ql-block">  “烟花易冷”打着伞走在石路上,周围环境绿意盎然,树木茂盛,似乎在户外探险或旅行途中休息片刻。</p> <p class="ql-block">  “的佳”坐在石洞口处,周围环绕着青苔覆盖的大石头和绿色植被。</p> <p class="ql-block">  五里休闲洞标志牌上写着“Five casual hole”,江南第一池石碑上有金色的文字</p> <p class="ql-block">  雨天里,“月圆”、“烟花易冷”两夫妻站在小屋旁,背景是一栋简陋的小木屋,周围环境湿润,树木茂盛。</p> <p class="ql-block">  溪流潺潺穿过岩石与树木交织的小径,在雨后显得格外清新宁静。</p> <p class="ql-block">  一个木制指示牌立于林间小道一侧,上面写着“猫耳石”的字样,并附有一段关于该地点历史文化的介绍性说明。</p> <p class="ql-block">  几位队员戴着伞具走在林荫小道上,尽管天气阴沉但依然保持积极向前的步伐。</p> <p class="ql-block">  千顷关,古军事隘口,队员们在这里感受居高临下的险要。</p> <p class="ql-block">  站在湖边,手持登山杖指向远方,背景是一片被云雾笼罩的大山与湖泊景象。</p> <p class="ql-block">  我们这群人在雨天站在一块写着“江南第一池”的石碑旁合影留念。</p> <p class="ql-block">  我和“婺源洪”合影,你看看“婺源洪”婀娜多姿倩影,多么的销魂…</p> <p class="ql-block">  来到了浙西天池后,才刚拍了几张清晰照片,5分钟后,转瞬间,就飘过茫茫大雾,什么都看不清了,只听其声,不见其人。</p> <p class="ql-block">  与“一笑而过”合影</p> <p class="ql-block">  吴越古道全程都是青石板台阶,一路溪流相伴,瀑布奏鸣,曲径通幽,跌宕起伏,比天地人合一,似在画中游。徒步全程往返一般需要6-7小时左右。路途中没有商店,需要自己准备干粮和水。当你来到千顷关,感受居高临下的关口,一夫当关万夫莫开的险要;当你经过古城墙,你会穿越到1000年前,闭上双眼,仿佛就置身于古代的战争中;当你历经辛苦到达天池,令人心旷神怡的池水,在阳光映照下好像一面硕大无比的镜子,将蓝天、白云、山峦、野花尽收湖中。山风起时,碧波荡漾,你一定要静心感受一下“鸟在水中飞,鱼在天上游”的奇景。</p> <p class="ql-block">  雨雾中,找寻天龙古道入口</p> <p class="ql-block">  参加本次活动的光荣榜名单:向导(领队)、一笑而过、谢惠国(现已过世)、婺源洪、琳琳、自力、丁丁猴、键之缘、月圆、烟花、心平气和、白云、陈俊英、煜翔、的佳、淡淡女人、太阳的香气、余雪林(收队)、俪、残月、上善、山之东,共22人</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