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 时光知味,岁月沉香。心守一抹暖阳,静待一树花开。有一种希望,叫送教下乡。一次送教,一份责任,一种感动。送教下乡,不仅仅是一种教学方式,更重要的是送来一种关爱、一份温暖。为落实国家“双减”政策,切实向课堂教学要质量;为推动教育均衡发展,促进城乡教学交流;为发挥骨干教师示范引领作用,有效推广教科研成果。灵山县2023年春期小学“送教下乡”教研活动,于4月7日在石塘镇中心校举行。“树木在森林中相依偎而生长,星辰在银河中因辉映而璀璨。”我们唯有踔厉奋发、笃行不怠,方能不负时代,不负人民,让教育如春风拂面,让送教暖人心脾</h3> <h3> “迟日江山丽,春风花草香”。今天,由石塘镇中心小学韦秋平副主任为我们带来五年级数学下册《圆的认识》。诗人但丁曾赞美圆是“最美的图形”。圆有着“几何王国”第一美人的称号,它形态丰满,在大千世界乃至宇宙太空,它的美无处不在。韦副主任精心准备,在抛出问题时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与学生产生有趣的互动,力求学生能用圆的知识解释生活中的简单现象,感受数学与生活紧密相关。课堂她重点讲解到:虽然圆对于学生来说是司空见惯的,但学生仅是感知圆这个图形的形状特征,并不认识圆内在的本质特征,也就是圆的结构特征。这节课重要的学习目标就是要认识圆的特征。“圆的认识”课堂虽已落下帷幕,但我们并没有停下“话数学”的脚步。在数学王国里还有更多的奥秘等着我们去探索。</h3> <h3> 惟其磨砺,始得玉成。同样的课堂,上出了不一样的精彩。灵山县第六小学蒙辉老师引领我们走进四年级数学下册的课堂。他教态自然亲切,如涓涓细流娓娓道来,营造了民主、平等、和谐的教学氛围。他的教学设计思路清晰,逻辑性强。整节课注重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突出课堂的实效性,注重训练学生的思维,教学方法灵活多样,不仅关注学生学习的结果,更关注学生学习的过程。蒙老师让我们感受到“双减”政策实际是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只有提高课堂效率,才能减少学生课下负担。只有优化作业的设计与管理,才能真正发挥作业诊断、巩固作用。送教下乡需要我们每一个教育人勤于学习,勇于实践,善于反思,乐于分享,这样才能促进“双减”政策的有效落实,真正做到减量不减质。</h3> <h3> 沐浴着春的温暖,怀着对教研的热忱,带着对教育的思考。开学伊始,我们便踏上了新的科研之路。要科研、要质量、要发展是我们矢志不渝的追求。石塘镇中心校黄全廷校长在经验交流中谈到,科研工作在推进课程改革、指导教学实践、促进教师发展等方面,发挥了十分重要的作用。承送教之责任,扬时代之新声,春日正当时,科研兴教育。需扎实开展教育科学研究活动,积极探索教育规律,不断提高教师教科研能力。黄校长用充满智慧的语言,引发教师一致认同:学校要继续秉承科研兴教、科研兴校的理念。仰望星空时更要用脚踏实地的努力去研究真问题,解决真问题。才能在教科研之路上越走越远,渐行渐宽,焕发出更强的生命力。为教育注入源源不断的活水,推动教育事业欣欣向荣。</h3> <h3> 学习是最美的遇见,成长是最好的风景。有人说教学既是科学也是艺术,因为教学既要依赖于科学理论的指导,也要讲究与人沟通的艺术,毕竟教学是师生互动的双边活动。佛子镇中心校谢植飞校长为我们带来了《教师成长必备的七面“镜子”》经验交流。他的经验交流就像灯塔,帮助迷茫的教师找到靠岸的方向。把握人生,挂云帆乘风破浪。通过经验交流我们深切感受到岁月如流,浮华万千,但求乾乾之心,不屑过眼云烟,江山依旧,扬鞭策马,唯愿与时偕行,得以登高临远。</h3> <h3> “最是一年春好处”,最美人间四月天。平山镇中心校宁春花辅导员为我们送来教育、送来知识、送来温暖。她谈到“动一发而牵全身。”高质量的项目化设计、教学和实践,势必会推进学校办学理念、教师角色、教学方式等要素迭代升级,优化蜕变,以适应全新学习方式的到来。在新课标理念下,如何理解“项目化学习”?如何开展“项目化学习”?又该如何落地与推进?在推进教与学方式变革中,项目化学习给教师的教育理念和实践带来巨大的挑战。她在《以学科项目化学习推动育人方式变革》经验交流中逐一为我们解答疑惑。希望老师们能从“送教下乡”教研活动中发现项目化学习的魅力,让知识与实践相结合,打造更加生动而美好的课</h3> <h3> “今朝花树下,不觉恋年光”。山再高,也挡不住送教名师前进的步伐。路再远,也磨灭不了老师们的教学热情。灵山县教育局人事股宁丽苗干部为我们分享了耳目一新的教学经验《核心素养下的班级管理艺术》。她分别从理论和自己的实践,深入浅出的阐释了班级管理的艺术。其在交流中谈到要想班级管理工作做得绘声绘色,有条不紊,就要学会调动学生参与班级管理的积极性,适当的给班里的孩子们安排班级工作,充分的让孩子们自主的管理班级。用“爱”呵护每一位孩子,让学生在关爱中成长,在阳光中绽放光彩。将感恩教学贯穿到班级管理中。她真诚而精彩的交流,势如风发,言如泉涌。春风送暖润心田,送教下乡助成长,宁丽苗的经验交流为送教活动推波助澜,在交流中投射着一种智慧,一种魅力。</h3> <h3> 漫漫送教路,不只是送来教育和服务,更是送来希望和寄托。灵山县教育局工会副主席梁定琴既做“指导员”又做“宣传员”,将知识与“双减”政策相结合。在送教、送温暖的同时,宣传“双减”政策,真正做到关切到位、温暖到心。她为我们分享了《双减背景下设计有效作业的探究》经验。梁副主席孜孜不倦的教导,如春风化雨般温暖着老师们的心灵,助力青年教师成长与前行。她谈到:随着“双减”政策的实施,作业数量要做减法,质量要做加法,要根据教学内容和学情,科学、合理、有效地设计作业。要改变教师教学和学生作业脱节的现状。除此之外,磨刀不误砍柴工,复习是每日必不可少的一项作业。在设计作业时可以先放几道复习题再到所学的练习题作业。“教育有心、学者得益”。“双减”背景之下,作为教师,我们要更多地关注学生,关注作业的优化与设计,让学生真正减负增质,提升素养。</h3> <h3> 携手协作,希望在前。脚下有光,不惧黑暗。这个光,是互助之光、协作之光、文明之光。最后,县教研室劳景令副主任对本次活动进行总结。 “一花独放不是春,百花齐放春满园。”教师的专业化成长,离不开集体的研讨、分享、交流与指导。送教恰似火,正逢扬帆时,这次“送教下乡”教研活动为老师们交流学习搭建了平台,激发了老师们的教研热情,促进了教育资源的共享及优势互补。让教育理念激烈碰撞,情感暖流潺潺流动。集体的智慧,骨干教师的引领,令这个春天更加暖意盎然。希望老师们聚为一团火,迸发集体智慧的火光,散为满天星,照亮今后的教学课堂,愿所有老师砥砺前行,以送教之花,结奋斗之果。在教育的路上,去邂逅石塘镇中心校教育教学的诗和远方!</h3> <h3>编辑:雷世辉 摄影:刘焕海 黄汉军 审核:黄全廷 </h3>